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端午节_端午_端午吃粽子 >> 文化影响 >> 汕头人的端午食俗,你家乡端午节会有什么习
吃粽
端午节是蜈蚣、毒蛇、蝎子、壁虎和蟾蜍五毒孽生的毒五月,以美食走红的汕头有自己的传统食俗来应付毒五月,自古有食谚“清明吃叶,端午吃药”之说,汕头人善用自然界的馈赠来调理饮食,除了大众熟知的端午吃粽子,最重要的是要吃栀粽,它是用中药栀子,泡的水和糯米粉做成米浆,上锅蒸而成的栀粽(栀粿),有清热泻火、解毒凉血、助消化的功效,在阳气最盛,五毒滋生的端午节潮汕人称为“吃壮”,潮汕话粽与壮同音。寓意吃完身体强壮。
汕头美食以米制品的粿而闻名,有“时节食时粿”之食谚,端午节要吃的粿就是栀粿,传统的栀粿是棕色的,今年又有好食之人创新出黑粽,用补血的黑糯米和栀子水蒸制而成,一下子被与我一样有好奇心的人追捧。一斤卖到10元,说实话黑粽不好吃。
栀粿和甜粿外观相似,但口感与味道完全不同,甜粿有甜味,放凉后变硬,加热后又恢复软糯。栀粿是无糖的有栀子的芳香微苦回甘,吃的时候要用线切成小薄片,蘸糖粉或白糖吃。
驱蛔虫
这是一味中药,估计认识的人不多,它叫“使君子、圣甘籽”,是一味中药,端午节这一天用它的果仁炒鸡蛋,给小孩驱蛔虫有特效。需在医生指导下食用。
吃菜汤
花菜又名鸭脚艾,学名为白苞蒿。它有清热祛湿的作用,汕头人称端午节为排毒祛湿的圣日,就是说这一天是排毒祛湿最有效的时间,用它来煮猪血,做成花菜猪血汤,是清除体内垃圾的最好食疗,在平时它是汕头人的早餐之一,端午节这碗汤更是香饽饽了。
买艾草、晒百日姜
端午节还有晒百日姜、干姜的习俗,从端午到中秋,正好天,不过城里现在都是楼房,没条件做。端午这一天买新鲜的艾草,要靠抢,街上的老年人几乎人手一捆,不是买来吃的,是买来插门,或煮水泡脚或洗头洗澡,认为这一天驱风祛湿效果最佳。
吃水果
俗话说:“水梅无过四月八,杨梅无过五月节”,汕头的杨梅比长三角出的早,本地杨梅端午节后基本消失,纷纷扫货未买给家人吃,错过的要等来年。
端午节这一天,汕头人要备三牲五牲,好茶好酒,水果祭拜列祖列宗,桃李等水果在这个节季是成熟期,酸甜可口,家家户户买它祭祖,拜地主爷。
吃粽球
端午节,粽子是全国东西南北美食的标配主角,但在汕头它是第二主角。粽子的口味越来越多样化,以南咸北甜为主,汕头的粽子称为粽球,一粽包天下味。
汕头的传统粽子是四角形,每个角都有不同味道,甜咸海鲜俱全。汕头粽球好吃的秘籍除了料多外,用的糯米是加五香粉等配料,在锅里炒香后再包裹粽叶。配方各家有各家差异,但炒糯米才是正宗。
有料的汕头粽球,内有腐乳肉、海虾米、鲍鱼、鹌鹑蛋、腊肠、咸蛋黄、香菇、板栗、莲子、香肠等等,甜味一般用绵密的豆沙或芋泥。
汕头粽子的馅料也在不断创新中,如鲍鱼西米粽子,桑葚粽子,酸梅粽子,蔓越莓皂角米水晶粽。你家端午节会有什么习俗呢?欢迎评论留言。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angguart.com/whys/330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