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端午节_端午_端午吃粽子 >> 端午起源 >> 端午节赏民俗,各地端午节特色民俗大比拼
挂葫芦,插艾草,吃粽子,孩子们手腕脚腕上系上了五彩线!大家伙儿一看就知道端午节来到!今天跟着小编领略下全国各地不一样的端午节习俗吧。
首先当说咱们赤峰:
在赤峰,端午节叫五月节,在这之前的几天,人们就开始泡江米,买苇叶,晒马莲,然后就开始包粽子,在煮粽子的时候还要一同煮鸡蛋。还要在家门口挂柳树枝、挂葫芦、给小朋友带五彩绳等。
五月节当天人们要起举行大早、爬大山等踏青活动,下山回来吃粽子、吃鸡蛋。
内蒙古大兴安岭地区:
人们起大早到河里打来水,把很长很长的艾蒿泡在水里,用这水洗脸,然后再把这些艾蒿系在葫芦上挂在大门口,以祈求平安祥和。
江苏连云港斗蛋:
这一天男孩穿黄色的虎头鞋带虎头帽,女孩穿蓝色的猫头鞋、带荷包,寓意百虫不侵。
小朋友还要斗蛋比赛,斗蛋就是家长们将煮好的鸡鸭蛋放入用红绳或彩线编织的网套中,然后挂在孩子们的脖子上,供孩子们斗蛋玩耍。然后两个或几个小朋友互相碰撞看谁的蛋结实。
山西长治等地区吃蒸米或凉糕:
“蒸米”和“凉糕”的做法需要特定的锅具,它是由上下两部分组成的,每一层都很像一个普通的砂锅,但是上层砂锅的底上均匀的布满指头粗细的孔儿,这些孔是让蒸气上升的。蒸的时候下层锅放水,上层锅放食材,首先上层锅放一层粽叶挡住那些小孔食材的顺序是一层米一层枣,两层锅的接口处要用玉米面糊糊糊住以防热气冒出来,然后放在火上蒸,一个多小时就能熟,放凉了盛在碗里,在上面撒一层白糖,香喷喷的蒸米就好了。“蒸米”和“凉糕”的区别就是前者放黄米,后者放江米和大米。
浙江杭州湖州等地:
端午节吃五黄:黄瓜、黄鳝、黄鱼、鸭蛋(蛋黄)、喝雄黄酒,吃“五黄”能驱邪解毒,可以扭转运势,万事顺心。
小孩子要穿老虎衣,点雄黄,大人会蘸取雄黄酒在孩子的额头写个“王”字,一借雄黄驱毒,二借猛虎镇邪,寓意平安。
浙江温州等地:
端午节收五毒吃五毒饼,食用五毒饼可以消病强身。五毒指蝎子、蛤蟆、壁虎、蜈蚣、蛇,将它们的形象印在饼上,馅儿也是“五馅”:樱桃、荸荠、桑葚、黄杏和江米藕。据说,吃了五毒饼可以增强抵抗力,灭虫免灾。
同时,女孩要在胸前别上“缯子”,据说这种用彩色丝线缝制、样子跟粽子类似的布艺可以驱邪避恶。男孩则在颈上挂一个葫芦,里面收进“五毒”图案,意思是“收”了五毒。
河南安阳等地区:斗百草
也称斗草,以花草名相对,如狗耳草对鸡冠花,以答对精巧者为胜。端午踏青归来,带回名花异草,以花草种类多、品种奇为比赛对象,采集百草来解厄。
北京端午节放河灯
辽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除了日常项目还要举行那达慕庙会
江西上饶地区:赛龙舟,吃粽子,回娘家
广西南宁:
最大的活动,就是赛龙舟,不管多酷热,市民们一定要看,不管湖面上划舟的是哪支球队,比赛激烈时市民们都会高声呐喊加油。
湖南凤凰古城:抢鸭子
湖北宜昌屈原故里秭归县:清晨祭江,祭屈原,斗诗,洗艾叶澡
满族的端午节:
满族过五月端五是为了忻福禳灾。在房檐上插艾蒿以防病,还讲究到郊外踏露水,据说用这天的露水洗脸、头和服,可以避免生疮疖、闹眼病。
水族端午节:
水族从端午节的第一天开始,只准吃素,直至端节结束后才能吃荤。
纳西族端午节:
清晨,家家要吃糖枣糯米饭,喝雄黄酒。门前插白篙、三根葛蒲及两根大麦穗。长辈要给十五岁以下的孩子绕扎五色棉线,称“续命线”。节日里,集市上还摆设药摊,出售各类名贵药材。妇女们则绣织小香包、小钱包、布娃娃、扇套、笔套等手工艺品。
云南省红河傣族粽包节:
未婚青年男女身着盛装,在村边树下围成一圈唱情歌。然后,小伙子把粽包掷给自己所看中的姑娘,若姑娘也有意,就拾起粽包,双双到附近僻静处谈情说爱,至日落西天时才离去。
藏族博峪一带的采花节:
藏族传统节日,也叫女儿节。节日的早晨,人们要抢泉水洗身、饮用,接着,青年男女身着盛装,带上美味佳肴,到四十里外的阿里坎山上去采花。
四川省凉山彝族都阳节:
彝族民间传统节日,因为端午节又叫端阳节,彝语把“端”念成了“都”,所以将端阳节叫做“都阳节”。节日这天,家家户户门前都挂上菖蒲和艾叶,孩子们要用雄黄酒擦脸、青年男女还要包好粽子,带上酒和培培肉,到风光秀丽的山间草坪,进行摔跤、跑马、斗牛、斗羊、跳舞等娱乐活动。
云南省南涧彝族杨梅会:
这一天,人们除采摘杨梅,小伙子和姑娘们还聚集到一起,进行对歌和跳芦笙舞等娱乐活动。一些小伙子和姑娘通过对歌交往,往往结下百年之好。
幼儿园的小朋友过端午节也不闲着,做纸手工粽子,折纸葫芦。
最后小编要感谢五湖四海的同学们、亲友们为小编提供的端午节习俗资料!感谢你们!
最后送上端午节最美妙的食物,外国粽子:
1.缅甸
2.泰国
3.墨西哥
4.马来西亚
5.菲律宾
6.日本
撰文/李路责任美编/刘勇元责任编辑/李兆啓、李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