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端午节_端午_端午吃粽子 >> 端午申遗 >> 选粽包粽食粽识粽端午的习俗你了解多
本文转自:新闻坊
因为疫情缘故
与各位吃货暂别两月
如今,《寻味上海》又回来了
农历五月五
端午小长假开启
粽子唱主角
米香、肉香、粽香飘满街
作为“餐桌上从不含糊”的魔都市民
怎能放过大显身手的好机会
俗话里说
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
因此人们在这一天
插艾草挂菖蒲喝黄酒
驱凶纳吉
吃杨梅、枇杷等时令水果
更是端午节的标配
关于端午节的起源众说纷纭
不仅有纪念古人的典故
也是华夏先民
庆祝夏收的一个节日
不同地方的粽子
在用料上也大有不同
安徽人:在粽子中包入草木灰
宁波人:会用碱水浸泡粽子
广东人:因其馅料丰富而闻名
但对很多上海人来说
最受欢迎的还是鲜肉粽、
蛋黄肉粽和豆沙粽
糯米是做粽子最关键的食材
在选择上糯米也大有讲究
一般分为两种
一种是圆的粳糯米
一种是长的籼糯米
上海肉粽中的糯米
处理很简单
淘洗好后直接加酱油腌制即可
然后通过重油的五花肉
或者咸蛋黄馅料
赋予它浓油赤酱的
纯正上海味道
上海人常吃的肉粽
是直接将腌制好的
生五花肉包进糯米中
五花肉需要用冰糖翻炒
使它上色
然后加入
五香粉生抽葱姜蒜
炖煮成熟做馅
这样包出来的粽子
不仅保留了五花肉的卤汁
而且大大缩短了
成品的烹制时间
咸蛋是端午的“常驻”食材
老一辈讲究端午节吃咸鸭蛋
可以避邪祛暑
不仅能开胃
还能去除体内的一些湿气
这里的咸鸭蛋黄
大厨会拿黄酒先泡一下
去腥味
一个小时之后倒掉
然后用油再泡一两个小时
这样能让咸蛋黄更有油脂感
口感也会提升,更香
粽叶大致可以分为两种
芦苇叶和箬竹叶
这两种叶子
都可以给粽子独特的香味
上海人熟悉的嘉兴粽子
大多用的就是箬竹叶
关于粽子的包法
不同地域也有着不同的习惯
有的地方用粽针
把粽叶从粽子里穿过去固定
有的地方用麻绳
或者香粳米的稻草捆绑收口
粽子的形状也各不一样
有两个尖角的斧头粽
常见的三角棱粽
四个角的四角枕头粽
包完之后,煮就关键了
火候时长都得掌握恰当
因为之前
五花肉已经费时准备妥当并煮熟
所以在这里只要加水煮二十分钟
等到粽香满屋的时候即可捞出
肉粽,米香浓郁肉色赤红
咸蛋黄,泛着诱人的油光
让人垂涎欲滴
美食总是会带来快乐
无论是粽子、炒饭、
锅巴还是粉蒸肉
虽然做法不同
但是对于端午安康的心愿是一致的
也无需什么山珍海味
一份米
就能有双倍的快乐
馋到你了吗?
记得收看上视新闻综合频道
《寻味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