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_端午_端午吃粽子

端午节传统文化知识三连问少先队员们你都知

发布时间:2021-2-22 5:21:36   点击数:
儿童白癜风怎么治好 https://m-mip.39.net/nk/mipso_7328009.html

说起端午节,你一定能想到

吃粽子、挂艾草、系无五色绳、纪念屈原......

队员们关于端午节

这些知识你都了解吗?

一起来学习吧~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为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端”字有“初始”之义,因此“端五”就是“初五”。而按照历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就渐渐演变成了“端午”。据《燕京岁时记》记载:“初五为五月单五,盖“端”字之转音也。”

五月五

是端午

1

/为什么是“五月五”/

端午节最初其实是夏季驱离瘟神和祭龙的节日,后来融入了历史人物的传说而流传至今,成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又称端阳节,为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但在湖北、湖南、贵州、四川等不少地方,端午节又有大端午与小端午之分,农历五月初五是小端午,农历五月十五日是大端午。在秭归更有三个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为“头端阳”,五月十五为“大端阳”,五月二十五为“末端阳”。不知各位又是过的哪个时节呢?!

五月五

是端午

2

/为什么是“屈原”/

在历史发展演变中,传统节日大多被附会上某些传说作为“起源”,某些历史人物碰巧与该日有关联,于是便产生了“纪念说”,端午节也是如此。后世附会"端午节历史人物纪念说"主要有四种之多:

一、纪念屈原说

公元前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自尽,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作为楚故都人民,荆州人更是如此。

二、纪念伍子胥说

伍子胥,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奔向吴国,任吴国大夫。后受谗言所害,被夫差赐死。伍子胥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

伍子胥本为忠良、又多有功绩,他死后被人们视为河神加以祭祀。至今,苏州等地端午节纪念的都是伍子胥。

三、纪念孝女曹娥说

曹娥,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就此传为神话,继而相传至县府知事,令度尚为之立碑,让他的弟子邯郸淳作诔辞颂扬。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孝女曹娥之日。

四、纪念介子推说

介子推,传说中寒食节与清明节的主角,但也有人认为,端午节同样与介子推有关。据东汉时期蔡邕的琴曲《琴操》中说,端午节系为纪念先贤介子推。

五月五

是端午

3

/为什么是“粽子”“艾”/

端午食粽,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传统习俗。粽,即“粽籺”,俗称“粽子”,属籺(hé,米麦的碎屑,粗粮)的一种,籺是人们在逢年过节时用来拜神的贡品,逢年过节做籺拜神是古老的传统习俗。

据传,屈原投江后很多人到江边凭吊,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五彩丝,发展成棕子。粽的主要材料是稻米、馅料和箬叶等,其花样繁多,由于各地饮食习惯的不同,形成了南北风味,口味上分成了咸粽和甜粽两大类。

(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五方五行的五种颜色"青、红、白、黑、黄"被视为吉祥色。在端午这一天,有些家庭还会给孩子手腕脚腕上系上五色丝线,以保安康。)

“粽”字本作“糉”(zong),历史上跟粽子沾边儿的文字记载,最早大概见于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将之解释为“芦叶裹米也”。西晋新平太守周处所写的《风士记》中则提到“角黍”一词(用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即称“角黍”)。粽最初是用来拜祭祖先和神灵;至东汉末年,出现了类似广东碱水粽的粽子;到了晋代,正式定粽子为端午节的节庆食品;南北朝时期,出现杂粽,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到了唐代,粽子的形状又有锥形、菱形等;宋朝时,又有了“蜜饯粽”;明清两代,粽子成了吉祥食品。相传,那时凡参加科举考试的秀才,在赴考场前,要吃家中特意给他们包的“笔粽”,样子细长很像毛笔,谐音“必中”,为的是讨个口彩。

端午节

端午节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在端午节布置种种可驱邪祛病的花草,来源已久。人们把插艾草作为端午节重要内容之一,如《荆楚岁时记》记载:“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这是由于艾为重要的药用植物,可制艾绒治病、灸穴、驱虫。五月艾含艾油最多,是功效最好之时,人们往往会在端午时节,在家门口挂几株艾草,用它来驱病、防蚊、辟邪。

“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古人认为艾草还有辟邪的作用,这主要是它具备医药的功能而来,《荆楚岁时记》中就说到:“鸡未鸣时,采艾似人形者,揽而取之,收以灸病,甚验。是日采艾为人形,悬于户上,可禳毒气。”

今端午童谣:

花儿红,杏儿黄,五月初五是端阳。

门插艾,香满堂,龙舟比赛喜洋洋。

粽叶香,包五粮,剥个粽子裹上糖。

——幸福万年长!

END

来源:综合整理自网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angguart.com/whys/3191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