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端午节_端午_端午吃粽子 >> 端午申遗 >> 除了包粽子你还知道端午节的哪些习俗呢
在古时,五月是瘟疫多发的季节,五月还曾被称“恶月”,端午也被称为“恶日”,那么面对“恶月恶日”就诞生了许多的习俗。
挂艾草在很多年前人们会在家门口挂上几束艾草,因为艾草有着特殊的香味,人们会用来驱病、辟邪、防蚊
赛龙舟龙舟这一词最早出现于先秦古书《穆天子传》卷五:天子乘鸟舟、龙舟浮于大沼。赛龙舟在南方普遍存在,在北方靠近河湖的城市也有赛龙舟的习俗。在竞渡前先要请龙、祭神后,再岸上龙头、龙尾竞渡。
吃粽子端午节吃粽子也是一个重要的习俗,每年端午节家家户户都会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每个地方粽子的口味和馅料都会有所不同,北方最常见的是红枣粽,而南方最常见的是肉粽。粽子最初是为了祭祀祖先神灵,但是屈原投江那天也是五月初五,人们不忍心河里的鱼虾吃掉屈原的身体,变向河里投入粽子。吃粽子在全国各地都盛行,也是对伟大诗人的怀念。
佩香囊端午节这天小孩子会有佩戴香囊的习俗,据说有驱邪避瘟的含义,而在南方年轻的男女还会通过香囊来表达爱意,香囊不仅仅只是装饰品,香囊内装有中草药、香药、朱砂、雄黄等,具有驱虫防病的功效,外面有丝布包裹着,再用彩色的丝线缠绕固定。
系五彩绳五彩绳代表着五行——赤木水火土,蕴含着吉祥如意,所以端午节长辈们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将五彩绳系在孩子的手腕、脚腕、脖子上,以保平安。五彩绳不可以弄断或者随意丢掉,需在夏季的第一场大雨或者第一次洗澡时,抛在河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