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_端午_端午吃粽子

直到秦汉时代仍有吴越人

发布时间:2015-9-15 19:55:04   点击数:

二是说端午节插艾草、悬菖蒲都是为了夏日驱病防病,与古俗视五月为“恶月”、视五月五日为“恶日”相应,所以端午节是起源于古代“恶月”、“恶日”说

三是纪念孝女曹娥传说东汉时期有一个著名的孝女曹娥,她父亲在江上划龙船迎潮神时被淹死,数日不见尸体,当时曹娥年仅14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七天七夜仍不见尸体,于是她在五月初五跳江寻找父亲,后来抱出父尸人们被她的精神所感动,为她建了一座庙,称为曹娥庙传说这一天为了纪念曹娥,人们纷纷来水上赛龙舟但端午节是不是为了纪念曹娥还有待考证

纪念屈原说何以深入人心?这是因为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崇高的品格感人至深因此,纪念屈原说就占据了主流在这一天,人们为了纪念屈原举行一系列写端午节习俗的作文活动,如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等

第四种说法,也是在民间影响最大、范围最广的看法,认为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投汨罗江而死的屈原

春节、端午和中秋是我国民间传统的三大节日端午节又叫端阳节、重午节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女儿节、天中节、诗人节、龙日等王思潮介绍,“端”字有“初始”的意思,因此“端五”就是“初五”而按照历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就渐渐演变成了现在的“端午”《燕京岁时记》记载:“初五为五月单五,盖端字之转音也”

关于端午节的起源,史籍资料中有许多不同的说法,其中比较有影响的有四种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端午节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端午节一直是端午节的来历300字一个多民族的全民健身、防疫祛病、避瘟驱毒、祈求健康的民俗佳节2006年5月20日,该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被国家设定为法定节假日,放假一天2009年9月30日,“中国端午节”成功入选《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对于端午节的由来,各本其源,有屈原说、伍子胥说、曹娥说、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等其中,在民间影响最大、范围最广的看法,认为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投汨罗江而死的忠臣屈原史料记载,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楚国大夫、爱国诗人屈原听到秦军攻破楚国都城的消息后,悲愤交加,心如刀割,毅然写下绝笔作《怀沙》,抱石投入汨罗江,以身殉国沿江百姓纷纷引舟竞渡前去打捞,沿水招魂,并将014端午节放假安排粽子投入江中,以免鱼虾蚕食他的身体

一是认为端午节起源于古代吴越民族对龙图腾的崇拜近代大量出土文物和考古研究证实,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区,在新石器时代,有一种几何印纹陶为特征的文化遗存据专家推断,该遗存的族属是一个崇拜龙图腾的部族——史称吴越族出土陶器上的纹饰和历史传说表明,他们有断发纹身的习俗,生活于水乡,自比是龙的子孙直到秦汉时代仍有吴越人,称端午节是他们创立用于祭祖的节日该说法虽说有一定的根据,但是其真实性还有待于进一步考察研究才能证明


北京治疗牛皮癣的医院
北京治疗牛皮癣的费用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angguart.com/whys/28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