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_端午_端午吃粽子

高考历史文化常识类文史常识试题设计及解

发布时间:2016-12-7 23:33:35   点击数:

中国的传统节日

春节,农历正月初一,是我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新年”。春节象征团结、兴旺,是对未来寄托新的希望的佳节。

春联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文学形式,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春联,源于桃符,起于五代十国,兴于明清,发展到今天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1.春节是中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它依据中国古代历法把正月作为岁首。这一节日最早应起源于

A.秦始皇时期B.汉武帝时期

c.宋太祖时期D.唐太宗时期

2.春联具有很强的时代性。下列新中国成立以来某地农村百姓家盛行的春联,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扎根农村干革命,志在全球一片红②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③改革开放同添异彩,经济建设共展宏图④万里山河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A.①②③④B.④②①③

c.③①②④D.②①④③

清明节是我国民间传统节日,也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按农历算在每年三月上半月,按阳历算则在四月五日或六日。

3.祭扫亲人的坟墓是清明节的主要习俗。这种习俗的积极意义在于

A.懂得珍惜生命

B.培养艰苦奋斗的精神

c.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D.增强爱国爱家的意识

4.“清明后,谷雨前,又种高粱又种棉”“谷雨前,先种棉;谷雨后,种瓜豆”。下列关于这些谚语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清明、谷雨是二十四节气里的两个节气②二十四节气是北宋沈括制订的③这些说法没有任何科学性可言④这些谚语我国古代农民对生产经验的总结

A.①②④B.②③

C.①④D.②③④

5.最早把二十四节气和十二个月完全统一起来的历法的制订,应归功于

A.汉武帝B.僧一行

C.沈括D.郭守敬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五月节、艾节、夏节等。端午节这天,家家户户

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端

午节的由来,有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纪念东汉孝女曹娥说等。

6.上述材料,不能说明端午节w.w.w.k.s.5.u.c.o.m

A.是某一历史事件或人物故事发生的偶然产物

B.积淀的是深厚的底蕴和千年不变的民族精神

c.背后流传的是悠久的历史、辉煌的文明

D.是民族文化素质在民俗心态中的自然流露和反映

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又称团圆节、仲秋节、-kJL节、八月节等,是我国仅次于春

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它的起源主要有三种说法:古代帝王祭月礼制、月下歌舞觅偶习

俗、古代秋报拜土地神遗俗。“嫦娥奔月”“吴刚折桂”“玉兔捣药”“朱元璋月饼起义”

都是与中秋节有关的神话传说和故事。w.w.w.k.s.5.u.c.o.m

7.据《礼记》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注:“夕月”即拜

月之意)这反映了古代帝王在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那么,中秋节祭月的典礼可能

起源于

A.先秦时期B.秦汉时期

C.唐宋时期D.辛亥革命时期

8.《东京梦华录》记载:“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笙歌远闻千里,嬉戏连坐至晓。”材料描绘的最有可能是哪个时期人们过中秋节的情景

A.汉朝B.唐朝

C.宋朝D.明朝

重阳节,农历九月九El,叉称为双九节、老人节。《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

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重阳节的主要习俗有登高、

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莱萸等等。年,我国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为老人

节(敬老节)。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这一节日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

节日。

9.三国时期魏文帝曹丕在《九日与钟繇书》中写道:“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从材料看,我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的主要寓意是人们

A.祈祷姻缘美满B.祭祀先祖先人

C.祝愿健康长寿D.期盼合家团圆’

国庆节,即国庆纪念日,是一个国家政治性最浓重的节日,伴随着近代民族国家的出现

而出现。它是近代民族国家的一种特征,是一个独立国家的标志.反映这个国家的国体

和政体。

10.下列各国国庆日及其相关事件搭配不正确的是

A.美国——7月4日——《独立宣言》.

B.法国——7月16日——大革命爆发

c.加拿大——7月1日——《大不列颠北美法案》

D.苏联——11月7日——十月革命

“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指《诗经》《尚书》《礼》《易》《春

秋》。四书五经都是儒家经典.也是我国古代教育的重要内容。

11.下列儒家经典,不是由孔子编订、整理的是

A.《诗》B.《书》

C.《论语》D.《春秋》

12.明朝沿袭了前代的科举取士制度,科举考试的试卷命题范围是

A.四书五经B.时事政治

c.诗赋D.算术、法律

中国古代哲学,以阴阳来解释自然界的各种现象,认为万物都有阴阳两个对立面如天

是阳,地是阴;日是阳,月是阴。阴阳的对立和统一,是万物发展的根源。凡是旺盛、

萌动、强壮、外向、功能性的,均属阳;相反,凡是宁静、寒冷、抑制、内在、物质性

的,均属阴。

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五行学说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

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之间的运动变化而生成的;同时,以五行之间的相

生、相克关系来阐释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认为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的、静止的,而是

在不断地相生、相克的运动中维持着协调平衡。这就是五行学说的基本含义。

13.中国古代地名中的“阴”“阳”往往体现了该地与相邻山、水的关系。以下都表示“阴”的方位是

A.山之南、水之北.

