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端午节_端午_端午吃粽子 >> 文化影响 >> 人们在划龙舟时
这足以说明,2000多年前的云龙先民已有赛龙舟的活动
粽子的主要原料是稻米和竹叶、箬壳、茭白叶等,其中,“箬”就是竹笋壳7000年前的河姆渡人已经开始种植水稻,原始社会遗址内的竹子实物也证明当时宁波已有大片竹林
宁波老话讲:“一月嗑瓜子,二月放鹞子,三月上坟坐轿子,四月种田下秧子,五月白糖揾粽子,六月走路带扇子,七月老三拿银子,八月月饼嵌馅子,九月金柑搭橘子,十月白果对栗子,十一月霹雳啪啦落雪子,十二月冻煞凉亭叫花子这也是龙舟竞渡的最早起源
杨古城说,五黄,是指五样黄色的食物:黄瓜,蛋黄、黄鱼、黄鳝、黄蛤有时候也用雄黄酒代替其中的一样各地版本不同,但大致上是一样的
就拿黄鳝来端午节的习俗有哪些说,宁波老话有“端午黄鳝赛人参”端午时节的黄鳝,最是肥美鲜嫩,营养也最好,佐以韭菜,洒点芝麻油,做成韭菜鳝丝,是宁波人端午家宴的必备菜
宁波人的十二道菜各地也有些差别,一般的菜品是:鸡血汤、红果酪、萝卜拌菜心、素炒红苋菜、老腌咸蛋黄、油爆虾、泼水红萝卜、胡萝卜炒肉丁酱、红烧黄鱼、金糕拌梨丝、樱桃酱等;餐桌上也少不了女儿红、雄黄酒这样助兴的酒
那天正值五月初五,黄晟提着宝剑下水与恶蛟生死搏斗,战了一天一夜,直到江水泛出红色,黄晟才提着蛟头从江中出来
老宁波人过端午节时,总会在门口插艾叶,挂菖蒲,沁人的粽子香,糅合着中草药的清香,弥漫整个街巷楼舍
端午“十二红”,听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着名字就很喜庆红火汪曾祺在《故乡的食物》一文中也有提到:“端午节的午饭要吃‘十二红’,就是十二道红颜色的菜十二红里我只记得有炒红苋菜、油爆虾、咸鸭蛋,其余的都记不清,数不出了也许十二红只是一个名目,不一定真凑足十二样”
宁波老话讲,“忙做忙,勿要忘记五月黄”以前端午节,老底子宁波人都吃“五黄六白”来过节
每当端午那天,舵手、锣手、鼓手、划手齐头并进,龙舟竞发,鼓声喧天,真正是村村有龙舟,家家会赛舟
2012年,当地的“龙舟竞渡”也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之所以用碱水浸泡粽子,是因为过去,端午节前后,天气闷端午节节日习俗作文热,没有冰箱,也没有真空包装,提前包好的粽子很容易馊臭碱水有杀菌防腐的作用,能延长保质期,碱水粽子就这样应运而生了
包粽子是端午节的保留节目
为了纪念这位父母官建城修桥,舍命斩蛟,村民在桃花渡口南岸造了一座庙,名为“佽飞庙”
漫画 任山葳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闻着这绵长的香味,就知道端午节快来了
周静书说,虽说一直以来流传的说法是吃粽子为了纪念屈原,可是粽子的食材,从宁波河姆渡时代就有了
也许是因为精疲力尽,也许是被恶蛟的毒汁所害,不久之后,黄晟便离开人世老百姓们个个痛哭不已
“清明插柳,端午插艾”
不过宁波人的粽子与名声远播的嘉兴粽子并不相同文保专家杨古城说,有关端午节的手抄报宁波人最常吃的是黏稠适口的碱水箬壳糯米粽
老妪说,江中有两条恶蛟每三年,老百姓为了祈求平安,用一对童男童女祭祀它,否则它们便会作恶多端,谋害生灵
这些都足以说明,宁波是端午节龙舟竞渡习俗的发祥地
有一天,姚江桃花渡边有一位老妇人在哭啼,黄晟素来关怀百姓,便上前问缘故
“五黄六白”与“十二红”
“门插艾,香满堂” 纪念黄晟桃花渡斩蛟
老宁波人过端午节时,总会在门口插艾叶,挂菖蒲,沁人的粽子香,糅合着中草药的清香,弥漫整个街巷楼舍每年端午,宁波老百姓用菖蒲做成剑的样子,将菖蒲的根部雕成黄晟的模样,用雄黄酒浸染,挂在门前,祈求黄将军佑护,端正辟邪
吃粽子2014端午节放假安排是端午节的保留节目拿粽子,蘸着白糖吃,清甜糯滑,想想就觉得口齿生香
