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_端午_端午吃粽子

端午节的名称的由来揭秘千年节日的名称与传

发布时间:2025/3/6 13:00:58   点击数:

端午节。这个节日不仅仅是一个假期,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一种历史的纪念。那么,你知道“端午节”这个名称的由来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揭开历史的面纱,探索这个古老节日背后的故事。

“端午”二字最早见于晋代周处的《风土记》:“仲夏端午,烹乌角黍。”“端”字有“初始”的意思,因此“端五”就是“初五”。而按照历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就渐渐演变成了“端午”。《燕京岁时记》记载:“初五为五月单五,盖端字之转音也。”“端午”的“端”字本义为“正”,“午”为“中”,这天午时则为正中之正。古人以天干地支来作为载体,天干承载天之道,地支承载地之道,设天干地支以契天地人事之运,纪元通用天干地支。仲夏午月午日飞龙在天,此时龙星处在正南中天,为全年周天运行最“中正”之位,既“得中”又“得正”,乃大吉大利之象。

端午节在中国所有传统节日中别称最多,有二十多个。如龙舟节、重午节、端阳节、端五节、重五节、当五汛、天中节、夏节、艾节、上日、五月节、菖蒲节、天医节、草药节、浴兰节、午日节、地腊节、正阳节、龙日节、粽子节、五黄节、诗人节、躲午节、解粽节、端礼节、五月初五、五月当午等。每一个别称背后,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故事。

端午节不仅是一个节日,更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传递着家庭温情、卫护个体生命、追念历史先贤、激扬民族精神。作为中华儿女,我们要继续传承发展民族节俗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端午节,这个流传千年的传统节日,承载着中华文化的精髓。从最初的避邪祛灾到后来的爱国情怀,端午节的内涵不断丰富,粽子、艾草、龙舟赛,每一项传统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意义。让我们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不仅享受节日的欢乐,更深刻地理解和传承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祝愿大家端午节安康,愿这份传统的温暖和力量,伴随我们前行。

拒绝迷信,觉得有用的朋友们别忘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angguart.com/dwhd/3596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