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_端午_端午吃粽子

基督徒过不过端午节

发布时间:2016-10-1 14:42:21   点击数:

每一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我们中国一年一度端午节,端午节可说是现存的古典节庆中历史最悠久的。由现代的眼光看来,祖辈对端午节的看法确有其独到之处,作为一个基督徒,让我们共同来探讨基督徒对民俗节期的看法,关乎节期中种种民俗的规定,我们当采取何种看法与立场,使我们免于受到迷信、异端、迷惑的影响,更好的荣耀上帝,见证耶稣基督!

以赛亚先知说:「你们所献的许多祭物,与我何益呢?」——当我们探讨端午节的许多习俗时,我们应该想一想对神对人有何益处。

一、端午节的来源: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端午节是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以围绕才华横溢、遗世独立的楚国大夫屈原而展开,传播至华夏各地,民俗文化共享,屈原之名人尽皆知,追怀华夏民族的高洁情怀。但部分地区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等说,且吴越之地以龙舟竞渡在此日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更是早于春秋很久。端午节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儿童戴荷包、五毒兜兜、系五色线等习俗。“端午节”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并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韩国申遗的端午节和中国传统端午节还是有区别的。韩国的“江陵端午祭”有着一套完整的、与中国端午节既有关联性又有差异性的民俗活动。韩国的“江陵端午祭”是从酿制神酒开始,民俗活动包括官奴假面戏、农乐竞赛、鹤山奥道戴歌谣、拔河、摔跤、荡秋千、汉诗创作比赛、射箭、投壶等,多为民众娱乐活动。

二、信仰上的争议:

然而,基督教传入中国的过程,也是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碰撞和融合的过程,这期间曾有过非常激烈的碰撞,甚至一度影响了福音在中国的传播。其中较为出名的就有清朝康熙时期的“祭祖敬孔”之争,又有戴德生认可并参与中国传统文化风俗而传播福音的做法等等。

总的来说,对于我国传统文化,基督教明显有两种认识。第一种认识是,每一风俗都含有其属灵的含义。例如有人认为端午起源于驱灾祈福,于是它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这一主题而进行的,例如祭江、祭龙、祭河神、祭山神、祭祖先、祭屈原、祭伍子胥等等,都是为了这一目的。不过,民间节日在其发展过程中,一般都从开始单一祭祀、纪念、庆丰、娱乐、竞技向综合方向发展,特别是进入现代社会以后,人们在欢庆之余,往往忘却了它的原始初衷。

三、基督徒的观点:

但既然神把他的儿女放在这个世界,就有他的美意在其中,借着这环境、人、事、物,让我们的生命丰盛,成为他手中贵重的器皿。所以牧者认为神的儿女过端午节,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则:

1、聚会原则——荣耀神:

如圣诞节,在圣经上并没有记载详细日期,后来却与罗马文化相结合而定下,在每年的12月25日这一天,来纪念耶稣基督的诞生。作为借鉴,中国文化也可以与基督教文化相结合,从而丰富并升华我国传统文化,使得这一文化更具有生命力和创造性。方法:改变其中涉嫌拜偶像的地方,纠正其走到正确的道路上;而其中原本就非常优秀的地方,则继承并发扬。在端午节举办感恩聚会、赞美聚会、见证聚会等,荣神益人。比如我们中国教会的春节聚会(初一)已经成为一个敬拜的、感恩的、祈福的传统而有属灵内涵的基督徒节日了。

2、圣洁原则——发好光:

不随从世俗,因为与世俗为友就是与神为敌。需要圣灵的带领和帮助,胜过环境和四面的仇敌,让信心的根基扎在磐石之上,使心思意念、言语行为活出基督的样式。因为神是圣洁的,忌邪的,神的儿女也应当圣洁。借着信行合一,让众人认出我们是神的儿女。

基督徒应当警惕其属灵背后的本意

纪念屈原

从历史看来,屈原是一位忠心实在的人,也是很有感受的诗人、有文学素养的青年,他忠贞爱国的精神令人敬佩。但是他的死亡观是错误的,不值得我们学习效法,更不值得称赞。人的生命是上帝所赐,不可轻易毁灭、夺取、随意就轻生厌世,这是错误的;因此屈原精神可取,厌世则不值得学习。

驱邪避毒

五月同时也是春夏节气交替之时,那时蚊虫日趋繁殖,暑热时疫增多,于是端午又与驱毒除疫有了关联。因此藉节令之日行卫生消毒之实,也是佳节一大重要意义。俗语说:“未食五月节粽,破裘不甘放”,意即:端午节未到,虽属初夏,冷热不定,忽冷忽热的气候,百病最容易发生,感冒最容易流行,人们为求平安,自然要找消灾解祸的方法,这是人自然的心理,因为当时的医学落伍,寻求自然界的治疗是很普遍。从今日的医学看它实无意义,有否迷信的成份?这也是值得我们省思的。系彩线、五毒兜兜等驱邪思想要警惕。自古以来,人人为求平安而在寻求很多方法,最主要的是要寻求平安的主耶稣,您是否已找到赏赐平安的主?

