当前位置: 端午节_端午_端午吃粽子 >> 文化影响 >> 端午前后养生忙
古人把农历五月称作“卫生月”。除了吃粽子、划龙舟外,端午节也是一个防疫祛病的节日,蕴藏着丰富的养生保健知识……
端午时节是一年中阳气至盛的时段,因梅雨的到来,气候日渐潮热,蚊虫苍蝇滋生,被称为“恶月”或“卫生月”,因此有人嫌弃这个时节。然而对我来说,过节都是欣喜愉悦的,夏日的端午节更是,各种应季花草和水果应接不暇,还有花褪残红青杏小的诗情。这时采撷花枝、清供瓜果是最接地气的审美举动。而学学古人的风雅过端午节,寄情于诗酒花,吃美味粽子,给孩子们读诗、讲故事,自是乐趣无比。
端午养生之宝艾叶端午时节空气潮湿,有将艾叶插在门框避邪的传统习俗。因为艾叶的芳香清新,能祛除毒气,起到消毒预防疾病的作用。艾草还可祛风寒,古人习惯用来泡澡和泡脚,也会贴在眉间治头疼,民间有种说法“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端午更有“悬艾人,戴艾虎,饮艾酒,食艾糕,熏艾叶”的民俗。
所以端午前后,用艾灸保健或者用艾叶制作美味食物,是最应季的养生。传统美食一直有艾草团子、艾糍粑和艾草糕,而我则会用鲜嫩的艾草包水饺、煮面,做艾草煲鸡和煮鸡蛋。端午节那天,我会把艾苗包进粽子里,于是就有了我自己独创的“小妇人艾苗粽”。
艾草有一种特殊的香味,除了驱蚊虫外还能增强体质。自古文人有熏香的风雅,汉代以前制香的香料都是植物的叶子和花朵,泽兰、菖蒲、蕙草、艾叶等是主要的制香植物。现代人用这些芳香植物制作线香、香囊等,用来熏衣熏被,既能养生又能继承古人的风雅。我给远方的朋友邮寄粽子的时候,会附赠以艾草香囊。
我自制端午香囊的秘方是:艾草、苍术、藿香、吴茱萸、肉桂、砂仁、白芷,每味各两克,另外再加1克丁香。将这几味中药研细,然后放在布袋中,缝合好。可以佩戴在胸前、腰际或肚脐处,也可以把香囊挂在门口、室内或车内。这几味中药,中医认为有散风驱寒、健脾和胃、理气止痛、通九窍的功能,从而起到防病的作用。这个端午,你不妨也来DIY一下!当令时鲜摄取正能量端午时节,雨打榴花满地红,然而残花有残花的美,花瓣委地,新叶萌生,本来就是一种正能量呢!古人喜采集花瓣来洗脸,脸色能更粉润。蛋黄花、山茶花、石榴花、杜鹃花、栀子花……都可一一捡拾采来。将花瓣清洗晒干搁进透纱的瓮中,端午情浓意浓时,将其撒进粽盒里遥寄远方……
而杏桃李、各种香瓜正当季,紧接着就是芒果熟落、荔枝满园,同时各色蔬菜上市。总之,是一年里各种果蔬最新鲜最便宜的季节,如果我们把传统文化和养生智慧稍稍嵌进生活一点点,懂得享受当时当令的鲜花鲜果鲜时蔬,就能帮助我们排除积蓄体内的毒素,摄取更多的生命正能量。
花样吃粽有讲究中国人按节日或季节做食物,是顺应自然和顺应传统生活方式的延续,更是养生的讲究……餐馆有一道菜叫大丰收。是把各类杂粮薯类蒸成一盆,一起端上桌子。我觉得这是最讨巧的一道菜:原料便宜,做起来简单,成菜后价格却是不低,还深受就餐的客人喜爱,常常先空了盘子的就是它。受它启发,我也在菜场买各种薯类,洗洗放在一块蒸了,因食材新鲜,比餐馆做的更香。不用再做别的什么,它就是一餐饭。而我的端午粽子也可这般吃法。
我且叫它为粽子“大丰收”吃法。粽子自古就已经作为茶食来吃了,现在流行吃白粽,即不加任何甜的或咸的馅料的纯糯米白粽,除了蘸糖吃以外,我还发明了用烤苹果配餐的饭后粽。再一个就是蘸酸奶涂果酱的优格吃法。还有咸粽的各种吃法,番茄蛋盖浇粽,别具风味。
不管什么地方风味的粽子,会吃最关键。最醉人的吃法就是和泡菜一起享用!一口粽子一口泡菜。而吃粽子喝清茶,是最好的口腹搭配,可以帮助吞咽和消化。也可搭配凉拌青菜、水果沙拉,缓解肠胃不适。特别要铭记的是可别餐餐以粽果腹,粽子虽美味,但糯米不是很容易消化,一天吃一个为佳。像“杂粮大丰收”那样仅仅作为餐桌上的一道小食,是配角而非主食。
作者:崔文僮画家,美食作家,著有《我不是吃货》等。“小妇人文化”创办人,旗下有小妇人烘焙、小妇人珠宝、小妇人文房等。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需要多少钱白癜风那里治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