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_端午_端午吃粽子

日本大和民族和文化源头在中国

发布时间:2016-12-7 23:33:35   点击数:

今天,几个朋友聚在一起,交流《菊与刀——日本文化面面观》阅读心得。

有人认为,书中介绍的严格的等级制度、注重忠孝、重视团体秩序等内容,其实就是日本“和”文化的主要内容。日本“和”文化是大和民族的主体精神,是日本作为狭长岛国这一独特的地理环境而产生的特色文化。

对于这个看法,我是不赞同的。

记得以前有几次跟去日本留学、工作,而长期生活在日本的中国朋友聊起来,问他们是否知道日本为什么称为大和民族,他们都不太了解。但是我一直在猜想,日本的大和民族、和文化、和服等作为民族特色的“和”字,跟中国的“和”文化,肯定有密切关系。

看到这儿,可能会有人问了,难道中国也有“和”文化?答案是非常非常肯定的。

首先从实物谈起。故宫里的主体建筑是三大殿,名字分别是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看到了吧,名字里都有一个“和”字,这可不是巧合,而是体现了中华文化中“和”的无上地位。

太和殿,名字直接来自于中华第一经《易经》。乾卦的《彖》曰:“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意思是:乾卦的原理是引发变化,让万物各自安顿本性与命运。万物保存聚合并处于最和谐的状态。取“太和”二字命名紫禁城的“金銮殿”,极为推崇“和谐”。

中和殿,殿名取自被称为儒家第一心法的《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意思是:人的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放在心里的时候叫做“中”;表现出来了,而又都合乎天道,叫做“和”;“中”是天下的根本,“和”是天下通行的大道理。只有中、和了,天地各守自己的位置,那万物才能生长发育。

保和殿,殿名没有明确的经典出处。有人认为在三大殿最后的保和殿,是提醒君王要保持、保有前面两殿太和、中和之气,起强调作用。有人认为,出处与太和殿相同,同样取自易经乾卦的彖传的“保合太和”,不过为了与前面两殿统一,同时为了更加强调“和”,改“保合”为“保和”。

看完实物中的“和”,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和也可见一斑了。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占据中心地位的儒家的占据中心地位的书《易经》、《中庸》里都将“和”提到了极高的高度。

再来看看其他经典。在《论语》中记载说:“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意思是,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古代君主的治国方法,可宝贵的地方就在这里。在这儿,和是王道的重点。

论语还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是指君子在人际交往中能够与他人保持一种和谐友善的关系,但在对具体问题的看法上却不必苟同于对方;小人习惯于在对问题的看法上迎合别人的心理、附和别人的言论.但在内心深处却并不抱有一种和谐友善的态度。在这儿,和就是区分君子和小人的标志了。

从典籍走到民间。家和万事兴、和气生财,都成了平民百姓的生活信条了,所以在每家的饰物上、春联上,这些词语随处可见。

从庙堂到民间,从典籍到生活,从古代到今天,“和”文化的确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内容。

那问题来了。“和”文化怎么就成了日本文化特色了呢?“和”怎么就成了日本民族的名称和标志了呢?

这还是要从日本的学生时代谈起。

隋唐时期,日本学习中华文化,达到了一个高峰。当时的日本有个关键人物叫圣德太子。他为日本定了一个宪法——《17条宪法》,不过还不是现代法律意义上的宪法。因为,其条文基本是中国儒家思想,尤其是《论语》思想的引用和发挥。

《17条宪法》的第一条就是关于“和”的:“以和为贵,无忤为宗”(推崇和顺,不要忤逆),这明显出自《论语》中的“礼之用,和为贵”。

这不是想当然的猜测。圣德太子生于年,卒于年,与隋朝(年—年)时间大致重合,正是日本遣隋使大量来朝的时期。他在学习了儒家的《论语》等经典后,还广设国家学堂“学问所”,挂孔子画像于正堂,尊孔子为“先圣”,要求学生必修《论语》,以及《周易》、《尚书》、《左传》等汉学。

曾经成为他们古代宪法第一条的“和为贵”无疑对日本民族的民族文化起了很大作用。

随着民族文化交流的深入,日本人就发现了一个问题,自己被天朝称为“倭”,虽然名称仅仅是个符号而已,但是使用久了上面就附加上了明显的情感色彩和褒贬色彩。他们感觉被称为“倭”极为不雅甚至有被蔑视的感觉,就从集天朝文化之大成的《17条宪法》里,选出最有价值的“和”作为“倭”的代字。“和”的音读“wa”,和“倭”完全一致,而其释义有“柔软”一项,和“倭”义相同。于是“和”成为新的国号。“大和”成了“大倭”的新表记汉字。

至此,从《论语》而来的“和”字,不但成了日本文化的核心,而且成了日本文化、日本民族的标志。

时光飞逝,过去了年左右,小日本变成大日本帝国,重新出现在国人面前时,看到扑面而来的大和民族、“和”文化、和服,国人竟然大都不知其为何物。

书写至此,一首诗浮上脑海: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我们自己的东西,被人家借去,“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变成了自己的文化特质,而我们却早就将他们抛在九霄云外了。当中国移动认为抓住了中国文化的精髓(和)和当今中国的热词(和谐),推出“和4G”品牌时,大多数人都不知其所以然。

我们的东西丢了,别人拿去了,成了他们的特色。谁的悲哀呢?我们丢了个端午节,被韩国抢去了世界遗产,有些人哭天喊地地骂。我们的核心精髓文化被拿走了,却没人说。

今天我就这么一说吧。感兴趣的收了,转了,别人看了,也许会有点作用。作用当然不是我们跟日本人要专利转让费去,而是提醒我们,有好多好东西,我们丢了,多可惜。

来源:《人文中国》









































白癜风治疗要花多少钱
看白癜风要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angguart.com/jbjj/424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