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_端午_端午吃粽子

今日端午日照的这些习俗,你都知道吗澎湃

发布时间:2024/8/13 12:30:58   点击数:
                            

又一年

农历五月初五

端午佳节

愿大家

端午安康

西晋《风土记》说,“仲夏端午。端者,初也”,这可能是“端午”一词的最早出处,但作为传统节日,端午节始于春秋战国时期,迄今已多年,是我国首个跻身世界“非遗”的节日。

此时夏至已至,日暖而虫多生,人们在门口挂艾草、菖蒲,孩子胸前挂香囊,消灾避疫、驱邪避虫。

粽子无疑是这个节日的重头戏。日照沿海地区,包粽子用的是桲椤叶。作者犹记小时候,端午的头一天,母亲就会泡上一大桶桲椤叶,洗过的糯米泡上大盆里几个小时。

待到薄暮时分,金色的晚霞悠悠地照进小院,母亲坐在小凳子上,将手掌摊开,铺上4片大小不等的桲椤叶,抓起一捧乳白胖嘟嘟的糯米,然后三面合拢,只留上面一个小口,随即用右手捧起一手掌的水,洒至小口上,然后小口拢起,就包起一盖来。

日照人习惯将粽子包成两个长方形,用稻草或蒲叶把他们绑在一起,犹如一对紧紧拥抱在一起的情侣,解开稻草就是两片粽子,可以俩人一人一片。

大锅煮的粽子才够味道,能多放就多放,粽子鸡蛋别有一番风味。

大火架起,炊烟袅袅,柴火烧得噼里啪啦响。随着热气升腾,粽子的清香钻出了屋子,氤氲了整个院子。

次日清晨,天际还未泛白。母亲悄悄起床,在孩子们的手腕、脚腕上系上五彩绳。其实孩子们早已等不及醒来,假模假样地睡着,不时用眼梢的余光探寻母亲系绳的动作,左手、右手、左脚、右脚…..

戴上后不能随意摘下,一定要等第一场雨、或第一次洗澡时,才能用剪刀剪下扔到水里。

待到晨光熹微,余火焖了整夜的粽子格外诱人。掀开锅盖,微微热气裹挟着粽叶特有的清香,沁鼻而来,忙不迭地拨开,入口,滑肚。软糯甘甜,熨帖无比。

吃罢,每个孩子都能分上几个粽子鸡蛋。碰鸡蛋是端午节的孩子们最爱玩的游戏,将分到的鸡蛋一字排开,从左看到右,再从右看到左,如同大战在即,将军选兵。选中的鸡蛋,攥在手里,找伙伴去碰....

一年又一年,我们吃着不同的粽子,过着同一个端午。而今吃粽子,再也不是小时的饥渴模样,寻常日子里,想吃也是简简单单的事,超市中随处可见,花样也渐渐多了起来。

除了吃的,对上班族来说,端午的意义,更仿若一次中场休息。虽短短三日,但整个身心都放松,舒适,惬意。

天气预报说,日照今天白天,晴转多云,偏北风转西南风3~4级,海上5~6级,最低气温18℃左右,最高气温沿海26℃,内陆30℃,今天夜间,多云有时阴,局部地区有雷雨或阵雨,西南风3~4级,海上5~6级,最低气温22℃左右,最高气温沿海26℃,内陆31℃。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据说,这个端午节本世纪罕见,它是21世纪最晚的三次端午节中的一次。

艾香四季轮回,生活永远向前。

每年端午,都有不一样的感觉,

小时候,端午是吃粽子、戴五彩绳,

长大后,端午是思念和归心似箭。

时间缓缓流过,但端午的记忆不变。

今日端午

愿瘟疫退散!

愿你我安康!

留言说一说

你小时候过端午的那些事吧!

来源:直播日照图片来源:不二家甜品人民日报等

原标题:《今日端午|日照的这些习俗,你都知道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angguart.com/dwsy/3515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