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_端午_端午吃粽子

冬至节,这样的雅趣原来可以和孩子一起享受

发布时间:2017-4-3 18:15:31   点击数:

冬至是一年中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每年的12月22前后便是冬至日。冬至这一天将是北半球白昼最短,黑夜最为漫长的一天,过了冬至这一天,白昼将逐渐变长,黑夜逐渐变短。从冬至开始将进入“数九”,冬至日也是“数九”的第一天,是一九的开始。塞北农村开始杀猪宰羊,进入冬藏,冬至这一天有吃肉、包饺子的风俗,俗有“冬至不吃肉,冻掉脚趾头”的说法。

消寒游戏

唱首童谣寓意深藏

哼着小时候“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犁牛遍地走”那古老的歌谣,驻足季节轮回的山口,独身矗立在山岗上,任那呼啸的山风抖落落日的余晖,我深情地对寒冬做一次多情的回望。不觉中我深冬的脚步已迈进了冬至的门槛,感慨白昼之短暂,更觉得黄昏中我的身影被阳光拉的更长,歪歪斜斜,如影随形,在坑坑洼洼的起伏跌宕中随风飘散,在呼啦呼啦的疾风尽吹中淹没影踪,我的思绪也随着被拉长的身影,深深的将那冬至美好的记忆唤起。

冬至在一年的二十四节气中,属第二十二个节气,这一天白昼最短,黑夜最长,从这一天开始进入“数九”,正式进入寒冬,是一九的第一天。冬至也是中华民族最为传统的节日之一。冬至之日,在塞北农村中人们很是讲究,俗有“冬至大如年”之称,农民用一年辛勤的劳作,开始宰杀喂肥了家养的猪羊,将宰杀的猪羊用大锅扣在院落的阴暗角落里,用雪厚厚的覆盖着进行冬藏,为日后解馋和过年做好准备。冬至之日,北方塞外俗有吃肉、包饺子的习俗,俗有“冬至不吃肉,冻掉脚趾头”的说法,可想塞北之地有多么的寒冷。

历时近三月的耐心游戏

冬至大如年,冬至是家的节日,也是异乡回归的节日。每逢佳节倍思亲,这一天南来北往的,东奔西走的都要为这个日子进行庆祝,都要在这个冬日里聚人气,庆团圆,近处的都要回归家的怀抱,远处的也要打个电话问寒问暖。正如远游的海龟,无论它漂游的再远,也要回归生它育它的那片沙滩;正如远方的游子,无论他身在何处,也要回归生他养他的那方泥土。在这个白昼最短的日子里,享受漫漫长夜中团圆的烛火,亲情的寒暄,啃上一块酥嫩的骨头,吃上一碗香甜的饺子,肉香中有亲情的温润,饺子里有撕骨的牵挂。

清朝入主中原之后,填写《九九消寒图》这种岁时风俗,也渐入宫廷并颇为盛行。《养吉斋丛录》记载:“道光初年,御制‘九九消寒图’,用‘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九字,字皆九笔也。”内直翰林诸臣,每年冬季都要填写这种“九九消寒图”。先由宫中懋勤殿制成待填描写的消寒图,该图四周采用木框插榫而成,并裱以纸绫。其“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九字,寓迎春之意。每年冬至节前挂在室内,届时由室主人从头九第一天开始填起,逐日填廓,每字九笔,每天一笔,每填写完一字便过一九,句成而九九八十一天尽。

有意思的是,“小朋友皇帝”溥仪逊位后不甘心,让侍臣们编制了一个特殊版本的《消寒益气歌》,歌词是:“阿弥陀佛第一声,一九阳回日日增。有位古佛释迦祖,一个木鱼一本经,一意渡众生。阿弥陀佛第二声,二九阳回万物生。二位仙师和合子,二人同意念真经,事事都亨通。阿弥陀佛第三声,三九阳回喜气盈。三位星君福禄寿,三阳开泰阳明通,吉人靠天公。阿弥陀佛第四声,四九阳回四相通。四面观音四面渡,四时吉庆喜相逢,养气自然平。阿弥陀佛第五声,五九阳回向阳生。五位古佛正中坐,五伦顺序五路通,无处不兴隆。阿弥陀佛第六声,六九阳回地气通。西来六祖达摩子,面壁十年渡众生,感化不非轻。阿弥陀佛第七声,七九阳回动春风。七夕仙子从天降,福禄寿考汾阳公,德厚享高龄。阿弥陀佛第八声,八九阳回细柳青。八洞仙人八种宝,齐向瑶池祝寿星,仙酒醉长生。阿弥陀佛第九声,九九阳回遍地青。九星斗姥云端坐,九如散与帝王宫,九洲复大清。”

这个鲜有人了解的《消寒益气歌》,细读来里面有太多的典故和神话,很适合讲给四岁以后,迷恋讲故事、好奇心爆棚的孩子听。不妨就用“画九”的耐心给孩子一点一点解读,每九天理解一句中的内涵和故事,一个冬天下来,孩子会是个小小文化通。

冰雪活动

从大自然中找乐,是小朋友娱乐的最普通方式。大雪纷飞的冬天,赏雪往往被视为最浪漫的事。《世说新语》记载,东晋才女谢道韫小时候,有一次家庭聚会,刚好下大雪,他叔叔谢安问小朋友们说大雪纷纷像什么?谢郎回答,“撒盐空中差可拟”。但在小女孩谢道韫眼里,却是“未若柳絮因风起”,从此诞生了一个形容才女的新词汇:“咏絮之才”。

