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端午节_端午_端午吃粽子 >> 文化影响 >> 话说端阳端午节,到底该吃啥粽
长垣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
棕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这首童谣所唱的便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端午节(DragonBoatFestival)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
端午节吃粽子,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是必不可少的,然而,党员干部该吃啥样的“粽子”?倒是有一番讲究。
吃廉洁粽。俗话说“廉不廉,看过年,洁不洁,看过节”。年节是腐败的高发时节,据有关部门调查,70%至80%的贪官在节假日有收礼受贿的记录,十八大以来,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始终保持狠刹“四风”的高压态势,纠“四风”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但节日“腐败病”并没有绝迹,而是裹挟着所谓的民俗的旗号,以各种人情往来为幌子,名为“看望”、实为“送礼”。这些,都应该给党员尤其是干部敲响一记警钟:越是到了传统节日,面对所谓的“节礼”的“糖衣炮弹”,越要提高警惕,切实加强自身廉政建设、作风建设,严格执行中央的“八项规定”,“管好自己的手”和“管好自己的嘴”,“不洁”的粽子坚决不拿、坚决不吃,以免“脏”了手、“吃坏”了肚子,受到党纪国法的处分,而是要与家人一起动手包“自家”的粽子,这样吃起来,不仅粽子“洁净”,而且吃出了家的温馨、和谐和团圆。吃廉洁粽,既吃出了党员干部执政为民、廉洁奉公的宗旨信念,又增进了与家人的感情,一举两得的好事,何乐而不为呢?
吃文化粽。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中华民族是一个非常重视吃的民族,几乎每个节日都与吃有关,春节吃年糕、元宵节吃汤圆、中秋吃月饼、端午吃粽子等等,但中华民族绝不仅仅是个“吃货”民族,而是吃出了“文化大餐”:春节吃的是年文化,中秋节的月饼里有嫦娥奔月等的美好故事……端午节更是“文化节”:她起于战国,盛于隋唐,传之后世,延绵不绝。不仅仅有端午节这一个称呼,还有“端阳节”“重午节”“浴兰节”“菖蒲节”“女儿节”等别称,而每个别称都有一项厚重的传统民俗文化做支撑;不但有吃粽子,挂艾蒿、赛龙舟、饮药酒、缠五彩线的传统,还有祭祀仪式、天文计算、季节劳作的习俗,每一个习俗里折射的都是传承了数千年的中华传统文化。作为中国传统四大节日之一端午节,不光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底蕴,还是一种文化积淀和遗产,即使是到了今天,还有更多的现实意义。从震天响的龙舟呼号里,我们看到“团结、协力、拼搏、争先”等“正能量”的水花;从扑鼻香的竹粽浓味里,我们能感受到家家团圆、亲人和睦的柔情。
吃爱国粽。关于端午节的起源,版本很多,有说纪念屈原的,有说是纪念伍子胥,有说是纪念东汉孝女曹娥说等等,但以纪念屈原的说法流传最广。屈原有着强烈的家国情怀,他忠义仁爱的秉性、宁死不污的高洁,以及身殉理想、坚贞不渝的高贵品格成为我们民族心忧天下、勇于担当的杰出代表。端午节里纪念屈原,就是要体现中华民族忠贞、坚守、责任等品质,坚守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爱国信条。
走在伟大民族复兴梦路上的今天,我们仍需要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攻难克艰的勇气。端午节里,在重温屈原的爱国精神中,涵养我们自己的爱国情怀,在弘扬先哲的爱国情操中树立正确的理想,用更加积极、务实的态度去传承和创新,常怀爱国主义热情,激荡社会爱国“正能量”。
端午节,让我们与家人和亲人一起吃廉洁粽、文化粽、爱国粽,筑牢廉洁从政之心;追本溯源,传承文化认同;凝聚共识,形成爱国的合力,这才是端午节真正的意义所在。
又到端阳小编有话要问:知道为啥放假不?“中国端午节”申遗成功
继年前韩国“江陵端午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后,中国就启动了“中国端午节”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程序。
本次申报由湖北秭归县的“屈原故里端午习俗”、黄石市的“西塞神舟会”及湖南汨罗市的“汨罗江畔端午习俗”、江苏苏州市的“苏州端午习俗”四部分内容组成。年10月4日,“中国端午节”申遗成功,这也是中国传统节日首次跻身世界“非遗”名录。端午节也正式成为国家法定假日。
端午粽飘香,农信情更长,值此端午节来临之际,长垣联社党委书记、理事长杨学斌携班子全体成员祝愿您及家人端午节和乐安康,顺心遂意!本文部分内容综合自:清风中原白癜风医院西安哪家好白癜风有什么危害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angguart.com/whys/18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