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端午节_端午_端午吃粽子 >> 端午习俗 >> 端午最该学会艾草养生,只顾吃粽子你可就
端午节从粽叶的清香里飘来,每一口软糯都是团圆的味道;端午节从古老的龙舟上划过来,每一次挥桨都是拼搏的精神;端午节从家家户户的门前走来,每一片艾叶都有健康的深意……
艾草是野菜也是中药,古语有“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的至高评价,而今它却逐渐从生活中淡去。
在远古时期,在冬风乍起的季节里,穴居而住的人们只能燧木取火,一些患有关节疼痛、腰酸腿疼的人在取暖时,症状得到缓解,甚至治愈。人们便开始有意识地用木条、草茎熏烤患处,在不断尝试中,发现艾草的效果最佳。于是开启了中医艾灸治疗的历史。
艾草主要分部于亚洲东部,如朝鲜半岛、日本、蒙古。我国的东北、华北、华东、华南、西南以及陕西及甘肃等均有分布。其适应性强,普遍生长于路旁荒野、草地。只要是向阳而排水顺畅的地方都生长,但以湿润肥沃的土壤生长较好。
艾草的功效与作用
(一)艾草的营养价值艾草性味苦、辛、温,入脾、肝、肾。《本草纲目》记载:艾以叶入药,性温、味苦、无毒、纯阳之性、通十二经、具回阳、理气血、逐湿寒、止血安胎等功效,亦常用于针灸。故又被称为“医草”,台湾正流行的“药草浴”,大多就是选用艾草。
(二)艾草的功效艾草苦燥辛散,能理气血、温经脉、逐寒湿、止冷痛,为妇科要药。用治脘腹冷痛,经寒不调,宫冷不孕等证,如艾附暖宫丸。炒炭止血,可用治虚寒性月经过多,崩漏带下,妊娠胎漏,如胶艾汤。本品捣绒,制成艾条、艾柱,外灸能散寒止痛,温煦气血。煎汤外洗可治湿疮疥癣,祛湿止痒。
关于艾叶的性能,《本草》载:“艾叶能灸百病。”《本草从新》说:“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暖子宫,……以之灸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说明用艾叶作施灸材料,有通经活络,祛除阴寒,消肿散结,回阳救逆等作用。
(三)艾草的作用艾叶预防瘟疫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中草药可以就地取材,且现代医学的药理研究表明艾叶是一种广谱抗菌抗病毒的药物,它对好多病毒和细菌都有抑制和杀伤作用,对呼吸系统疾病有一定的防治作用。艾叶烟薰防疫法是一种简便易行的防疫法。
艾草,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产生奇特的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中医学上常以艾入药,有理气血、暖子宫、祛寒湿的功能。中医针灸里面的灸法,把艾叶加工成的“艾绒”放在穴道上进行灼烧来治病。
艾草禁忌
大醉大怒大惊大恐过劳过饱情形下禁忌。
皮肤过敏者不宜用艾草灸。
施灸时,认真操作,防止灼伤皮肤;孕妇施灸遵医嘱。干燥存放,防止受潮。
艾草可祛湿防感冒
孟子说:“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意思是说七年之病很顽固的,然而三年以上的陈艾却有可能治愈它。由此可见,人们对艾草在防治疾病中的作用是给予了充分肯定的。
中医认为艾草味苦,性温,具有袪湿散寒、温经止血的作用。现代药理研究证明艾草对肺炎双球菌、溶血性链球菌、流感病毒等多种细菌、病毒和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韭菜君推荐6种艾草的常见用法,发挥它最大的养生功效。
