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_端午_端午吃粽子

古代时候,邯郸人是怎么过端午节的

发布时间:2019-10-8 17:48:45   点击数:

“端午”之“端”的意思是“初”,“午”与“五”这两个字在古代可以互相通用,所以初五也叫作“端午”。按照《易经》的学说,“五”为阳数,“午”时又为“阳辰”,故“端午”亦可称“端阳”。

农历五月初五又称“五月端午”,是中国最隆重的三大民俗节日(春节、端午节、中秋节)之一,邯郸人习惯称之为“五月节”。

“端午”之“端”的意思是“初”,“午”与“五”这两个字在古代可以互相通用,所以初五也叫作“端午”。按照《易经》的学说,“五”为阳数,“午”时又为“阳辰”,故“端午”亦可称“端阳”。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一般认为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期楚国大夫屈原。相传这位爱国诗人是五月初五这一天投汩罗江而死的,过端午节是缘于对这位历史人物的追祭。

其实,端午节纪念屈原之说,虽然流传最广,影响最大,但它只是“流”而不是“源”。追溯端午节的起源还有多种说法:有始自于夏、商、周三代时的“夏至节避邪祛灾”之说;有古代吴越先民举行“龙图腾祭祀”之说;还有春秋战国时开始流行的五月五日为“恶月”、“恶日”的禳灾驱邪之说等等。

“端五”作为时令的概念是秦汉时期才开始形成的。大约在两晋南北朝的时候,端午节以追祭屈原的传说流传渐广,促成了食粽、悬艾及赛龙舟等活动的流行区域迅速扩展,成为除汉族之外,尚有蒙古、藏、满、回、壮、苗、彝等近30个少数民族共同的节俗。到了宋代时,端午节正式被列为国家的法定节日,最终积淀成为一个仪态纷呈的中华民族的重大节日,迄今仍在年复一年的传统运作中显示其隽永的魅力。

