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端午节_端午_端午吃粽子 >> 端午起源 >> 以人民的名义通过人民的电波传递端午养生文
?
今天上午浙江之声联合胡庆余堂国药号推出《大医生来了》端午特别节目“粽情端午,众享健康”活动,胡庆余堂名医馆副馆长吕中主任中医师应邀接受采访,解读了端午传统文化和养生知识,为期一个小时的专题节目在浙江之声、网易新闻、新蓝网、蓝天云听APP同步现场直播,下面小编辑将直播过程中的精华内容及实用科普知识跟各位进行分享,您若有疑问或不懂之处也欢迎留言,我们会再次请吕医生进行解答回复。
端,是“开端”的意思;
午,在十二地支中属火,是阳气的极致。
端午,意味着一年中阳气最旺的时候开始了。
端午节前的大太阳,也是热力十足。
今天上午浙江之声《大医生来了》特别节目,
“粽情端午,粽享健康”走进“江南药王”胡庆余堂名医馆。跟杭州胡庆余堂名医馆副馆长、主任中医师吕中一起健康过端午。
说到端午节,大家第一个想起来的可能就是雄黄酒和白娘子许仙,能让蛇喝了现原形的雄黄酒,威力不可小觑!那么人喝了雄黄酒之后又会怎样呢?
我们来听听大医生怎么说
“雄黄不适合内服,雄黄酒不管喝多小一杯都会对肝造成损害。
千万不要饮用雄黄酒,因为雄黄酒里含有砷,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砒霜”,喝雄黄酒就如同喝砒霜,可直接抑制人体的造血功能,轻则导致贫血,重则导致死亡,不管剂量多小,都会对肝脏造成损伤,雄黄的腐蚀作用会让人出现中枢神经系统麻痹。如果要使用到雄黄,也是为了达到以毒攻毒的效果。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端午节除了喝雄黄酒之外
还有吃粽子、挂香囊等习俗
这些习俗不仅是一项节日必须的活动
其背后还有很多养生的道理
中医认为,糯米是粮食中的佳品,具有很好的食疗作用。据“本草”中的药性分析,糯米味甘性平,有益气健脾、开胃消食的作用。
粽子的配料也有很好的保健作用。如小枣、赤小豆、绿豆等具有补血安神、利尿排毒的功效,而火腿、鸭蛋黄、鲜肉等都是营养丰富的食品。
而最外面的这层粽叶,你可不要小瞧,粽叶不仅带来清香还能提供多酚类物质和钾元素,蒸制时渗入米内,有利于提高人体的抗热机能。
我国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在其所著的《本草纲目》中称粽叶具有治疗“清热止血、解毒消肿、治吐血、下血、小便不利、痈肿”等功效。包粽子的叶子,南北方有所不同。北方大多用芦苇叶,南方多用竹叶或荷叶,这些叶子都有很好的药用功能。如:苇叶可以清热生津、除烦止渴;竹叶可以清热除烦、利尿排毒;荷叶能清热利湿、和胃宁神。
不过吃粽子要注意以下几点,才能美味与健康兼得哟。
1、粽子趁热吃
糯米性温,具有暖胃的效果,因此趁热吃具有滋养脾胃,尤其适宜脾胃虚寒人群,但如将糯米做的粽子放凉后再食,或是在凉后再热了吃,就会导致难以消化致脾胃受伤。
2、食用粽子要适量
粽子不容易消化,多吃会加重肠胃负担。每天吃粽子别超过50克,也就是半个或1个。
吃时最好搭配果蔬,利于消化。最好搭配凉拌菜。
如果患有胃炎、十二指肠炎等消化道炎症,应该少食。老人、小孩或病人也需慎食。
对于有糖尿病、心脑血管系统疾病、体重过重或其它慢性病如肾脏病、高血脂的人要适可而止。
湿热痰火偏盛、发热、咳嗽痰黄、黄疸、腹胀等病患者不宜过多食用。
3、口味要清淡
选购口味清淡、单一、不过分油腻的粽子,一些含有绿豆、豆沙等植物原料的粽子比较适合孕妈咪和宝宝食用,可帮助肠胃蠕动消化。
4、最好中午食用
再好的东西都不能多吃,粽子因为主要成分是糯米,不易消化,吃多了容易胃胀。最好避免空腹食用,并且也不建议在晚上吃。
“端阳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五毒是指蝎子、蜈蚣、毒蛇、虾螈、壁虎五种毒虫。农历五月驱五毒。因此香囊和艾叶菖蒲,就成了保护我们远离蚊虫叮咬的保护伞。
端午节的香囊,里面主要有苍术、藿香、吴茱萸、艾叶、肉桂、砂仁、白芷、丁香等中药材。这几味中药,中医认为有散风驱寒、健脾和胃、理气止痛、通九窍的功能,从而起到防病的作用。而且香囊的使用方式也非常方便,可以佩戴在胸前、腰际或肚脐处,也可以把香囊挂在门口、室内或车内。
香囊对于流感、白喉、水痘、流行性脑膜炎、麻疹等传染病均有一定的预防和辅助治疗的功能。夏天气温高,很多人经常觉得没胃口,也可在身边放个香囊。因为香囊里中药的香气被人体吸收以后,可以促进消化腺活力,增加分泌液,从而能够增强食欲。
由于香囊中的药物有通窍的作用,孕妇要慎用。另外要保持香囊的干燥,注意防水、防潮。若香囊接触皮肤处出现红疹、瘙痒等现象,请立即取下香囊,可挂于室内空气流通处。
吕中
主任中医师
年毕业于浙江中医药大学,年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获医学硕士学位。医院、浙江大学医院工作,现为杭州胡庆余堂名医馆副馆长,浙江中医药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外聘教授。擅长治疗脾胃、心血管、肾病、肿瘤及妇科月经失调等疾病。
坐诊时间
一门诊:周四全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