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端午节_端午_端午吃粽子 >> 端午食俗 >> 今日端午椒江人只有食饼筒食饼筒食
夏天的乡愁
是一筒滚壮的食饼筒
饼皮里面包裹着的
不仅是丰富满溢的馅料
还有独有的端午情
端午节的仪式感:
从吃一筒食饼筒开始
一张薄薄的面皮包裹着各种菜肴,卷成筒状,浇上酱汁,一口咬下,所有的美好融于嘴中。食饼筒,是台州一带特有的美食,在端午节当天,多数椒江人都会吃食饼筒过节。食饼皮,则是做食饼筒最为关键的食料,有网友说,今天去买食饼筒皮,老板都用上了“叫号”。
炒肉丝、炒米面、蛏子、炒鲜鱿鱼丝、黄鳝丝、蛋丝、鲜虾仁……在椒江人眼里,只要没骨头没刺的,都可以包入食饼筒当中。
今天
除了吃食饼筒
椒江还有这些端午传统习俗
你做了吗?
↓↓↓
系手绳
端午清晨,各家大人起床后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脚腕上拴红色线。系线时,忌儿童开口说话。红线不可任意折断或丢弃,只能在六月六这天,在红绳上夹几粒稻谷,放在屋檐,让鸟衔走。据说,戴五色线的儿童可以避开蛇蝎类毒虫的伤害;让鸟衔走,意味着将瘟疫、疾病带走。
剪葫芦
葫芦有“福禄”之意,有收集福气的作用。古代先民们认为五月为“恶月”或“毒月”,五月的南方天气已十分炎热,雨水大量增多,端午节民间有除五毒的习俗,“五毒”为壁虎,毒蛇,蝎子,蜈蚣,蟾蜍。人们就剪葫芦除五毒、驱邪恶,让家人身体健康,百毒不侵。
佩香囊
香囊内通常填充一些具有芳香开窍的中草药,有清香、驱虫、避瘟、防病的功效。小巧玲珑精致可观。香囊又叫香袋、香包、荷包,一般是内装香料,用五色丝线缠绕而成,或者采用彩色绸缎或布块包上棉花,掺和着川芎、白芷、排草、芩草、丁香、山艾、细辛、甘松、甘草、雄黄粉等中药粉,再用彩绸扎绣而成,下边垂上红、绿、青、蓝、紫各种线穗,佩在胸前,香气扑鼻。
插菖蒲剑
在台州很多地方,过端午的时候都会做“菖蒲宝剑”,家家户户都会把菖蒲剑插在自己家门口、窗上,以祈求这一年平平安安,这是从古代遗留到现在的端午节风俗。端午节在门口挂菖蒲是有其原因的,不仅仅是因为它可以驱邪避鬼,最重要它是一种药材,插在自己家门口可以祛除毒气,保家人身体健康。
洒雄黄酒、点雄黄
将雄黄兑上白酒,用菖蒲蘸一蘸,洒在家里的各个角落,可避蛇虫出入。家里有小孩子的,还会在小孩子的额头、头顶的发旋上点上雄黄,希望一切虫蛇鬼怪都能远离孩子。典型的方法是用雄黄酒在小儿额头画“王”字,一借雄黄以驱毒,二借猛虎(“王”似虎的额纹,又虎为兽中之王,因以代虎)以镇邪。
人间烟火诸多味道
正值端午
椒江人用独特的定制食物
表达对传统佳节的寄托
这不仅仅是老味道的富余
更是一种老手艺的传承
原标题:《今日端午——椒江人只有食饼筒、食饼筒、食饼筒、食饼筒?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