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_端午_端午吃粽子

心系天下middot文化端午节的

发布时间:2019-8-14 16:47:28   点击数: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提起端午节,人们总会把它和屈原、龙舟、粽子联系在一起。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一起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那么,历经几千年风霜,端午节又是如何演变形成的呢?

先秦时期

先秦时,南北风俗各异,但是五月五日作为一个“节日”已各有所侧重。战国时代,人们把五月五日视为“恶月”“恶日”。《大戴礼》云:“五月五日蓄兰为沐浴。”

秦朝

到秦代之后,由于国家统一,南北的经济文化交流使风俗习惯也互相融合,端午节就在南北风俗融合的基础上形成了。但是,就现文献记载来看,两汉时的端午风俗主要还是避恶。

魏晋南北朝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战争频繁,人们饱尝战乱之苦,所以最重视的端午习俗莫过于“辟兵缯”了。用五色丝染练制成日月、星辰、鸟兽之形状,上刺文绣、金缕,即叫辟兵缯,也沿袭汉代名称为长命缕或续命缕。

隋唐时期

隋唐时期,端午节从风俗形式上都继承了前朝。但是,从性质上讲,原来有特定意义的节日风俗活动,到此大多演变为节日娱乐活动。唐玄宗《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诗序》中记述:皇宫端午日盛况,召来儒雅臣僚,大张筵席,“广殿肃而清气生,列树深而长风至”。

唐代端午龙舟竞渡尤其值得一道。在唐代全盛时期,经济繁荣,人民生活相对稳定,在节日娱乐方面,一方面是上行下效,蔚成风气,另一方面民间的一些风俗活动也受到官府的支持。因此,竞渡之风尤为鼎盛。

宋代

名著《水浒传》中有一首描写宋代端午节的古诗:“盆栽绿艾,瓶插红榴。水晶帘卷虾须,锦绣屏开孔雀。菖蒲切玉,佳人笑捧紫霞杯;角黍堆银,美女高擎青玉案。食烹异品,果献时新。葵扇风中,奏一派声清韵美;荷衣香里,出百般舞态娇姿。”宋代,是一个政治环境相对宽松、民风醇厚的时代。所以,对于节日,也每每过得热烈而张扬,从上诗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宋朝时期对端午节的重视。

明清时期

明清时期,端午风俗活动形式变化虽不大,但是规模却愈来愈盛行,尤其南方龙舟竞渡,成为轰动一时的盛举,据《武陵竞渡略》记载,龙舟竞渡已不限于端午一天。而是“四月八日揭篷打船,五日一日新船下水,五日十日十五日划船赌赛,十八日送标”,还有“五月十七八打船,二十七八送标者”,竞渡规模历时经月,对此事“或官府先禁后驰,民情先鼓后罢也。”

近现代

年5月20日,端午节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年12月7日国务院正式将端午节列为国家法定假日,规定农历端午当日放假1天。

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审议并批准中国端午节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节日。

经过几千年的历史发展和文化演变,端午节的传承可以说是各朝各代文化融合的产物,随着历代风俗又注入新内容。不论是吃粽子,还是赛龙舟,可以看出,端午延续千年依旧深入人心不仅仅是因为纪念屈原,人们延续的,更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人间情怀。

温馨提示:端午假期即将到来,心系天下预祝您假期愉快!

品牌|公益|品味|人物|文化

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长按







































北京治疗最好白癜风的医院
北京哪个医院治疗白癜风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angguart.com/dwqy/3055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