戴
艾叶香囊,提神醒脑。香囊是端午最温暖的记忆,将艾叶打磨成艾绒,塞入碎布缝制的袋内即可。
洗
艾叶泡脚,缓解黑眼圈。肝肾阴虚是导致黑眼圈的主要原因。滋阴补肾、清降虚火是除黑眼圈的好方法,可用艾叶水泡脚。
具体做法:取新鲜艾叶一小把,煮水后泡脚;或用艾叶做成的清艾条取1/4,撕碎后放入泡脚桶里,用滚开的水冲泡一会儿,等艾叶泡开后,再放置为温水泡脚,直到全身微微出汗。一般连泡数次,约2~3天后即可见效。
用此法期间要多喝温开水,少吃寒凉食物,注意休息。如果在用艾叶水泡脚的同时,喝一杯生姜红枣水,效果会更好。
艾叶洗澡,驱寒助眠。产妇在坐月子期间可以让家人帮忙用艾叶煮水洗头、洗澡。
具体做法:取新鲜艾叶30~50克,在澡盆中用沸水冲泡5~10分钟;取出艾叶,加水调至适宜水温即可沐浴。
这样做可以理气血、逐寒湿、止血、助睡眠、温经调经。但哺乳期的女性一般不建议频繁用此方法。
食
艾叶煮鸡蛋,帮助调经。艾叶具有温经止血的功能,适用于虚寒性出血及腹痛,对女性虚寒引起的月经不调、腹痛、崩漏有一定疗效。煮鸡蛋时,在水里加少许艾叶,能帮助调经。
敷
艾叶盐包,缓解腰腿痛。青少年患坐骨神经痛,一般由于日常生活或工作长期的不良姿势导致,故也称姿势性坐骨神经痛,中老年人一般是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的坐骨神经痛。
如果是因为风寒之邪导致的腰椎间盘突出症诱发的坐骨神经痛,可用这个方法调理。
具体做法:炒盐和艾叶外敷有温通经络的功效。取食用盐(盐可反复使用)1斤,炒热后加艾叶1两,用布包好敷于患处至盐凉,一日一次,连用10~15日。
灸
艾灸法简单易学,自己在家就可以操作,是一种非常好的养生保健方法。
点燃艾条一端,燃端距穴位或局部2~4厘米处熏灸,使局部皮肤温热潮红,以无烧灼感为度,每个穴位灸5~15分钟。注意及时清理燃端的艾绒灰,避免脱落在皮肤上造成烫伤。另外,艾灸时应注意保暖。
艾灸治痛经。痛经为最常见的妇科症状之一,月经前后或月经期出现下腹部疼痛、坠胀,伴有腰酸或其他不适,可艾灸肚脐。
艾灸治膝骨关节炎。膝关节炎多患于中老年人群,其症状多表现为膝盖红肿痛、上下楼梯痛、坐起立行时膝部酸痛不适等。可采用艾灸盒艾灸整个膝关节部位或者足三里。
艾灸治胃痛。胃痛,又称胃脘痛,是指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疼痛为症状的病证。可采用艾条,艾灸中脘、足三里等穴位。
注意事项:
分体质。艾灸适宜虚证和寒证,如虚弱怕冷、久病久泄、关节冷痛、寒咳哮喘、风寒感冒等;不适合实证和热证患者,如上火、口舌生疮、大便干结、小便短黄、发热等。
分人群。青壮年和男性可以多灸,妇女和儿童宜减量、少灸,孕妇的腹部和腰骶部不宜灸。
分身体状况。极度疲劳,过度饥饿、口渴,醉酒时都不宜治疗,大悲、大喜、大怒等情绪不稳定时也不宜用。
分时间。做艾灸前应接受医生的指导,一般灸半小时左右,时间不能过长,一天灸1~2次。
坐
艾叶垫,增加阳气。坐垫法曾受到清代名医吴尚先的推崇,取艾叶克,晒干揉碎,用纱布包制成坐垫,让患者坐在上面。
艾叶装在坐垫里,温暖之气从肠道进入人体,可以温暖五脏六腑,甚至可以治疗寒冷诱发的腹泻。坐垫法可以说“坐着就能增加阳气”。
小贴士:艾草虽好,但不宜长期食用,在潮湿的春季,7-8天吃1次即可。因其性味辛温,风热感冒患者不宜食用,以防“火上加油”。
*版权声明:文章部分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投稿信箱:
QQ.中药治白癜风北京哪家医院白癜风专科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