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_端午_端午吃粽子

三省四地的端午习俗中国端午节申遗

发布时间:2015-4-2 10:37:25   点击数:
有人担心我们申报端午节在后,其成功的可能性“会不会大打折扣”?

指出,这是一个误区

中国端午节“申遗”,缘何“三省四地”联合打包?昨日,省非遗中心负责人细说详情

此前,我国的昆曲艺术、古琴艺术、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和蒙古族长调民歌等四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已先后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本报讯(记者蒋太旭 通讯员涂腊梅)韩国“端午祭”2005年已被公布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在中国端午节再“申遗”能否成功?省非遗保护中心负责人表示:不会有影响中国端午节“申遗”有成功把握

端午节迄今已有2500余年历史,它由驱毒避邪的节令习俗衍生出各地丰富多彩的祭祀、游艺、保健等民间活动,主要有祭祀屈原、纪念伍子胥、插艾蒿、端午节放假安排挂菖蒲、吃粽子、龙舟竞渡等,各地活动略有不同,尤以湖北省秭归县、黄石市更具典型性这也是为什么“端午申遗”工作以湖北为主体的原因

打糯米蒸粽子、扯艾叶悬大门、买雄黄泡药酒、拜祖坟清杂草……在屈原故里的湖北,人们正在为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之一——端午节做着准备

苏州——纪念的是春秋时期吴国大夫伍子胥,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佩戴香包、贴端午节符剪纸、悬钟馗为其主要习俗苏州旧时端午节还有挂钟馗像驱鬼、喝雄黄酒强身的习俗 (记者蒋太旭)

黄石——西塞神舟会以制作神舟、唱大戏、祭祀、巡游、送神舟下水等活动为主,从农历四月初八佛祖诞生之日举行龙舟开光,到五月十五至十八的正式会期,整个活动历时40天,是目前国内端午节时间较端午节的习俗有哪些长的祈福和祭祀活动

汨罗江畔——一般从五月初一开始,十五结束沿江一带除了办盛宴、吃粽子、插艾挂菖、喝雄黄酒、赛龙舟外,还有雕龙头、偷神木、唱赞词、龙舟下水、龙头上红、朝庙、祭龙和祭祀屈原等特殊风俗,这些民俗仪式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留下了如“宁荒一年田,不输五月船”等许多端午民谣

据了解,韩国申报“端午祭”的文本中,第一句话是“端午节原本是中国的节日,传到韩国已经有1500多年了”韩国的“江陵端午祭”是从酿制神酒开始,民俗活动包括官奴假面戏、农乐竞赛、鹤山奥道戴歌谣、拔河、摔跤、荡秋千、汉诗创作比赛、射箭、投壶等,多为民众娱乐活动;而中国端午节主要是以纪念伟大诗人屈原为主,民俗活动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关于端午节的手抄报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儿童戴荷包、五毒兜兜等,意在驱毒辟邪韩国的“江陵端午祭”有着一套完整的、与中国端午节既有关联性又有差异性的民俗活动而且“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具有“共享性”,比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曾先后批准了“伊拉克木卡姆”和“阿塞拜疆木卡姆”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前年中国申报的“新疆木卡姆”也再次得到了批准

中韩端午民俗不同韩国“端午祭”不影响中国申遗

长江日报5月27日讯 继4年前韩国“江陵端午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后,中国已启动“端午节”申报世界非遗程序

按照相关规定,每个国家每年只允许向联合国申报一个“非遗”项目,端午节在去年首次正式成为国家法端午节的来历300字定假日,也是我国去年惟一的世界“申遗”项目

(本文来源:汉网-长江日报:蒋太旭 涂腊梅)

昨日,记者从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获悉:该项目已由湖北省代表中国向联合国递交申报表目前“端午申遗”已进入初评阶段

据省非遗保护中心副主任朱林飞介绍,本次申报的遗产名称为“中国端午节”,由湖北秭归县的“屈原故里端午习俗”、黄石市的“西塞神舟会”及湖南汩罗市的“汨罗江畔端午习俗”、江苏苏州市的“苏州端午习俗”四部分内容组成,申报材料由三省联合“打包”去年10月,受文化部委托,湖北省代表中国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递交了申报表和相关材料据悉,以上三省四地的“端午习俗”,已于2006年公布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据介绍,端午节习俗分端午节习俗作文结尾布于中国境内以及海外华人生活的区域,重点地区在湖北省秭归县、黄石市、湖南省汨罗市、江苏省苏州市等各地习俗虽不尽相同,但核心主题一样,即驱瘟、除恶、消灾、祛病

三省四地的端午习俗

秭归屈原故里——一个端午三次过,五月初五小端午挂菖蒲、艾蒿,饮雄黄酒;五月十五大端午龙舟竞渡;五月二十五末端午送瘟船,亲友团聚尤为独特的是,秭归农民自发组织骚坛诗社,于端午时吟诗唱和,四百余年传承不息

















































































哪个医院治疗白癜风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angguart.com/whys/5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