B.山之南、水之南

C.山之北、水之北

D.山之北、水之南

14.下列思想主张吸收了阴阳五行学说的是

①董仲舒的新儒学②基督教教义③道教的《太平经》④朱熹的理学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③④

“三纲五常”是我国封建社会立法的指导思想。

“三纲”是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要求为臣、为子、为妻的必须绝对

服从于君、父、夫,同时也要求君、父、夫为臣、子、妻作出表率。它反映了封建社会

中君臣、父子、夫妇之间的一种特殊的道德关系。

“五常”即仁、义、礼、智、信,是用以调整、规范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等

人伦关系的行为准则。

15.西汉董仲舒提出的“三纲五常”理论,后来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基本的“道德准则”。从根本上看,这是因为它

A.是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反映

B.反映了劳动者人身地位的提高

c.适应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

D.以人为本,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

《三字经》自南宋以来,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是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不可多得的儿童启

蒙读物,共一千多字。内容包括中国传统的教育、历史、天文、地理、伦理和道德以及

一些民间传说,广泛、生动而又言简意赅。《三字经》被誉为“蒙学之冠”,现被联合国

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儿童道德教育丛书》。

16.《三字经》中说到:“阉乱后,寇内讧。闯逆变,神器终。”下列解读不正确的是

A.明朝末年农民起义不断

B.明朝中后期宦官专权,统治黑暗

C.李自成攻破北京,明朝灭亡

D.倭寇与沿海奸商勾结,倭患愈演愈烈

北宋初年钱塘(今杭州)的一位儒生将常见的姓氏编成四字一句的韵文,像一首四言诗,

便于诵读和记忆,称为《百家姓》。《百家姓》是我国古代流行时间最长,流传地域最广

的一种蒙学教材。

17.在宗法观念盛行的社会,姓氏也有贵贱之分据《百家姓》中的排序“赵钱孙李”,“赵”姓并不是中国最大的姓氏却排第一。由此可推断出《百家姓》最早可能出现在

A.西周B.唐朝

C.宋朝D.明朝

避讳是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现象,人们对皇帝或尊长不能直呼、直书其名,否则就有坐

牢甚至丢脑袋的危险。在说话或者写文章时,人们遇到应该忌讳的人的名字时,必须用

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这就是避讳。

18.中国古代有避讳制度,要避免使用本王朝帝王的名字,遇有相同的字时,必须改用其他字。下列各项属于这种情况的是

A.汉初改“相邦”为“相国”

B.唐初改“内史省”为“中书省”

C.北宋初改“昌南镇”为“景德镇”

D.明初改“大都”为“北平”

中国古代的皇帝有庙号、谥号、尊号、年号。庙号是中国古代封建帝王死后在太庙里立

室奉祀时追尊的名号,如唐高祖、唐太宗等。谥号是后人根据死者生前事迹评定的一种

称号,有褒贬之意,如汉武帝、隋炀帝等。尊号是为皇帝加的全由尊崇褒美之词组成的

特殊称号,或生前所上,或死后追加,如唐高祖李渊的尊号为“神光大圣大光孝皇帝”。

年号是封建皇帝在位时纪年用的名号,西汉时汉武帝首创,他的第一个年号为“建元”。

19.《清高宗实录》、“文景之治”、《永乐大典》三个专有名词中的“高宗”“文景”“永乐”分别是

A.谥号、年号、年号

B.庙号、谥号、年号

c.年号、尊号、庙号

D.尊号、谥号、庙号

我国古代科举考试殿试后录取进士、揭晓名次的布告,因用黄纸书写,故而称黄甲、金

榜。其多由皇帝点定,俗称皇榜。考中进士就称金榜题名。

20.与“金榜”有关的进士科、殿试、天子门生,分别开始于

A.隋朝、唐朝、南宋

B.唐朝、唐朝、北宋

C.隋朝、唐朝、明朝。

D.隋朝、唐朝、北宋

“生肖”,又叫“属相”。十二生肖是由11种源于自然界的动物即鼠、牛、虎、兔、蛇、

马、羊、猴、鸡、狗、猪以及传说中的龙组成,每年一肖,十二种动物便与于支中的十

二个地支一一对应起来,顺序排列依次为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已蛇、午马、

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用于记人的出生之年。

21.“金猪去,玉鼠至,贺岁夜无眠;举金樽,对玉阙,瑞雪似舞翩;家为天,人如仙,快乐走人间;众亲朋,阖家欢,新春福禄全!”这是年春节流行的祝福短信,其中的“猪”“鼠”与农历纪年相配。这源自

