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端午节_端午_端午吃粽子 >> 基本简介 >> 端午节将至,教你包粽子,红豆浓郁软糯香甜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天中节等,源于自然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本是上古先民创立的用于拜祭龙祖、祈福辟邪的节日,但因传说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因为被小人陷害,受不了于是在5月5日含冤跳汨罗江自尽,后来人们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说法。
端午习俗内容丰富多彩,全国各地因地域文化不同而又存在着习俗内容或细节上的差异。但这些习俗都会围绕着祭龙、祈福、攘灾等形式展开,寄托了人们迎祥纳福、辟邪除灾的愿望。
虽然因为区域文化的不同,在端午节各地都有不同的习俗,但在端午节吃粽子几乎是全国各地都有的习俗。每个地方的粽子口味和馅料都有所不同,粽子最初为了祭祀祖先神灵,但是屈原投江那天也正是五月初五,人们不忍心江中的鱼虾吃掉屈原的身体,便向江中的鱼虾投入粽子,慢慢就形成了这样的习俗。吃粽子的习俗在中国各地都盛行,也是对伟大诗人屈原的怀念。
指南:
难度:初级
烹饪加准备食材时间:几个小时
几人份:3~4人
口感:红豆浓郁、糯米软糯香甜、清香浓郁
操作特点:简单易上手、快手、任何人
适合食用人群:一般人群
适合学习对象:上班族、小白
操作特点:简单易上手、快手、任何人
食材:
红豆:3把花生米:3把红枣:5把糯米:克芦苇叶:片竹叶:40片剪子:1元绳子:1捆
做法:
1:把所有食材,除了竹叶和芦苇叶全部放在容器里浸泡6小时,糯米浸泡8小时,洗干净备用。
糯米一定要浸泡到用手一搓就会碎,并中间换1~2次水,防止因温度容易变质,这样煮出的糯米才软糯香甜,不会煮不熟,夏天可以放冰箱浸泡。
2:浸泡洗好的红豆倒在盛有糯米的容器中,用手搅拌均匀。
3:锅内倒入适量水烧开关火,倒入买好的芦苇叶,用筷子把芦苇叶全部浸泡到煮好的水中,放入一个盘压住,浸泡5分钟捞出放入容器中备用。
芦苇叶和竹叶最好也不要用生水浸泡,这样煮出的粽子容易坏掉。
4:竹叶按照浸泡芦苇叶的方法浸泡5分钟捞出放入容器备用。
浸泡过的竹叶和芦笋叶会变得柔软,不容易造成包粽子的时候因竹叶破裂造成漏米现象。
5:拿一张竹叶和3张芦苇叶叠加放在竹叶上边,用剪子剪掉头部。
6:左手压住竹叶和芦苇叶头部,右手轻轻地转一圈弄成一个漏斗的形状,记住底部不能有露眼。
包粽子和打漏斗时一定不要漏,哪里漏哪以用粽叶包住。
7:底部放入一颗泡好的大枣,放一把搅拌好的糯米红豆,再放入一个大枣和2-3个泡好的花生米,表面再放上半把拌好的糯米和红豆。
8:左手和右手分别把两边折叠起来。
9:左手攥住折叠好的两边粽叶,右手把剩余粽叶折叠过来,左手摁住。
10:买好包粽子的绳子用剪子断一块,绑扎在包好的粽子上。
11:把剩下的粽子叶包好(看那边漏包那边),用绳子捆结实,一个四角粽子就包好了。
12:把剩余的按照步骤5-步骤11的方法把剩余的粽叶和材料包完。
13:包好的粽子放入蒸锅里倒入适量水,水量刚刚漫过粽子为宜。
14:粽子表面放上一个重物,盖上锅盖,大火煮开转小火煮2-3个小时即可。
15:香甜不油的杂粮粽子就做好了开吃。
小贴士:
1:芦苇叶和竹箦要放在烧开的水浸泡,不要煮,不然叶子上的清香味都会煮没有,煮出的粽子没有叶子的味道。
2:食材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添加。
如果大家有什么更好地关于包粽子的小技巧和粽子的吃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我是你们的月亮家常菜,教你做不同的家常菜,喜欢的可以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angguart.com/jbjj/340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