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端午节_端午_端午吃粽子 >> 文化影响 >> 端午节屈原,你原来是这种人
适逢端午,大家一边吃着粽子享受假期,一边看着手机刷出大量有关屈原的文章,说到端午节,大部分人都认为这是为了纪念屈原而诞生的节日,其实并不然,端午节最初是夏季驱离瘟神和祭龙的节日,后来人们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来怀念这位爱国的浪漫主义诗人。
屈原,又称芈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的后代,说起屈原,大都会想起《离骚》,大部分人对他的印象是中国第一位浪漫主义诗人,由于自己的母国日渐衰落,被秦国大将白起攻破楚都郢后,自投汨罗江。
然而屈原仅仅只是一位爱国诗人而已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屈原不仅仅是一名爱国诗人,还是一位政治家,一生的经历堪当波澜壮阔。
《大秦帝国:崛起》中的屈原形象屈原的一生是昂扬的,是笃定的,是奋进的,是挣扎的,是痛苦的,是无助的。
谈及屈原,就不能不谈楚怀王,屈原活动于楚怀王时期,楚怀王是一位前后极其矛盾的君主,楚怀王执政早起,可说是一位有格局,有胸怀,锐意进取的君主,他任贤用能,任用苏代、田忌、屈原、陈轸、公孙衍等人,那时候的楚国朝堂人才济济,正是因为当时楚怀王的进取精神,和对年轻才俊的信任,屈原才能年纪轻轻就掌握了内政外交大权,此时的屈原,是昂扬的。
《大秦帝国:崛起》中的楚怀王形象屈原为官初期,忙于楚国内政外交的工作,随后,屈原又大力进行变法改革,与旧贵族和其他顽固势力作斗争,民心沸腾,此时的屈原,是笃定的,是奋进的。
当此时,楚国是战国诸侯中疆域最辽阔,人口最多的国家,在六国合纵攻秦,被推举为联盟长,楚怀王也一时风头无两,实担当得起英明之君的称呼。
而这么一位英明的君主,在他执政的中期及后期,确实昏聩到了极点,在他执政十几年后,遇到了一个人,一个把他戏耍的团团转的人,这个人就是秦国丞相张仪。
“张仪戏楚”这个典故至今被人津津乐道,这里就不多赘述了,楚怀王被张仪戏弄以后,出兵攻打秦国,大败,之后又调动全国之兵,以举国之力在此攻打秦国,又大败,从而使得楚国国力衰退,在诸侯国中的地位一落千丈。屈原眼睁睁地看着楚国由盛而衰,此时的他,是挣扎的。
楚怀王后期,他更为昏聩不堪,任用佞臣子兰,宠爱郑秀,排斥屈原,屈原被二度流放,此时的屈原是痛苦的。
在楚怀王的最后时期,更是做出了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怀王赴秦与秦昭襄王会面,结果以一国之君的身份,被秦国扣留,之后辗转流离如丧家之犬,最后竟客死他乡,此时的屈原已经被放逐,但是他仍然心系楚国,希望楚廷能够重新任用他,强国之策可以继续推行。此时的屈原,是无助的。
之后的事情,大家都已经知道了,秦国攻占了郢都,屈原悲愤交加,千般万般的情绪滚滚而来如长江之水,最终自投汨罗江。
屈原是一个为理想而活的人,但并不是只活在理想中的人,他是一个纯粹的爱国者,就算自己的君王冷落他,流放他,他也心系自己的君王,心系自己的母国,在距今两千多年的战国时代,是一个尔虞我诈,光怪陆离,今日为秦臣,明日为魏臣的时代。在这个奉行权术霸术,人人皆左右摇摆的时代里,屈原到死忠于楚君,忠于楚国,怎么不让人为之一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