A.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

B.中国古代的农业文明

C.中国原始的图腾崇拜

D.中国原始的自然崇拜

我国古代纪年法主要有四种:(1)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2)帝王年号纪年法;(3)干支

纪年法;(4)年号干支兼用法。其中,干支纪年法是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

庚、辛、壬、癸)和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巴、午、未、申、酉、戌、亥)依

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古人将此作为年、月、日、时的序号。

22.农历的干支纪年一直沿用至今,年,用干支纪年法应该指的是农历的

A.己丑年B.己未年

C.戊戌年D.戊午年

23.年是农历戊子年,那么年第30届伦敦奥运会是在农历

A.丙戌年B.辛丑年

C.壬辰年D.甲午年

国学特指中国传统文化,它包括经、史、子、集四大部分。经,指儒家经典;史,指各

种体裁的史学著作;子,指先秦诸子百家的著作及其他政治、哲学、医学等著作;集,

泛指诗词文赋专集等著作。

24.如果要查阅墨子的光学八条等方面的论述,应该查阅

A.经部B.史部

C.子部D.集部

我国古代史书按不同的标准可分为编年体、纪传体、国别体、通史、断代史等。编年体

史书以时间为中心,按年、月、日顺序记述史事。纪传体以本纪、

列传人物为纲,以时间为纬,反映历史事件。国别体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历史事件。

通史连贯地记叙各个时代的史实。断代史的主要特点是只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

25.《资治通鉴》是一部对后代影响深远的历史著作。以下关于《资治通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它

A.是一部编年体断代史

B.叙述了从战国到五代时期的历史

C.由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写

D.对研究我国古代历史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国旗是一个国家的象征与标志,它通过一定的式样、色彩和图案反映一个国家的政治特

色和历史文化传统,代表的是国家的主权、形象和尊严。

26.辛亥革命后,中国政权几经变化,其中所使用的国旗也发生了变化。下列属于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使用的国旗是

美国总统的届、任、位各自含义不同。据美国宪法,总统选举四年一次。四牟为一届。

如果总统任内死亡或因故去职,未能满任,另由他人接任,则继任总统和前总统属同一

届总统。例如,约翰·肯尼迪在年11月遇刺身亡,林顿·约翰逊接任,他们二人

均为第44届总统。总统的“任”是就他的任职而言的。一个人如连续担任几届总统,

仍被认为是一任。富兰克林‘罗斯福就属于这种情况,他年至年连任4届总

统。但一个人如先后担任几届总统,而不属于连选连任,那么当选几次就算几任。格罗

弗·克利失兰年至年和年至年两度入主白宫,因此算作两任。“位”

是指担任过总统的人数。美国自年开始举行总统选举至今,已先后有42人担任过

总统职务。年11月4日,贝拉克。奥巴马当选美国历史上首位非洲裔总统。他将

于年1月正式宣誓就职,成为美国第56届、第44任和第43位总统。

27.美国第一任总统乔治·华盛顿,被美国人民誉为“战争时期第一人,和平时期第一人,同胞心目中第一人”。华盛顿在美国独立战争中的最主要贡献是

A.担任大陆军总司令

B.领导美国人民赢得了民族的独立

c.起草《独立宣言》

D.当选美国总统,成立第一届联邦政府

28.20世纪30年代,美国第32任总统说:“我们美国正在打一场伟大而成功的战争。这不仅是一种反对匮乏、贫穷与经济不景气的战争,而且是一种争取民主政治生存的战争。我们正为挽救一种伟大而珍贵的政府形式而战。既是为我们自己,也是为全世界。”这位美国总统是

A.胡佛B.杜鲁门

C.罗斯福D.里根

参考答案及解析:

1.B西汉汉武帝时期,天文学家制订出中国第一部完整的历法“太初历”,开始以正

月为岁首。

2.B①与“文化大革命”时期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有关,②是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③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④与新中国成立有关。,‘