耶稣说:我留下平安给你们;我将我的平安赐给你们。我所赐的,不像世人所赐的。你们心里不要忧愁,也不要胆怯。(约翰14:27)我将这些事告诉你们,是要叫你们在我里面有平安。在世上,你们有苦难;但你们可以放心,我已经胜了世界。(约翰16:33)

我们要靠耶稣基督的救赎,信祂可得救赎,家庭有平安喜乐健康!

运动竞赛

端午节人会举行包粽子、划龙舟等活动竞赛。有人说,从端午节的属灵根源来看:端午是古代吴越民族——一个龙图腾族团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是龙子龙孙们为强化自己和图腾的关系,藉以获得图腾认同与保护的一种活动,包括断发纹身、划龙船,投粽子于江献给图腾等,这是早于纪念屈原投江自尽的最古老的端午节的本义。

据此很多人认为端午节习俗里含有“图腾崇拜、偶像崇拜”的属灵意义。并引用圣经经文“那时你们在其中行事为人随从今世的风俗,顺服空中掌权者的首领,就是现今在悖逆之子心中运行的邪灵”,警戒基督徒不要步入中国拜偶像文化、巫术文化、神龙文化的行列中。

目前,划龙舟都有迷信在里面,所以,基督徒要注意。

3、代祷原则——求赦免:

因为不信就是罪,我们又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要像摩西为以色列民那样献上祷告,让神收去怒气。因为流泪撒种的,必欢呼收割,这是神在特定环境中给予我们的最好祝福,藉着代祷,让基督的馨香之气从我们身上散发出去,让国家和平、社会和谐、家庭和睦。

4、和好原则——传福音:

a.消极上讲不可论断:要有智慧的心,不要因为信仰而与身边的人正面去发生冲突。也有信徒保持中立态度,一个称为“蓝色雨”的信徒在论坛里发帖说,“吃的人不要轻看不吃的人;不吃的人不可论断吃的人,因为神已经收纳他了。”持有这种观点的基督徒认为大家应该互相尊重,不要彼此论断,个人应该根据自己信心的大小在神的面前看的合乎中道,有人信凡物都可吃,有人只吃蔬菜。

b.积极上讲趁机传福音:除了不争论,不要因为信仰而与身边的人正面去发生冲突,而是理解他们但不认同他们,并以温柔善意的方式,利用休假、聚餐等特点,将真理潜移默化地传递给他们,使他们在节日接触到福音信息,领受到或多或少的真理,感受到主内的温暖挚爱,甚至接受福音而得生命。因为劝人与神和好,不是靠争执、靠才能、靠权势,而是依靠神的灵和福音的大能。

部分图文转载自网络

凡事我都可行。但不都有益处。凡事我都可行,但无论那一件,我总不受他的辖制。

这是保罗行事的准则,也是基督徒行事的原则。在这准则里,我们清楚看见三方面的要点:

一.「凡事我都可行」,说出我们既在基督里得释放,就不再被罪的锁链捆绑,也不再被魔鬼邪灵奴役,就如有些原来拜惯偶像的素食者,信主之后便敢于吃荤。因着我们是在基督里得自由的人,就可以凡事因信而行。

二.「凡事我都可行,但不都有益处。」虽然《圣经》没有把基督徒行事为人的每一个细节都列出来,但很清楚的让我们看见基督徒行事的准则:留意所行之事是否有益处。例如:《圣经》没有明文说不可看电影,然而,时下的电影多是色情和暴力,或是宣扬人性的狡猾、狠毒、诡计多端,肯定是无益的。再说,每次看完电影是叫我们的心更远离神?还是亲近神呢?结果就显出有益与否。

三.「凡事我都可行,但无论哪一件,我总不受它的辖制。」「总不受它的辖制」也是我们行事的准则,就如《圣经》虽然没有记载说「不准抽烟」,然而照此准则,我们知道抽烟不但对人的身体有害无益,且会辖制人,令人上瘾。因此,凡是与我们无益、令我们被辖制的事,我们一概不行,好过一个荣神益人的生活。基督徒如何过端午节

今年的6月9日是端午节法定假期,大家忙中偷闲,多了一日的休息,欢度与家人团圆的欢乐时光,高兴之余,许多弟兄姐妹常常在各种节假日时,警醒的问一句:“基督徒可以过端午节(春节、万圣节、清明节······)吗?

