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端午节_端午_端午吃粽子 >> 端午活动 >> 内蒙人怎么过端午节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我国民间过端午节活动非常丰富,“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咱内蒙过节的风俗也与其他地区大有不同哦~
吃凉糕凉糕起源于南方的粽子,继承了粽子的优点,延续了纪念屈原的民间习俗,它没有包粽子准备投入江河的外形,却完全更适合漠北五月里人们的喜欢的清凉、绵粘、香甜的食欲,凉糕的口感更胜于粽子。漠北没有做粽子的条件,没有糯米,也没有粽子叶,但是有黄米,煮熟摊开凉凉再切成2、3寸的方块,撒上白糖,就做成了内蒙古中西部地区的“凉糕”,凉糕吃起来有清凉、绵粘、香甜的口感。
端午节前几天,内蒙人民就要提前用温水泡上黄米,再把红枣提前洗干净后,去掉枣核。上笼蒸大约十多分钟。放在碗里备用。泡好的黄米至少也得五六天,发起白沫。闻到一股酸味,用清水一遍一遍的清洗黄米,清洗掉黄米的酸味。
做凉糕也有口诀:一碗米,半碗水,一斤米,三两枣。
按照比例配好后,倒进锅里,烧开后用搅面棍顺时针搅拌,直到搅成粥,大水响开后,盖好锅盖旺火再蒸十五六钟。霎时间香气漂溢的屋子里,充满了黄米特有的香味,和着甜甜的红枣味,芳香浓郁。晾凉后,轻轻的用菜刀划成小方块,就像是切蛋糕一样。入口时嫩嫩的,甜丝丝的红枣毫不滑腻。红黄相衬,看上去,色香味俱全。
打大围每年阴历五月五日,端午节,蒙古族有一个特殊的风俗就是打大围,它的规模之大,常超过其他猎日,因此在东部区,个别地方甚至把它作为蒙古族的“猎节”。
打大围,是蒙古族围猎中相当壮观的一项活动,一般在一年中要进行两三次或三五次,日期主要采取约定的办法。但五月端午打大围,却是一次固定不变的围猎活动。
挂艾草挂艾叶菖蒲:以艾叶悬于堂中,剪艾力虎形或剪彩为小虎,贴以艾叶,妇人争相戴之,以僻邪驱瘴。用菖蒲作剑,插于门榻,有驱魔法鬼之神效。在端阳节,家家都以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称为艾人。食菖蒲可以成仙,可以永生,汉武帝欲求长主之术,曾吃菖蒲两年。
包粽子如今的内蒙人虽然喜食凉糕,但粽子在内蒙也拥有了说话的姓名,将米和清洗干净的粽叶泡好,再把粽叶叠成三角形状,在底部放一颗红枣,在三角形椎体中加满泡好的米,再放两个红枣分别于两个角上,然后用粽叶包好,马莲捆紧,慢火煮一个多小时就好。值得注意的是,煮的时候最好用盆子或锅盖把粽子压紧了,免得粽子煮的飞烂。
图片来源网络
旨在分享交流
不涉及商业用途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更多精彩▼内蒙古十二盟市高考科目图鉴张呼高铁试跑!内蒙去北京仅需3小时!即将营业!鄂尔多斯首家“网红天桥”要火了!端午去哪?10个静谧小城安排上了!听说长的好看的人都分享了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