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_端午_端午吃粽子

日本端午节是如何由女变男的

发布时间:2021-11-30 17:48:40   点击数:

自从明治5年(年)采用西历(格里历)以来,日本的传统节日也都逐步按新的日历来过了。于是,上巳节(俗称桃花节)是3月3日,端午是5月5日,七夕是7月7日,重阳是9月9日....一说到这个,我的内心是崩溃的,西历3月3日,本州何处觅桃花??所以有些地区还是非常固执按农历来过一些节日的,比如冲绳的上巳,北陆有些地区的盂兰盆节、小正月啥的。

日本的端午是在西历5月5日过的,而且一般的认知是端午=男孩子节。那么,端午又是怎么变成男孩子节的呢?说来说去,跟古代中国还是有那么点关系啊。

晋代的《风土记》记载了各种端午风俗,至少在我老家,大部分还是保存着的,比如采艾草焚烧,驱邪驱蚊虫;采菖蒲叶绑起来或做成剑状,用药草编草人,谓之草角人偶,挂在门口、床头(本人小时候还有华丽的阿Q向往的宁式床,木雕床沿非常适合挂各种食品)。而在现代日本,人们还是习惯在端午那天把菖蒲叶挂在屋檐下避邪,泡个菖蒲浴。

▲日本的驱邪菖蒲束

▲左:菖蒲浴右:端午节前商场卖的菖蒲束

可是,在古代日本,端午曾经是女性的节日。在农耕盛行的地区,农历五月初是种田的时节。女性在下地种田之前,要进行“除秽”仪式,谓之“五月忌み(さつきいみ)”,一般认为这个习俗来源于中国。而5月4日晚到5日,称之为“女天下”,至今在中部和四国的大部分地区,还保留着这样的风俗,为了表示对女性的尊重和珍惜,那天家里的一半或全部区域都由女性掌管。

(有日本男性在网上吐槽:喂,如今哪天不是“女天下”,拜托把端午节这个难得的男性节日留给男生吧。)

到了镰仓时代(约-),因“菖蒲”的发音与“尚武”相同(shou-bu),菖蒲叶的形状也让人联想起“剑”,慢慢地,端午节就转变成了男子的节日,人们在那一天祈祷、祝福男孩子们健康成长--端午前后,在家里摆上带有盔甲、头盔、刀等武士装备的“五月人偶”,在院子里竖起鲤鱼旗。至此,日本的端午节由女性的节日华丽丽地转身为男子节了。

▲木雕五月人偶-传统的五月人偶

售价上百万日元(约人民币6万)的不算稀奇

▲东京迪斯尼的五月人偶

(不敢问价格,呵呵)

到了江户时期,鲤鱼旗已经成了普遍的祝福形式。盔甲用来保护男子的身体,鲤鱼旗则来源于中国的“鲤鱼跳龙门”,蕴含着对男子的期待,希望他们将来事业成功甚至立身扬名。

▲五月人偶盔甲的各部分名称

典型的鲤鱼旗由五色风幡和三匹或更多的鲤鱼组成。五色风幡代表了五行,鲤鱼部分则是由布或者纸制成,升到空中随风飘动,仿佛鲤鱼在游动。

▲常见的亲民价化纤鲤鱼旗

最早,鲤鱼旗是只有黑鲤鱼的,明治时期,还有黑鲤鱼、红鲤鱼和青色小鲤鱼同时出现的鲤鱼旗。有的鲤鱼旗上还有红色裸体男孩子的图像,这来源于日本的民间故事“金太郎”--故事中,小男孩金太郎捕到了比他自己还要大个的鲤鱼。

▲江户时期端午的风景

来自年出版的《SketchesofJapaneseMannersandCustoms》

有七宝、丁字纹以及钟馗图案。黑鲤鱼很有威仪,跟如今的可爱风格差异迥然。

到了现代,鲤鱼旗已经是五颜六色了,艳丽的鲤鱼旗不单单是对男孩,也包含了对女孩子的祝福。但是,随着年代以来住宅形式的变化,都市中独栋房子减少,郊区独门独户的房子基本也集中在新兴住宅区,像儿歌中唱的那样,家家户户高高升起鲤鱼旗的盛况已经很难看到了。

不过,鲤鱼旗还是以各种形式出现在家庭中。幼儿园也会教孩子们手工制作萌萌的鲤鱼旗。

▲现代家庭的鲤鱼旗

而购物中心、超市等等也会在端午前夕挂起鲤鱼旗。国土交通省也很萌,会在高速公路的有些地段,把一般的风向标换成鲤鱼旗。各社区的公众设施、公园等等,也会升起鲤鱼旗。

▲一家购物中心内的鲤鱼旗

▲高速公路上的鲤鱼旗风向标

▲清流中的鲤鱼旗

▲市区住宅地公园的鲤鱼旗

西历5月5日如今是日本法定的休假日“儿童节”,但毕竟鲤鱼旗、盔甲的性别属性太明显了,一般日本人心目中的端午就相当于男孩子节了。

年出版的童谣“鲤鱼旗”,作曲不明,作词:近藤宫子

歌词大意:

比屋顶还高的鲤鱼旗

大大的黑鲤鱼是爸爸

小小的红鲤鱼是孩子们

看上去很好玩地游来游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angguart.com/xgcs/3328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