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_端午_端午吃粽子

端午节这样和孩子过端午传承文化大

发布时间:2021-8-4 14:06:52   点击数:

?

明天就是端午节了,家家户户都会吃粽子,孩子们应该会想知道端午节是什么,为什么有这个节日,小编找到了一个解释端午节的小动画分享跟大家。另外还有几个端午节的习俗和手工,妈妈可以带着孩子一起做。???????

端午节的传说

这个动画片非常适合孩子看哦,深入浅出讲了端午节的习俗和典故,介绍了端午节的由来和一些传统习俗和游戏。

端午节的来历

一起包粽子

看完了动画片了解了端午节的来历,那么现在就可以和孩子一起准备端午节的美食——粽子啦!下面小编将分享一下如何包粽子。

一起学童谣

宝贝们辛苦啦!跟妈妈学会包粽子了吗?相信妈妈们一定非常期待你们的粽子端上餐桌的样子呢!那么包完了粽子就和妈妈一起轻松一下,一起来念童谣吧!

棕子香,香厨房。

艾叶香,香满堂。

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

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

五月五,是端阳。

门插艾,香满堂。

吃粽子,洒白糖。

龙舟下水喜洋洋。

五月五,是端午,

背个竹篓入山谷;

溪边百草香,

最香是菖蒲。

初一糕、初二粽、初三螺、初四艾、初五赛龙舟。

一起学诗歌

童谣非常朗朗上口呢,下面了小编将为妈妈们推荐一首杜甫的关于端午节的古诗哦,妈妈们可以讲给孩子们听。

端午日赐衣

[唐]杜甫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一起做香囊

端午节历来都有驱邪驱毒虫的习俗,那么我们现在就为可爱的宝贝做一个可以驱邪驱虫的的可爱香囊吧!

工具和材料:绸缎布,线,剪刀,药料(包括雄黄、苍术、艾叶、朱砂),纸巾,棉花

制作方法:

首先,我们要为宝宝选择一块漂亮的绸缎布,这样做出来的香包会很漂亮的。宝宝也会非常喜欢的。

然后把绸缎布剪成一块10公分大小的方块,尺寸不局限,大家要根据自己宝宝的需要来做,可以说是自己想做多大的就剪多大的。

将绸缎布反面朝外对折成三角形,然后缝合两边,留一个三公分左右的小口子,方便往里面塞药料。将绸缎布翻过来是三角形,有点丑丑的吧,别急。下面要把我在药店里配的药料放到纸巾里包好,药料主要有雄黄、苍术、艾叶、朱砂等。将这些药料放到纸巾里既可以保证透气,又可以保证不洒的到处都是。里面可以再塞些棉花,以保证香包鼓鼓的,造型更加的漂亮,这样宝宝会更加喜欢的!

我们将绸缎布小口用针缝住,要讲究些技巧啊,不要让看到缝的线最好。然后在小三角的一侧三分之二处缝上丝带,用来做穗子,两边都要缝啊!然后把角折起,固定起来,这时丝带是在里面掖着的。

将香包缝好以后,可以根据自己的材料再加上些装饰,我这里在香包的侧面用金线缝出花样,就是图片中的小叉叉。再把穗子修整一下就把给宝宝做的香包完成了。

一起挂艾草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那么我们现在就和孩子们一起认识一下艾草和菖蒲吧,并且把艾草菖蒲挂起来吧!

艾草

菖蒲

挂艾草菖蒲

一起看龙舟

赛龙舟、看龙舟已成为端午节最激动人心的传统“大餐”。咚咚咚”的锣鼓声中,数十名汉子整齐喊着口号划着船桨,龙舟在水面飞速前行,岸上观众的助威声更是响彻云霄……每年端午赛龙舟、看龙舟,无疑是小长假里最激动人心的传统节目。

健康小知识

吃完了粽子,看完了龙舟,大家的端午节过的一定很开心吧!也一定吃了很多美味的粽子吧!粽子虽然美味,但也不宜多吃,更不宜吃未热透的粽子哦,这里小编就给大家分享一些端午健康饮食的小知识。

医生提醒,糯米热量偏高,每次不宜食用过多。粽子大多用糯米做成,缺乏纤维质,黏度高、不易消化。因此在做粽子时,加上一些杂粮米或红豆、薏仁、山药、芋头或红薯等,可减少肠胃负担。吃粽子配一碗清淡的蔬菜汤,如冬瓜、竹笋、丝瓜汤等能帮助消化。之后在搭配一些口感清爽的菜品,如松菇芦笋、凉拌苦瓜、香菇炒油菜等,以减轻肠胃压力,避免消化不良。吃完粽子后,可以喝一杯清茶。有些粽子,比如肉粽,比较油腻,吃完后慢慢品一杯清茶可以降低油腻感,有利于身体健康。吃粽子喝点热红茶可以起到很好的解腻消滞作用,但不能配冷饮,因为那容易让糯米凝固,更不易消化。

天作教育拥有四大自主培训品牌——“自然作文”、“激情阅读”、“十小时拼音”和《不做糊涂的家长》家庭教育系列讲座,其中“自然作文”、“激情阅读”教材覆盖小学、初中各个年级。目前武汉天作教育已在全国各地开设加盟分校多家。

免费--

公众

武汉天作教育官方网站: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angguart.com/dwsy/3277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