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端午节_端午_端午吃粽子 >> 相关传说 >> 散文白灵端午的爱情
端午的爱情
白灵
小时在农场过端午节,没有赛龙舟,只有中午时分见全村的妇女争先恐后往井边挑水,这时候的水被称为“龙须水”,用“龙须水”洗了身子,据说是可以百病不生,四季平安的。水井在村后的田中,去时要走村边的泥路,路边都有半人高的茅草丛。端午的时节,已是野花遍开了,我便最爱这时在井沿摘花,周围穿花衣裳、梳辫子或挽发髻的女人们,欢乐的话语声,成为端午记忆中最美丽一道风景。
农场的端午节不吃粽子,只有栀粿吃。那是糯米粉加了白碱蒸成的,据说吃这种东西可以驱蛔虫。吃的时候摆一盘白糖在旁边,蘸着吃。因为少了粽子,所以母亲总会念叨着它,在故乡过节是吃粽子的。说着说着就带出了一个粽子的故事。
时间应该回到几百年或者一千年前吧,因为故事里有富家的小姐,梁山伯式的书生。是在端午节,河里正赛龙舟,热火朝天吸引了许许多多的看客,其中有河边高楼窗边的小姐和丫环,还有河堤上的书生,长袖临风。他们都一样吃粽子,边吃边看。小姐粽子吃完了,自有丫环端水上来净手,递香巾过来抹干。书生呢,可能一个人来看的热闹吧,或者是不修边幅,男人家也是自然的。他吃完了粽子,却没得擦一擦手,把长袖捋起,双手黏黏地呆站着继续看龙舟。楼上的小姐刚好就看见了,掩着嘴偷笑,一副斯文的模样却又呆若木鸡,的确可笑。丫环也看见了,大概是一个类似红娘那样多事的吧,她便告诉小姐:何不抛个巾子给他擦擦?小姐便拿了一方手巾,想要抛去,江边那样大的风,岂不是要飞到水里去了。她灵机一动,脱下手指上一枚戒指来裹在巾里,借着那金子沉甸甸的重量一抛,正好到了书生的眼前。书生接住天上飞来的香巾,惊疑间抬头一看,这一看不打紧,直把他的魂收了去,楼头上佳人分明在向他笑。打开巾子里面又是一枚戒指,分明小姐之物,为何凭空赠于我来?自然是……这书生只是外表像梁山伯,心里可一点不像的,伶俐着呢。不过,他也和山伯一样痴情。端午以后,书生便病倒了,是日思夜想酿下的相思病。病唯有小姐可救,小姐却不能一见,书生眼看只有一死了。也不知道是谁找到丫环了,反正小姐也就知道了。本来只想送他巾子擦手的,不想书呆子会错意,弄到了这般田地。想想也是柔肠百结,病因我而起,眼看将要丧命,岂能说与我无关?也是多情的种子,最终便是以身相许,成就一段情缘。
母亲的故事当时就令我不解:不是说会错意的吗?小姐不是不爱他的吗?母亲便回答说:可是那书生要死了啊,小姐同情他。
就在那个端午节的下午,小扬阿姨回到农场来了。
小扬阿姨以前常常到我家来,因为她跟小程叔叔“好了”,我那时虽是小孩,也懂得“好了”是什么意思。小程叔叔是我爸爸的好朋友。小扬阿姨一来,爸爸妈妈会和叔叔阿姨一块聊天,烧一壶子开水沏茶喝,还有糖果,有时是妈妈买的,有时是小扬阿姨带来的。听大人们说话,吃糖果,团团而坐那种氛围,每个小孩都会喜欢吧。小扬阿姨是干部家庭出身,到农场来锻炼的。而小程叔叔是大学生分配到农场学校。听说一开始还是小扬阿姨喜欢上小程叔叔,托了别人来牵线的。
黄昏,农场收工,食堂开过饭,洗过了澡,太阳刚下,西边的天空还燃烧着晚霞。小扬阿姨和小程叔叔就在田埂那边走,晚霞映得小扬阿姨的脸红红的,两个小刷子一样的辫子一颤一颤。后来,小扬阿姨就回县城了,听说安排了工作。
那天,小扬阿姨带给我一大包糖,让我领弟弟妹妹到外面去玩,她要和小程叔叔说话。中间我回屋里喝水,糖吃多就渴了。阿姨和叔叔两个人坐在床沿上,面对面,脸都红红的,好像吵过了。小扬阿姨看见我就轻轻地说:“乖,你出去玩吧。”后来,阿姨就走了。
等到傍晚,我们围着桌子吃晚饭。父亲对母亲说:“小扬来跟小程提出要分手。”“真的吗?”母亲一脸受惊的神色。
吃过饭,我照例去操场玩。看见小程叔叔就搬了一只椅子坐在屋前,他一个人静静地坐着,不知道在看什么。眼前的天空依然燃烧着晚霞,绿色的田野中小路依然在蜿蜒。小程叔叔的屋门洞开,屋里的收音机还在响,这时候播出的是一曲忧伤的歌《红河谷》:“人们说你就要离开村庄,要离开热爱你的姑娘,为什么不让她和你同去,为什么把她留在村庄上……”歌儿在黄昏里飘荡……
那个端午节我一下子遇到了那么多的事情。一个小孩子懂的毕竟有限,只是多年以后再想起,理想和现实真的遥远得不可交接,就如端午节的两段爱情。在理想中,与爱无关最终也可变成爱,因为理想世界中美丽、善良、无邪的种种期望。在现实中,爱了最终还是离开,因为现实世界中除了残酷,就是无奈。
作者简介:
白灵,原名陈洁恬,广东作协会员。年出生于广东潮汕,至今在海内外发表过作品四十多万字。出版过散文集《经霜的女人如梅》《青窗》,获过“陈伟桑梓文学奖”等三项文学(文艺)奖。兼做诗歌及诗歌评论。
诗意人生生活不是诗,
但可以用诗意的心境去生活
新浪微博:诗意君微博
白癜风医院石家庄哪家好儿童白癜风的治疗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angguart.com/xgcs/66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