其实,正确的问题是:基督徒要怎么过**节?因为这个日子我们必定是要经过的,然而我们不可糊里糊涂的随从今世的风俗,以至于得罪了爱我们的主。

因为,神给我们的命令是:我是把你们从埃及地领出来的耶和华,要作你们的神,所以你们要圣洁,因为我是圣洁的。(利未记11:45)

神又说:就如 神从创立世界以前、在基督里拣选了我们、使我们在他面前成为圣洁、无有瑕疵。(弗1:4)

首先,要探讨”端午节“的历史

”端午节“源起有不同的传说,但比较广传的是”纪念屈原“这个版本: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他遭谗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初五,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身殉国。沿江百姓纷纷引舟竞渡前去打捞,沿水招魂,并将粽子投入江中,以免鱼虾蚕食他的身体。这一习俗绵延至今,已有两千多年。

“中国端午节”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年5月20日,该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年9月30日在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会议决定:中国端午节成功入选《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内容摘自网络)

其次,基督徒要如何面对”端午节“的诸习俗

警醒之一

基督徒怎么看待“屈原精神”?

这个传说乃是儒家”忠、义”的一个代表,然而,此忠,此义是狭义的,仅仅在于自己的本族本国。

想起耶稣在地上的时候,跟随祂的弟子屡次问祂:“主阿,你复兴以色列国,就在这时候吗?”(徒1:6)

耶稣没有批评他们的这种狭隘的“复兴观”,只是指示他们当做的事——“圣灵降临在你们身上、你们就必得着能力.并要在耶路撒冷、犹太全地、和撒玛利亚、直到地极、作我的见证。”(徒1:8)

因此,我们今日基督徒记得我们在地上的身份和使命乃是使万族、万国、万民得祝福,在神的心中,是不分种族、国家、地域的区别的。神愿意地上的各族各方各国都彼此相爱!

屈原以自己的“生命死亡”表达“怀才不遇”的苦闷和抗*争,是因为他不认识“生命”本身的源头和尊贵,乃是出于创造宇宙万有的上帝。基督徒的生命观却是知道人无权决定自己的生命,自杀亦是犯了“杀自己”的罪。

警醒之二

各种习俗的背后,是否有迷信拜鬼之寓意?

许多的习俗经过长时间的演化和民间生活经验的总结,往往混杂着迷信和科学的元素,我们应该求神赐给我们智慧的心加以分辨。

端午节的习俗主要有:

悬钟馗像——钟馗捉鬼。

基督徒知道唯有耶稣基督胜过魔鬼。

于门上插艾或菖蒲、饮雄黄酒或以之消毒,小儿佩挂香袋、系长命缕——僻邪驱瘴、驱魔祛鬼(基督徒须明辨这些不符合真理的迷信思想)。

同时也该知晓这些做法也有养生道理,比如小儿佩挂香袋、药浴可减少患外感疾病且不易生痱子。潮湿天气屋内容易滋生霉菌,古时会在屋内喷雄黄酒、煮艾叶进行消毒杀菌,就同现今集中进行的季节性防疫一样。从植物生长状况看,端午时节正是艾草花未开、叶茂盛、有效成分最高的时段,采艾、挂艾正好符合这个节令的供应和需要。

吃粽子——源自传说包糯米饭投江给屈原,怕被鱼吃,先用竹筒,后用粽叶代之。

现代的粽子是日常普通食品之一,已经鲜少赋予特别的意义了,“在洁净的人,凡物都洁净。在污秽不信的人,什么都不洁净。”(提多书1:15),可见,若我们存在感恩的心,我们是可以吃的。

赛龙舟——源起传说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防止鱼吃掉屈原的身体。

现代赛龙舟通常把船建造成龙形,画上龙纹,每年端午举行竞渡,以表示对龙的尊敬,也说明自己是龙的子孙、龙的传人。虽然赛龙舟本身像是体育运动,但因为赋予了一定的“图腾崇拜”的内容,基督徒应该远离。

警醒之三

为他人信心的缘故,谨慎自己

保罗劝诫我们:“只是你们要谨慎、恐怕你们这自由、竟成了那软弱人的绊脚石。(哥林多前书8:9)”凡事都可行。但不都有益处。凡事都可行。但不都造就人。“(哥林多前书10:23)

端午节的许多习俗中,也许我们有信心领受和正确的看待,比如吃粽子(只是食品),比如佩香袋(养生健康)······

但为了不信者的疑惑,或者软弱弟兄的信心,我们应当选择不做使人跌倒的行为。

最后,向上帝献上感恩!

了解了这些文化习俗,可知人们在寻求各样的方式保平安,无论是身体的、心灵的,人内心对生命,对环境,对灵界的不安,恐惧是与生俱来的的,无法安息。

耶稣说,我将这些事告诉你们,是要叫你们在我里面有平安。在世上你们有苦难。但你们可以放心,我已经胜了世界。(约翰福音16:33)

耶稣还说,我已经给你们权柄,可以践踏蛇和蝎子,又胜过仇敌一切的能力,断没有什么能害你们。(路加福音10:19)

点击:代祷守望,恩典分享

耶稣爱你

基督教经典灵修平台转发务必注明来自欢然奔路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医院哪家好
白癜风有好的治疗方法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angguart.com/whys/136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