第一节邯郸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都,端午的节俗,自古以来在这里被一代代的传承和演绎,使这一地区既保留了与全国各地大致相同的传统习俗,又创生出了自己独特的风采。   古代时邯郸人怎样过端午节?在宋以前的史书上鲜见记载。我们现在所能看到最早的史料是成书于明代的《嘉靖广平府志》。这部地方志书中记述了近五百年前广平府属各县的端午节习俗。广平府的治所是今永年县的广府城,邯郸县当时隶属广平府管辖,距府城近在咫尺,从《府志》中所记当时的端午节俗,可以看到明代时邯郸人过端午的盛况。   《嘉靖广平府志》卷之十六的《四时俗尚》一节中这样写道:“五月五日,门悬艾虎。儿童带五色彩索,谓之禳毒。亲友馈角黍、纨扇,饮雄黄、菖蒲酒。取蝦蟆噙墨涂毒疮,采艾以备灸炷,采苍儿造面。”这段记载似乎显得有些简略,但是文中所记述的当时“端午”节俗活动的文化内涵,却极为丰富多彩,寓意深厚。这段文字大致给我们勾画出了古代邯郸人过端午节的生活情景,不失为一幅民俗风情的生动画卷:   五月初五这天,惠风和畅,天高气爽。人们一大早就出门去采“艾”,回来用新鲜的艾枝艾叶扎制成“虎”的形象,叫作“艾虎”。古代视虎为神兽,《风俗通》中说:“虎者,阳物,百兽之长也,能噬食鬼魅。”“艾虎”扎成后在自家的大门口高高悬起,用以避邪祛秽,保佑平安。小孩子们则纷纷将五色的彩丝系在臂上,这叫“续命缕”,又叫“朱索”,可以辟兵祸,禳恶鬼,并祛除瘟病的毒害。亲朋好友之间还时兴互相馈送“角黍”和“纨扇”等礼品。角黍就是现在的粽子。据李时珍《本草纲目·谷部》的解释:角黍内装黍米,外形的尖角像棕榈树的叶心之形,故称“棕子”,讹为“粽子”。吃粽子是为纪念屈原,互赠“纨扇”意在用来以“扬仁风”。这种“端午赠扇的”习俗,还是唐太宗李世民提倡的。端午的早晨,人们在出门前都要先喝点雄黄酒,这种酒具有解毒、燥温、杀虫驱痰的功效,据说喝一口就能解除百病,妖魔鬼怪更不敢近身为害。《白蛇传》中的白娘子不就是喝了雄黄酒才露出原形的吗?上午,家家都要用预先采好的苇叶或竹叶来包粽子,这是必备的应节主食。中午一家人聚在一起边吃粽子,边畅饮“菖蒲”配制的药酒。“菖蒲”是一种药材,可以除瘟避毒,开心孔,补五脏,通九窍,明耳目,延年益寿。端午这天,许多人还要去河边、水塘捕捉青蛙、蟾蜍,回来挑选个子大的用物将它的嘴撑开,塞进一块“墨锭”,然后将噙墨的蛤蟆悬挂在房梁上或背阳的地方慢慢晾干,做成“蛤蟆锭”。这是一种外用药,传说具有清热、消肿、解毒的功效。孩子们长了痄腮或身上起了疙瘩,用“蛤蟆锭”涂在患处就可以逐渐消散掉。所以,民间有“赖蛤蟆躲不过五月五”的俗语趣话。端午时,人们还要把采来的艾草,揉制成锥形的颗粒,这叫作“艾炷”,存放起来,以备今后诊病灸疗之用。许多人家还在这一天去野地里采集“苍耳子”回来晾干,磨成粉面。这种药粉具有发汗通窍,散风祛湿的作用,是家庭必备的良药。   你看,五百年前邯郸人端午节过的多么情趣盎然,多么热闹红火。第二节从明代万历年间至清朝、民国,邯郸及周边各县百姓们过端午节的习俗活动也是同中有异,各有自己的不同过法:   明万历四年和康熙年间的《邱县志·风俗条》记载:“五月五日食角黍,贴符,悬艾,系五色之索,喝菖蒲酒,捉蟆,采药,隆师,逆女追节。”   文中提到邱县民众在端午除“食角黍”(粽子)外,还要贴“符”。“符”是符箓,这是一种道家秘传文字,以朱墨书写在黄表纸上,屈曲有如“篆籀”,缭烧成文,可以用来驱役鬼神。但在端午节,这种符箓是要贴在“艾枝”上悬挂于门口的。“隆师”是在端午这天,学子要向师长揖拜以表尊崇,还要给塾师送一份丰厚的节日礼品或盛宴招待老师。在这一天许多人家还常把已出嫁的女儿请回来过节,这叫“逆女”。女儿回婆家时,娘家还要送上凉席、竹枕等夏令用品给女儿,谓之“追节”。看来,端午还是古代的“女儿节”。   清代乾隆五十四年刻本《大名县志》上记载:“端午,门插蒲、艾,食角黍,饮雄黄酒,妇女簪符于髻,以为避邪……”在大名县,过端午时要在大门口两旁分别插上艾和蒲。“蒲”是菖蒲。《本草纲目》上说:菖蒲为“水剑”,可以消除邪气。把“蒲剑”挂在门楣上像一把锋利的宝剑,鬼就不敢登门骚扰了。妇女们端午时还把“符箓”别在发簪上,以避邪恶。   清光绪三年出版的《永年县志》记载:“(五月)五日,门插艾,儿带五色丝索,亲友馈角黍、白团,饮雄黄酒、菖蒲酒。”这是说永年县地方,过端阳节还要将“白团”、“角黍”馈送亲友。宋代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记载:端午节馈赠的礼品有:“百索艾花、银样鼓儿花,花巧画扇,香糖果子,粽子,白团,紫苏,菖蒲,木瓜。”