3.D认真分析清明节扫墓习俗,可得出正确答案。

4.C二十四节气在秦汉时期就已经完全确立,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长期生产经验的积累,有一定科学性。②③说法错误。

5.c考查学生再认、再现教材基础知识的能力。北宋科学家沈括提倡改革历日制度,按节气定月,以立春为元旦。这种把四季二十四节气和十二个月完全统一起来的历日制度,称为“十二气历”。

6.A由材料中端午节习俗和起源的多种说法,可知端午节是民族文化素质在民俗心态中的自然流露和反映等,但不是某一历史事件或人物故事发生的偶然产物。

7.A中秋节祭月的典礼反映了人们对大自然的原始崇拜,是生产力相对低下的产物。选项所列四个时期,先秦时期生产力水平最为低下,人们的科学知识也比较贫乏。

8.C弓}文出自《东京梦华录》,北宋建立后将开封改名为东京,作为都城。可见,题干材料反映的是北宋都城东京中秋之夜的繁华和赏月习俗。

9.C九在0至九这十个数字中是最大数,九九重阳,又与“久久”同音,故重阳节有长久长寿的寓意。从材料中的“宜于长久”,也可分析出正确答案。

10.B年7月14日,法国巴黎人民发动武装起义,攻占巴士底狱。后来,7月14日被定为法国的国庆节。

11.C孔子去世后,他的弟子将其言论编纂成《论语》一书,此书后来成为儒家经典之一。

12.A明朝科举考试规定只从儒家的四书五经中命题,不许考生发挥个人见解,以达到严格控制士人思想的目的。

13.D根据阴阳学说,向日面为阳,背日面为阴。我国位于北半球,地形西北高,向东南渐低,山水一般呈东西走向,山水相间,山的南面、河床的北岸都是向阳的,故山之南、水之北为阳;反之,山的北面、河床的南岸都是背日面,为阴。另外,由于地势的缘故,我国河流在流动时会倾向于往东南方向流动,南岸较容易受到河水的侵蚀,形成北干、南湿的情

形,故称水北为阳、水南为阴。

14.C基督教是外来宗教,其教义与阴阳五行

学说无关,②不符合题意。董仲舒结合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主张,改造儒学,形成了新的儒学体系。《太平经》是东汉道教的主要经典,以阴阳五行学说解释治国之道,宣扬散财救穷,自食其力。朱熹对自然现象的解释,是从理学(主要是阴阳五行说)出发的。

15.C“三纲五常”,宣传忠孝思想,严格等级秩序,规范了封建统治的各种关系,有利于封建统治阶级控制人们的思想,是防止人民“犯上作乱”的思想武器,从根本上适应了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

16.D题干中的“阉乱后,寇内讧”是指明朝末年宦官专权,政治黑暗,导致农民起义。这里的“寇”是指李自成等领导的农民起义军,不是指“倭寇”,D解读不正确。

17.C宋朝开国皇帝是赵匡』乱,所以当时赵姓最尊贵,因而被排在第一位。

18.A汉朝开国皇帝是刘邦,改“相邦”为“相国”就是为了避讳刘邦的名字。

19.B理解了各种称号的含义,不难找到正确答案。

20.D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隋炀帝始设进士科,科举制创立;唐朝武则天首创了武举和殿试;北宋时,殿试成为定制,录取权由皇帝直接掌握,进士及第者成为天子门生。-

21.B十二生肖是中华民族游牧与农耕两种文化并重的产物。猪是农耕文化下的主要家畜,鼠则是人们追求智慧的象征。

22笼.c干支纪年法六十年一轮回,年前的60年是年。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年是戊戌年。

23.C根据天干地支搭配方法进行推算,年比年晚4年,“戊”后面的第4个是“壬”,“子”后面的第4个是“辰”。故正确答案是c。

24.C墨子是战国时期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属于先秦诸子百家。

25.A《资治通鉴》按时间顺序叙述了从战国到五代时期的历史,属于编年体通史,不是断代史。

26.B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采用五色旗作为国旗。

27.B关键词是“独立战争”“最主要贡献”。领导美国人民推翻英国殖民统治,赢得民族独立,是华盛顿在美国独立战争中的最主要贡献。A、C从属于B。题干时间是“独立战争中”,D是独立战争后,不符合题意。

28.C由时间“20世纪30年代”和材料内容可知,当时罗斯福正在推行新政,以应对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
北京哪家医院白癜风治疗的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angguart.com/xgcs/425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