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端午节_端午_端午吃粽子 >> 端午申遗 >> 端午节ldquo玩rdquo
端
午
今天是端午节,祝大家端午安康!
昨天我们为大家奉上了“故事大王”们讲述的《端午节的传说》(点击标题可回顾)。除了听故事、吃粽子,端午节还有哪些习俗?还可以做哪些事?
不妨和孩子一起“玩”端午习俗,享端午美食,感受中国的传统文化。
“玩”习俗
赛龙舟
人们会在端午节赛龙舟,祈求风调雨顺,事事如意。
可以这样“玩”:
将牛奶盒、手工纸制作成“龙舟”,用吸管做成“河”,与爸爸妈妈比赛吹龙舟,看谁的龙舟跑得远。
(设计/顾雅芳姚媛)
挂艾草和菖蒲
端午节,把艾叶和菖蒲挂在门上,可以防病驱虫,保佑家人健康平安。
可以这样“玩”:
与爸爸妈妈一起去采集或购买艾草、菖蒲,编织成束,挂在门上。
佩香囊
传说在身上佩戴香囊,可以避邪驱瘟。香囊中包含各种香料,有驱赶蚊虫的功效。
可以这样“玩”:
将艾叶、金银花、薄荷、白芷、丁香、石菖蒲等香料,装进香包,自制驱蚊香囊。
斗百草
端午节,人们会去郊外采集“奇花异草”比比谁采的花草新奇、品种最多。
孩子们可以用草叶相互勾住、拉拽来斗草,拉断对方的草就赢了。
可以这样“玩”:
与孩子各找一根有一定韧性的草,比如牛筋草等,两根草十字交叉,玩斗草。
点雄黄戴五彩绳
端午节,人们会用雄黄酒在男孩额头上画一个“王”字,在女孩额头上画上一朵小花,再给他们戴上五彩绳编成的手链,将美好和健康的寓意带给孩子们。
可以这样“玩”:
用青、白、红、黑、黄五种颜色的丝线,自己动手编织“五彩绳”。
避五毒
五毒是什么?其实,五毒是指壁虎、蟾蜍、蜈蚣、蝎子、蛇。
端午时节,人们会用红纸印画五毒、在衣饰上绣制五毒、在饼上缀五毒图案……来避五毒、祈求平安。
可以这样“玩”:
用弓箭射击“五毒”的画像,寓意驱邪避瘟。
绘彩蛋
每逢端午节,人们会给鸡蛋涂上五彩的颜色,象征圆圆满满。
可以这样“玩”:
自己动手绘制彩蛋。
享美食
端午时节,美食当然不可辜负。除了粽子,人们还会吃“大蒜煮鸡蛋”、鳝鱼、咸鸭蛋等。
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两道美食,快与孩子一起动手尝试一下!
粽子的“变身”
年幼的孩子不宜吃太多粽子,如何让他们尝到粽香美食?在“粽香糯米肋排卷”中,看看粽子是如何“变身”的!
向上滑动阅览
原料:肋排克、糯米克、粳米克、黄小米25克、粽叶适量、洋葱1个、芹菜50克、胡萝卜50克
调料:料酒、酱油、糖、盐、蚝油、葱、姜
制作方法:
1.粳米、糯米、黄小米混合,洗净后或蒸或煮,制成黏米饭。
2.肋排切成手指长,加入洋葱、芹菜、胡萝卜、葱、姜、料酒、酱油、糖、盐、蚝油,浸渍30分钟左右。
3.将浸渍肋排的酱汁与黏米饭混合,和肋排一起包入粽叶,卷起。
4.将糯米肋排卷上笼蒸至排骨酥烂(约45分钟)即可。
制作、文/姜涛拍摄/王瑜清
黄鳝遇到虾
俗话说:“端午黄鳝赛人参”。端午时节的黄鳝,肉嫩肥美,有滋补功能,油炸黄鳝,再加上虾仁,一嫩一脆,口感极佳!
向上滑动阅览
食材:鳝背克、虾仁75克、青椒和红椒50克、鸡蛋2个
调料:蒜泥、葱花、姜末、黄酒、盐、糖、米醋、酱油、食用油、干淀粉
制作方法:
1.将鳝背洗净沥干,切成3~4厘米长的小段,用黄酒、鸡蛋、干淀粉上浆备用;将青椒和红椒切片备用。
2.将虾仁洗净,在背部用刀片开,吸干水分,加盐搅拌出黏性,加少许蛋清和干淀粉上浆备用。
3.锅中加入清水,烧开后倒入虾仁,轻轻推开,成熟后捞出。
4.将上好浆的鳝背用干淀粉包裹,抖去余粉,放入热油锅中炸熟、炸脆后捞出;将青椒片和红椒片过油后捞出备用。
5.锅中放少许油,将蒜泥、葱花、姜末煸炒出香味,加黄酒、盐、糖、米醋、酱油,制作成调味汁;再将鳝背、虾仁、青椒片、红椒片倒入调味汁中翻炒均匀即可。
制作、文/姜涛拍摄/张琳枫
(感谢童稻幼儿园、普陀区绿地世纪城幼儿园、宋庆龄幼儿园、嘉定区江桥幼儿园、松江区机关幼儿园)
部分图片来自人民日报、澎湃新闻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angguart.com/dwsy/338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