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端午节_端午_端午吃粽子 >> 基本简介 >> 龙虾当属五红新宠据了解
龙虾当属五红“新宠”
新时代的“五红”有哪些
王涌坚告诉记者,其实,南京传统意义上的端午美食是“五黄”,即黄鳝、黄鱼、鸭蛋黄、黄瓜、雄黄酒随着历史的变迁、社会的发展,“五黄”的内容逐渐演变为现在的“五红”,即“烤鸭、苋菜、鸭蛋、龙虾、雄黄酒”从这些习俗看,南京是一个包容的城市,她包容了其他城市的风俗据说端午节吃了这“五红”、“五黄”,整个夏天就可以避邪避暑了
端午节,一定要喝雄黄酒小时候,看《新白娘子传奇》,白娘子不小心喝了雄黄酒现出真身相信在每个观众心目中都印象深刻,喝雄黄酒避邪的功能也不言而喻关于雄黄酒,南京人有很多风俗描写端午节的诗句“南京人端午讲究‘破火眼’,就是把雄黄泡在酒里,在太阳下暴晒,全家人蘸着酒在眼睛上擦一下,这样不得红眼病”
另外,根据《金陵岁时记》记载,老南京还有“炒五毒”的民俗这“炒五毒”是把银鱼、韭菜、虾米、茭菜、黑豆腐干等一起炒成一盘“黑菜”无论“五黄”还是“炒五毒”,王涌坚说,这都是出于驱毒等需要农历五月初五,是蛇、蝎子、蜈蚣等毒虫出动的时节,而古代的消毒技术不像现在这么发达,吃了这些菜就可以起到一定的消毒作用,如“五黄”中一定要有雄黄酒
雄黄酒能“破火眼”
王涌坚说,老南京人还喜欢将黄豆与雄黄酒一起炒,同样可以起到防毒作用,炒咸菜则可以起到防肚子疼的作用
南京人嘴里常说的“五红”版本很多,有的说“烤鸭、苋端午节的来历100字菜、红油鸭蛋、龙虾、黄鳝”,也有人说是“五黄”,包括雄黄酒、黄鱼等,古人最初的风俗食品究竟是什么?记者采访了南京著名的民俗专家王涌坚
据了解,龙虾是上世纪七十年代登上南京人的餐桌,近年来取代“油爆虾”,成为“五红”中的新宠“根据《江苏民俗志》记载,以扬州为代表的苏北,有‘十二红’的说法,凡是菜肴本身是红的,比如‘红苋菜’,菜肴做成红的,比如‘红烧肉’‘油爆虾’、‘烧鹅’等,都算十二红的一种从上世纪70年代初开始,龙虾开始爬上饭桌,成了一道可口的美味,因此,不少人开始用龙虾代替油爆虾了”
端午节为什么要吃“五红”呢?人们都在端午这天吃五种红颜色的菜来吓退那些有毒害虫,希望它们不进自己家里端午时值农历五月有关端午节的手抄报,正是仲夏疫病流行的季节,蚊蝇孳生,百虫活跃,俗称“恶月”,加之端午这天是五月初五,五月是独月,五日也是独日,独月独日被喻“毒气”冲天,汉朝起就有“五月到官,至免不迁(升迁)”、“五月盖屋,令人头秃”俗谚好在,我们的先人早已学会了一套“以毒攻毒”的生存智慧,于是有了今天人们餐桌上的“五红”
王涌坚说,十里不同俗,以苏州为代表的江南水乡,端午的特色是“五白”,即白切肉、白斩鸡、白豆腐、白蒜头、茭白
北京哪家医院白癜风专科比较好白癜风的治疗与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