回想起童年的冬至,有着我青涩美好的回忆。在山涧溪水结冰的深谷中,我和小伙伴去滑冰车,双手用冰锥轻轻的在冰上滑动,那冰车飞一般从高处顺坡而下,那种眩晕的感觉至今也难以忘怀。小脸被寒风刷的通红,小手被寒风冻得发紫,鼻涕被寒风吹直了也顾不上擦拭,等玩的尽兴后,就相约小伙伴去砸冰,那冰块透着寒气,用擦完鼻涕的手指去搬动破碎的冰块,手指一下子就粘在冰块上,扯下来的手指生疼生疼。把砸好的冰块放在长时间擦鼻涕黑得油亮的袖口上揽在怀里,一手提着冰车,一手抱着冰块回家。在晚上把冰块放在盛满凉水的杯子里,放上白糖,喝在肚里真是那个清爽,冰到心底,舒服极了。在那个没有肉香飘飞的岁月里,一杯冰凉的糖水也足矣让我现在回味无穷。

冬至后日照时间一日一日长了,春日也一天一天近了,过了冬至这一天,白昼将逐渐地变长,黑夜逐渐变短。过了冬至,与其说是进入寒冬,还不如说是进入暖冬,它能给人以希望,给人以热情。劳作的人们一天天都有了盼头,开车的师傅一日日有了奔头,上班的人们一天天有了熬头,离家的游子们一日日有了回家的念头,辛苦一年即将有新的收获,辛苦一年即将有新的希望。西方的圣诞节就要到了,圣诞老人会送给他们平安和快乐,传统的大年夜就要来了,年夜钟声会带给他们吉祥和幸福。

溜冰、溜滑梯,也是清代流行的冬季运动。清《都门汇纂》里,有“冰鞋”条曾描写当时北京溜冰的情况:“木屐下施以铁条,以皮条束足下,拼身摔足,冰上行之如飞,瞬息十余里。”其实就是现在的滑冰运动。

图为古代的冰鞋

围炉雅集

冬天,一炉火,一壶茶,整日聊天讲故事,更是件乐事。清《燕京杂记》说:“约同人围炉饮酒,迭为宾主,谓之‘消寒’。好事者联以九人,定以九日,取九九消寒之义。”“结同志十余人饮酒赋诗,继以射,继以书画,于十余人,事亦韵矣。主人备纸数十帧,预日约至某所,至期各携笔砚,或山水,或花卉,或翎毛,或草虫,随意所适。其画即署主人款。写毕张于四壁,群饮以赏之。如腊月砚冻不能画,留春暖再举。时为东道者多邀集陶然亭,游人环座观之,至有先藏纸以求者。”很是雅致。

《红楼梦》第九十二回写丫头跟袭人说道:“老太太说了,叫二爷明儿不用上学去呢。明儿请了姨太太来给他解闷,只怕姑娘们都来家里。史姑娘、邢姑娘、李姑娘都请了,明儿来赴什么‘消寒会’呢。”

身为南方人的现代文人郁达夫,也很羡慕北方人这样围炉生活,他写道:“凡在北国过过冬天的人,总都道围炉煮茗,或吃煊羊肉,剥花生米,饮白干的滋味。而有地炉、暖炕等设备的人家,不管它门外面是雪深几尺,或风大若雷,而躲在屋里过活的两三个月的生活,却是一年之中最有劲的一段蛰居异境。”可见围炉实是古今雅俗共赏乐事。

虽然我们现在家里有炉子或者壁炉的少,但是也可以用这种情趣来与孩子游戏,比如在暖暖的阳光下点消寒图,我们需要继承的是雅致而未必是形式。

智力游戏

当今层有出不穷的各种游戏,但在以前,寒冷不易到户外的时候,小朋友会用一些智力游戏打发漫长的冬日。中国的传统智力游戏有双陆棋、六博、象棋、围棋、孔明锁、七巧板、九连环、华容道等。其中,七巧板、九连环和华容道被称为三绝。

七巧板也被称为“七巧图”,可拼成多达种以上图形,它设计科学,能活跃形象思维,特别是启发儿童智慧。无论在古代或现代,七巧板都能够把幼儿对实物与形态之间的桥梁连接起来,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形状分析及创意逻辑上都有很大作用。

九连环对玩者记忆力的要求很高,因为每个环相互制约,只有第一环能够自由上下。解九连环需要相当一段时间,这也可以训练人的耐心。不仅如此,九连环还可以根据需要自行增加环数提高难度,但环数增加将使解开步骤呈几何级数递增。《红楼梦》第七回中,写到“谁知此时黛玉不在自己房中,却在宝玉房中大家解九连环顽。”显然这是少年男女都喜欢的游戏。

华容道是依照《三国演义》“曹瞒兵败走华容,正与关公狭路逢。只为当初恩义重,放开金锁走蛟龙””这一故事情节设计的。华容道的原则是通过移动各个棋子,帮助曹操从初始位置移到棋盘最下方中部,从出口逃走。不允许跨越棋子,还要设法用最少的步数把曹操移到出口。曹操逃出华容道的最大障碍是关羽,关羽立马华容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关羽与曹操当然是解开这一游戏的关键。四个刘备军兵是最灵活的,也最容易对付,如何发挥他们的作用也要充分考虑周全。

华容道游戏属于滑块类游戏,虽然是小朋友们的玩具,但事实上也有不少专门的数学论文对它进行研究。

太阳到了冬至点上,在距离太阳最为遥远的冬至日里,虽万物凋零,寒风凛冽,可瑟缩中压不住生长的跫音;虽寒风袭袭,棉衣加身,可我的心里却温暖如春。冬日尚暖,情暖冬至,人心尚暖,回味无穷。







































白癜风费用
皮肤病医院哪家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angguart.com/xgcs/622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