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_端午_端午吃粽子

清明时节雨纷纷,今天为大家带来描写清

发布时间:2024/5/13 14:17:59   点击数: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又到了一年的清明节,每年一到这个时候就会有很多人带着思念的心情去扫墓,为逝去的亲人扫扫墓、献上一束鲜花和几句祝福。每逢这一天,人们都会纷纷走出家门,到墓地前祭拜、扫墓。

清明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它最初是对逝去祖先和亲人的追忆和怀念,后来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它代表着思念与牵挂;它传承着家庭、亲情和爱情,成为我国民间重要的祭祖节日。

当然清明节也有很多诗句描写了这个节日,今天我们就来赏析一下这些经典诗句。欢迎大家一起讨论!

第一首诗:《清明》唐·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清明

清明节也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天。这一天,气温升高、冰雪融化、万物复苏,正是植树造林的大好时节。所以清明既是节气又是节日。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是在每年4月5日前后为清明时间。

清明最早只是一种节气的名称;后因诗人们的创作,它成为了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曾被称为踏青节、三月节等名称。清明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中国最重要的祭祖节日,在祭祖大节来临之前一般都要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在古代民间有扫墓之风,即人们在清明节前后数天内,可携亲邻或自己到墓地去扫墓、祭祀。《清嘉录》载:“清明前后,时行雨止,地湿不能出,皆登高以望之”。

清明节的习俗和传说故事

清明节的习俗非常多,有扫墓、踏青、荡秋千、拔河、斗鸡等习俗,北方大部分地区还有踏青这一习俗。清明节与端午节、春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清明节相传起源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

清明节的习俗活动有:扫墓祭拜,踏青游玩,植树插柳等;关于这个节日还有一个传说故事:相传春秋战国时期,晋公子重耳为逃避迫害而流亡他国,大臣介子推始终追随左右、不离不弃;重耳渐渐忘记了介子推,他甚至忘了自己曾助晋文公重耳夺回王位的大恩大德。后来晋国内乱,重耳登位为国君。他派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当官但介子推却携老带幼跑到深山里去隐居了。后来晋文公率群臣去请介子推时,发现他和老母已死于绵山。晋文公遂将介子推带的山名“介山”(今山西介休东南)封为“绵山”。

写在最后

古人曾经说过,“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对于古代文人墨客来说,国家的兴亡和百姓的疾苦,往往成为他们创作的灵感源泉。在我们国家发展历史上,不乏一些前赴后继、勇于担当的英雄人物;但是也不乏一些贪婪腐败、营私舞弊等败类奸臣。而对于我们来说,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民族精神和文化传承,那么这个民族就会失去前进的方向和动力。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且还要有强大的意志和勇气去担当社会责任。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些诗句被流传千古、经久不衰,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思考和学习;同时也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到清明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angguart.com/dwhd/3488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