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端午节_端午_端午吃粽子 >> 相关传说 >> 而为了能让米糕更好吃
海上泼水节和抓鸭子则相当有现场感和地域特色
福建泉州
除了吃干果做成的米糕,缝制、佩戴荷包香囊也是很重要的一项活动“端午节这天,小孩子几乎都会收到大人们作为礼物赠送的荷包香囊,谁的荷包最多、样式最漂亮,谁就成了大家最羡慕的人”她说
讲述人:张迎
海上泼水节与抓鸭子
甜米糕与干果盛宴
除了守夜爬山看日出,栓五彩线也是端午节很重要的组成部分“端午节的前一天晚上,妈妈会找出各色的漂亮丝线,搓成彩色的线绳,第二天一早睁开眼睛就会发现我的手腕、脚腕上拴上了漂亮的五色线”她说,“听妈妈说,五彩线一拴上,就不能任意折断或丢弃,只能在夏季第一场大雨时扔到河里原因是戴五色线的小孩儿可以避开蛇蝎类毒虫的伤害;扔到河里,意味着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让河水将瘟疫、疾病冲走,小孩儿由此可以保安康了”邱志超罗春媛
罗春媛告诉记者,她小时候家住新疆石河子建设兵团,对于端午节最深刻的记忆就是奶奶做的“米糕”由于西北不产粽叶,那些年交通也并不发达,“甜米糕”在新疆家人的端午节里就等同于粽子了“一般端午节的前一天,奶奶就开始忙活了,那时候糯米比较贵,所以米糕并不是全糯米制作,奶奶通常会用一半糯米,一半大米做米糕而为了能让米糕更好吃,奶奶会将杏仁、葡萄干、大红枣、核桃仁这些干果也放入米糕中,端午节的前一天晚上奶奶会把米糕蒸好压制好中午放学回到家,奶奶就从冰水缸里拿出冰甜可口的米糕,盛在瓷盘里,加上一些用白糖熬制的糖浆,冰爽、香甜,一口咬下去,米香味、干果端午节来历习俗的香味一下就弥漫开来,绝对可用唇齿留香来形容”她回忆道到现在罗春媛还很怀念奶奶做的米糕,那种掺杂着新疆独有的各种干果美味“每次端午节都是最想念的一种滋味”她说
讲述人:邱志超
内蒙古额尔古纳
新疆
“我们那里过端午节,印象中头一天晚上基本上不睡觉,要守夜,等到天一亮就会去爬山看日出,因为那天的日出最漂亮,同时也是为了能在日出时用山间的溪水洗眼睛,这样可以明目几个小伙伴儿相约爬完山看完日出后,就会各自回家,吃粽子和鸡蛋鸡蛋是染成五颜六色的,很好看吃完后,我们通常会把彩蛋带到学校里去,在课间会拿出来玩碰彩蛋的游戏,两个人手中握着鸡蛋,只露出鸡蛋的头,然后互相磕碰,谁的鸡蛋碎了就输了在游戏玩具不多的年代,还有关于端午节的诗句真挺有意思的”
讲述人:罗春媛
都市化、现代化、科技化,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越来越便利的同时,也让一些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传统习俗日渐变淡变浅,与端午节有关的那些习俗记忆就在其中可也正因为越来越式微变弱,它又显得越来越弥足珍贵为此 ,本期《第一消费》特意搜寻了来自天南海北的人为我们讲述、还原他们记忆深处家乡的端午节传统、习俗“端午节当天,附近乡村的男女老少就会纷纷拥向码头参加泼水节的人会在船上,拿着木桶,待船驶向指定的地点,竞渡穿梭起来,船上的人们就会拿着水桶,盛起海水泼向身边船上的人,一时间,海面上水花四溅,笑声、水声、喊声交织成一片你追我赶中大家都淋湿了却很痛快因为这水被称作是‘吉祥水’、‘幸福端午节习俗英语作文水’,被泼得越多,意味着越吉祥兴旺”他介绍道,“海上抓鸭是在泼水节之后鸭子被关在笼子里,挂在一根伸出船头的长木杆上,木杆上被涂满了油,很滑很滑,抓鸭的人必须走到木杆最前端,打开笼子开关,让鸭子掉进水里才能抓到鸭子涂了油的木杆很滑,海水又总是起伏晃动,难度可见一斑虽然如此,虽然多数人没跑两步就掉入海里,但还是有很多人会跃跃欲试,还是有很好地控制了速度与平衡的人抱得鸭子归”
“我们这里有个说法是小孩子不能吃糯米,所以小时候端午节吃的粽子都是妈妈特意用硬米包的,两个尖角跟牛角一样,叫牛角粽,吃之前通常会先挂在胸前,寓意小孩身体像牛一样强壮立鸡蛋,是在中午的时候,一般由爸爸带着我们姐弟几个玩儿在我们当地端午节的习俗有种说法是假如能将煮鸡蛋立起来的话一年身体都不会生病”邱志超说
爬山看日出与碰彩蛋拴五彩线
白殿疯病能治好吗常见白癜风的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