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_端午_端午吃粽子

端午节的传说和民间习俗

发布时间:2016-10-31 17:52:06   点击数:
端午节的传说和民间习俗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要来临了,端午节为农历5月初5,古人认为“重午”是犯禁忌的日子,此时五毒尽出,因此端午风俗多为驱邪避毒,如在门上悬挂菖蒲、艾叶等,故端午节也称“菖蒲节”。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

  说法甚多,诸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纪念曹娥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月民族图腾祭说等等。以上各说,各本其源。据学者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列举的百余条古籍记载及专家考古考证,端午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故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时至今日,端午节仍是中国人民中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

端午节开运旺运趋吉避凶方法:

  一、五色丝线系在身,避灾除病保安康

  五色丝线结成的“长命缕”(也叫百索、辟兵绍、五彩缕、续命缕、续命丝、延年缕、长寿线等),是端午节色彩绚烂的配饰。

  人们或将五色丝线合股成绳,系于手臂;或在五彩绳上加缀金银饰物,佩戴于颈项;或将五彩绳折成方胜,作为胸前的装饰物;或以五彩丝线绣绘各种图案,敬献尊长。

  相传五色丝线在身,可以令鬼怪不敢靠近、病瘟远离,有避灾除病、保佑安康、益寿延年之效。

二、饮雄黄酒,消毒防病

  俗话说“饮了雄黄酒,病魔都远走”。

  雄黄中含有硫化砷、汞等成分、有毒性;用雄黄泡酒,可以祛毒解痒。相传雄黄酒有杀菌、驱虫、解五毒的功效。所以饮雄黄酒,是端午节饮食的一个重要特色。

  三、雄黄酒涂抹小儿额头,驱避毒虫

  因为雄黄酒有杀菌、驱虫、解五毒的功效,为了让不能饮酒的小孩子可以避开毒虫,端午节形成了以雄黄酒涂抹小儿额头的习俗。

  一般是在小儿额头,用雄黄酒画“王”字,既可借雄黄以驱毒,还可借助百兽之王的威力以镇邪。

四、佩戴香囊,辟邪护身

  旧时端午节母亲会给孩子缝制香囊,用以护佑弱小的生命。

  香囊又叫香包、香袋、荷包等,或用五色丝线缠成的,或用碎布缝成的,佩在胸前,香气扑鼻。香囊内所装物各有不同,从吸汗的蚌粉、驱邪的灵符、铜钱,辟虫的雄黄粉,以及各种中草药、香料等。

  香包的形状、图案很有讲究,与年龄、性别都有关系,一般适合小孩子的香包图案是各种动物,比如老虎、兔子、凤凰、鸡、小狗等。

  五、端午泡澡,健康辟邪

  端午节的午时,是一年中阳气最盛的时候。这时的水中,也是阳气充足,不仅可以除秽,还可以辟邪;如果在水中再加入一点雄黃,对皮肤病患者更为有效。所以,很多人会在端午节的午时泡澡。

六、门前挂草药,避邪驱鬼

  旧时很多地方端午节这天,会将艾草、菖蒲用红纸绑成一束,插挂在家门上。

  相传,菖蒲为天中五瑞之首,其叶片呈剑型,可驱除不祥,插在门口可以避邪;艾草可以治病,插在门口可使身体健康。

  六、家中有病或灾的人,可以选在此日去放生,端午节放生的效果较平常日子要明显得多。端午节是放生的好时间,广结善缘,多积阴德,放生是培养慈悲心,消除病苦的最好方法,放生最好多请教有放生经验的朋友,如果没有的话,最好在放生时念六字大明咒【嗡(ōng)嘛(mā)呢(nī)叭(bēi)咪(mēi)吽(hòng),这样效果显著!

  七、医院、墓地、殡葬场所等地方,这些地方往往阴气较重,阴气重地方的人便很容易生病,端午日多为忌讳。

八、端午节这天可让上学的朋友吃;枣粽,过去读书人参加科举考试的当天,早晨都要吃枣粽,意在读书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状元。至今中学、高考的早晨,有很多家长要做枣粽给考生吃,以求高中。

九、农历五月有九毒日,行房纵欲大伤身!五月初五也就是端五这一天开始、初六、初七、十五、十六、十七以及二五、二六、二七,此九天为“天地交泰九毒日”;“农历五月十四”为天地交泰日,一共十天。这十天内,务必端容肃己,严禁杀生,行淫,否则严重伤身损气耗精元!









































白癜风治疗方法
白癜风治疗方法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angguart.com/jbjj/167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