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端午节_端午_端午吃粽子 >> 基本简介 >> 弘扬端午文化传递浓情粽香
为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增进学生对历史文化的了解,传承祖国传统文化,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盱眙县桂五中学党支部、关工委精心策划,于6月1日下午开展了“弘扬端午文化传递浓情粽香”的主题教育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本次活动以七(3)班学生为主体,任课老师全员参与指导。“战国时期,强大的秦国攻破了楚国的都城,三闾大夫屈原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理想破灭,自投汩罗江。百姓于五月初五日包五色粽子投到江中,用这种方式来纪念他。此后逐渐形成了吃粽子,赛龙舟等民俗,如今已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班主任郭正艳老师首先向学生介绍了端午节的由来,花卉同学说道:“端午节还有挂香袋,挂艾草,戴长命缕,饮雄黄酒等习俗。”同学们仰望那位须眉皓白,长衫飘逸的背影,油然而生敬意。
折叠,装料,包裹,压实,系线。刘志荣、郭正艳和欧学鸿老师来到学生中间,手把手的教授学生包粽子的方法,同学们认真地模仿着老师的动作。碧绿的粽叶,洁白的糯米,饱满的红枣,在师生们巧手包裹下,形成了一个个精致玲珑的“小舟”。“看,这是我包的第一个粽子,以前过节时,我都是吃妈妈包的粽子。现在我也学会了包粽子。”陈心怡同学面带笑容高兴地说。教室里八人一组,形成了一个个兴趣盎然的小场景。同学们一边不停地忙着,一边开心地谈论着。他们不仅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也增强了实践创造能力。
包粽子结束后,同学们在老师带领下,声情并茂地朗诵端午诗词。苏轼《浣溪沙·端午》:“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欢快热闹。卢肇《竞渡诗》:“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气势恢宏。现场粽香、诗香、书香弥漫,交融飘散,打造出浓浓的端午风情。
强国有我,是新时代的青春誓言。盱眙县桂五中学利用节日契机,践行立德树人。“弘扬端午文化,传递浓情粽香”实践行动,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以实际行动喜迎党的二十大的召开。(李友仁罗来保叶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