这是一首宁波民间歌谣,包含了老底子宁波人的各种端午习俗
从养生保健的角度来看,艾草是一种可以治病的药草,插在门口可使身体健康古代时,它就一直是药用植物,针灸里面的灸法,就是用艾草作为主要成分,放在穴位上灼烧来治病另外,菖蒲和艾叶的枝叶都有挥发性的芳香油,可以祛蚊蝇虫蚁,净化空气
过去有些富庶人家,端午那天宾客满朋,菜品就不止十二样了记者 陈也喆/文 记者 王鹏/摄
“龙舟划,喜洋洋” 龙舟竞渡发源于宁波
鄞州云龙镇石秃山曾出土过一个战国时期的“羽人竞渡”斧形铜钺器物上刻双龙,下刻龙舟,四人成一排,端午节习俗作文300双手持桨,奋力划船
鲜为人知的是,宁波人的端午节带有自身独特的地域文化印记
赛龙舟,也是端午节的习俗之一宁波地处东南沿海,江河纵横,海岸绵长,是古越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每年端午,宁波老百姓用菖蒲做成剑的样子,将菖蒲的根部雕成黄晟的模样,用雄黄酒浸染,挂在门前,祈求黄将军佑护,端正辟邪
浙江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周静书说,宁波的端午习俗源远流长,宁波是中国端午节最有代表性的传统节俗地域,是中国端午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近几年这样的习俗有些淡化,但在宁海、余姚、镇海等地区,不少家庭仍保留着这样的食俗如今有很多上海、杭州的商家,也借着端午的由头做“五黄六白”的菜肴
漂泊在外端午节是几月几号的游子,也总会哼唱几句以慰思乡之苦
周静书说,云龙镇已有龙舟十八条,是全国龙舟最多的乡镇云龙镇的前后陈村还特别组建了一支女子龙舟队,打破了“女子不能下龙舟”的旧俗
黄晟徒手斩恶蛟
今年5月28日,云龙镇获评“中国龙舟文化之乡”的称号,将在明天举行授牌仪式
老一辈的人说,吃了“五黄六白”,可以辟邪祈福这当然都是一些民间说法其实,这些食物,都是当季最新鲜的,最能满足人们的食欲胃口养好了,事情自然就样样和顺了
更让老百姓津津乐道的,是黄晟徒手斩除恶蛟的传说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龙舟划,喜洋洋”
黄晟是唐代武官,鄞县人端午节的作文,他历任佽飞都副兵马使、左散骑常侍、浙东道东西副指挥使、明州刺史为官十八年来,清正廉洁,建罗城、造浮桥,深受民众拥戴
杨古城说,十二红中的“红”有三层意思,一是吉祥的寓意,二是菜品是红色,三是烹饪方法多是红烧
每当端午那天,舵手、锣手、鼓手、划手齐头并进,龙舟竞发
人们在划龙舟时,以唱歌助兴的龙船歌也广泛流传起来歌声雄浑壮美,扣人心弦,且有“举楫相和之”的遗风,世代相传
海曙区文管所工作人员周东旭说,插艾叶、挂菖蒲的风俗,是为了纪念明州刺史黄晟
六白,是六样白色的食物:茭白、小白菜、豆腐、白条鱼、白斩鸡、白切肉
老妇人接着哭诉,她只有一个女儿,如果被恶蛟吃掉,自己就端午节吃粽子的来历无依无靠了黄晟听罢,顿时怒火千丈
这里的先民远古时代就有祭祀龙的习俗,“断发文身”,就是一种图腾崇拜龙的风尚至今宁波仍在沿用的许多古老的地名,就与龙图腾有关,比如龙泉山、五龙潭、云龙、龙观、跃龙山、九龙墟等等
“吃粽子,撒白糖” 可追溯至河姆渡时代
周静书说,河姆渡遗址和田螺山遗址的史前文化证明,早在5000年至7000年前,就有独木舟和木桨
舌尖上的老宁波端午美食
用碱水浸泡,有排毒的作用端午之后,天气开始变热,毒虫瘴气和疾病多发碱水中的碱性物质,可以中和人体内的酸性物质,增强抵抗力
如今,宁波人“蒲剑斩千妖,艾旗招百福”的风俗犹存
说起端午,大多数人想到的是汨端午节的习俗罗江畔的楚歌,是粽叶的馨香,是争渡的龙舟
北京治疗白癜风总共要花多少钱白癜风吃什么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