这些礼品要用梅红色的匣子盛裹,用以送人。这其中“白团”就是白色的甜瓜。   民国年间的《邯郸县志》还有在五月五日给亲友送“油馃”的习俗,谓之“送节礼”。这种“油馃”,当是油炸馃子,即现在的点心或麻糖之类的过油食品。   清代的《曲周县志》记有在端午时,妇女们爱把精心绣制的荷包,里边装上朱砂、艾叶佩在身上,以解百毒。   据志书记载,民国年间的武安,县民们早晨起来先吃粽子,饮雄黄酒,并且以雄黄涂小儿鼻耳,在额头上书写“王”字,谓可避毒蛰。闺中秀女以锦布做成小儿形,戴之钗头,名为“戴鱼娃娃”。全城商民在这一天家家都盛治酒肴,叫“过端午”。并在武安县城的北门外起庙会,由药商大量收购“艾”和“菖蒲”等药材,精明的武安药商趁过端午节不失时机地给自己创造了商机。第三节 解放前后,邯郸一带民众过端午的诸多节俗、礼仪逐渐式微,不过大多还保留了吃粽子、插艾和姑娘们佩戴香荷包的传统习俗。笔者小时候曾在乡村居住,见到过妇女们用彩绸丝线绣制的荷包,有圆的、方的、心形的、菱形的,上面绣有五谷、鸟兽、瓜果、虫鱼等花卉图案,形象逼真,栩栩如生,色彩缤纷。内中装入香草、艾叶、雄黄、丁香等芳香馥郁的草药粉末,缚上五彩花线,挂在腰间,清香扑鼻,驱虫保洁,平添了不少光彩。而且,还因为它小巧精致,也常常被姑娘作为定情的信物,赠给自己的意中人。   关于“端午插艾”这个风俗的由来,我还听老人们说过一个故事:相传燕王扫北时,连年征战,杀人无数,百姓四散躲避。一日燕王朱棣来到邯郸县地面,看到一个妇女怀里抱着一个五六岁的小男孩,身旁还有一个二三岁的小孩在地下跑。燕王就问她为什么要这样,她说:“怀里抱的是邻居家的孩子,他父母都遇难死去了,就剩了这一根“独苗苗”,地上跑的是我亲生儿子,我想如果万一遭了难,我就舍去小的保住大的。”燕王听了,感到这位农家妇女尚有如此的爱心,肃然起敬,就对他说:“你一个农妇还这样爱护邻居,我也决不滥杀无辜。”他顺手从地边拔起两棵艾草,说:“你回去让村民把艾插在大门口,就会受到军队的保护,免遭伤害。”于是一夜之间千家万户门上都插上了艾枝。第二天是五月初五,燕王军队打到邯郸,看到家家插艾,不敢枉动,人们过了个平安的端午节,以后就形成了“端午插艾”的风俗。   当然,这只是个美丽的传说,人们大可不必当真。但时至今日在邯郸城乡“端午插艾”的习俗流传不泯,也确有其科学的道理。“艾”是一种药材,能除寒祛湿,揉之有香气,可用来杀虫,防治植物病虫害。插艾是一种良好的卫生习惯,所以千百年过去了,许多繁盛的端午习俗大都堙没了,而插艾却一直保留至今天。

“端午节”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粹。在举国上下倡导“人文中国”、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端午这个传统的节日也受到国家的重视,我们在端午节之际享受到法定假日的快乐,堪称十三亿中国人的一大兴事。

传统节日是一个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传统节日,弘扬节俗文化,就是保护我们民族的精神家园。听说最近东邻韩国已经把“端午节”作为他们国家的国粹拿去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并且已获得批准,心中未免产生一些遗憾。尽管无形文化遗产是全人类共享的财富,但是,我们为什么就没有提早重视而让外国捷足先登了呢?一个民族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如果我们后人不了解,不珍惜,甚至遗忘了,这将是一个民族的悲哀。如今,我们在丰衣足食的今天,重拾文化遗产的价值,享受来自历史的温馨,延续我们民族的辉煌和梦想,这是一个民族的幸事。

来源:qinhan

点击阅读原文,去部落格唠唠!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长按







































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效果好
白癜风标本兼治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angguart.com/whys/3056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