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_端午_端午吃粽子

老银川人怎么过端午节

发布时间:2021-8-23 13:21:22   点击数:

了解宁夏从《口述宁夏》出发

端午,即我国农历的五月初五,本名端五,又称端阳、重五,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

有人曾问过我,知不知道老银川人是如何过端午节的?这个问题让我一时不知如何作答。

记得上世纪60年代过端午节,因各种食物极度匮乏,人们总要拿着粮证,到粮站排队,购买每户定量供应的一二斤江米,放些枣子加点糖搁到锅里蒸熟,一家人分而食之,每年一度的“五月端午”就算是过了。

对于我等兄弟来说,粽子那是一种美食,因为从外地来银的母亲不会包粽子,而且每年凭证供应的那点江米也包不了几个粽子。

如今宁夏各族人民的物质生活已极为丰富,但过端午节好像就是吃粽子了,不像有些省市地区过节时还有挂艾叶、赛龙舟、饮雄黄酒、佩香囊、备牲醴等活动。

查宁夏地方史志,均有过去端午时,家家包粽子、蒸粽糕,门首插艾蒿、柳枝、沙枣花,饮雄黄酒的习俗,也有小孩子在七窍处抹雄黄酒,胸前吊香包,青年男女“抢香包”等记述。

听老人们讲,过去银川过端午节也十分热闹。为叙述银川人过去是如何度过端午节,现对所能收集到的一些史料进行整理,让大家对昔日银川过端午节的情形有一大概了解。

01

银川过去称兴庆府、庆王府、宁夏府城等,端午习俗始于何时已不可考。

明太祖朱元璋第十六子庆王朱栴主编的《宣德宁夏志》中,有他于永乐六年(年)在今银川所写《端午宴集丽景园诗序》,记述他在宁夏王府花园——“丽景园”与守边将臣、士绅名流及王府成员共度端午之时:“作赋吊汨罗之魂,伐鼓祀苍梧之守,泛舟辟沼,拟龙船竞渡于湘江……兰汤艾酒,绛索彩丝,易河朔之风,习荆楚之俗”的热闹情景,这可能是有关银川端午的最早文献记载了。

据史料记载,到了民国时期,银川中山公园(旧称西马营),在端午节这天均要进行游园和聚会等活动,这是银川人过端午节时比较具体和较早的记录。

如民国三十一年端午节(年6月18日年)这天,银川男女老幼相携踏青,中山公园游人如织,人满为患。晚上,宁夏中学举行纪念诗人节茶话会(抗战期间,端午节这天曾被列为诗人节),向民族诗人屈原表示敬意。

期间,时任宁夏省妇女会主任委员、著名诗人马书城(马福祥夫人)还邀请宁夏著名诗人张耀堂、张天吾、杨述献等,赴永宁王太堡花园欣赏牡丹赋诗颂赞,共度佳节。

上世纪80年代的银川中山公园

再如民国三十四年五月端午(年6月14日)这一天,老银川人纷纷涌入挂着“宁夏第一风景区”标语的中山公园。

《民国宁夏日报》报道说,银川市的端午节,热闹异常,全城红男绿女,衣冠齐整,往来街上,竞日不绝。中山公园,车水马龙,挤塞的水泄不通。

公园人民会场(今公园银湖假山处),展览第二次大战画片百余幅,影像生动,给观者很大震憾。

公园“工字楼”前,有自乐班表演戏曲节目,鼓乐声很快将游人吸引过来,人们纷纷驻足观看。

最为热闹空前的是银湖龙舟竞渡,有关组织举办的端午节划船比赛于上午十时开始,银湖四周,观众人山人海。

比赛时每船两人,男女选手分别进行了预赛和决赛,历时二小时的龙舟比赛结束后,获得前三名的男女选手在众人的欢呼声中,上台领奖。

这次比赛,为端午节的中山公园增色不少。

上世纪50年代的银川中山公园

又如年端午节,银川街上女子多穿新衣,带香包,准备到中山公园度过佳节。

公园里陈列茶座酒肆,供游人乘凉散心。

有钱者乘车代步,喜形于色,苦坏了拉洋车的人们。

穷苦者携女抱子,向游人讨钱度日。游人集中之处,自乐班,耍洋片,荡船湖心,各显身手。

有老人回忆,民国中山公园每到端午节时,如同逛庙会。粽子、凉糕、豆糖、凉面等食品摊点摆满了公园各处,唱戏、耍猴、卖艺的也搭台、撂地、摆场子。游园的男女老少吃着糖糕,看着热闹,还有青年男女借游园“抢香包”,寻觅意中人。

02

解放后,宁夏各族人民开始了新的生活。每年端阳之时,宁夏各地的活动各有不同,唯以银川中山公园的端午节游园最为热闹,最有代表性。

年,银川中山公园经过解放后一年多的修整,一改过去破烂不堪的景象。端午节一大早,人们从四面八方来到这里,中午时分,园中林阴道下、亭台楼阁已站满了游园群众。

中苏友好分会、省公安厅、籽种公司和各学校分别举办图片展览,省建设厅农具推广站展示的各种农具吸引了每个参观者。

银川市郊农民看过展览后说:“看了苏联的集体农庄相片,就像在苏联游了一趟。”

当天的游园群众多数是市民和妇女,计有多人。

年5月28日,银川市多人,在中山公园欢度端午节。篮球场上,青年运动员的精彩球技博得观众阵阵掌声;湖面上,载着欢笑人儿的小船在水中荡漾。在公园设立的螺旋宣传棚里,陈列着有关美帝国主义进行毁灭人性的细菌战和防疫卫生的多幅图片。

银川灯光球场老照片

回民马老太太的两个女儿出嫁后,都曾受到婆家的毒打虐待。新婚姻法颁布后,一个女儿离了婚,一个女儿得到婚姻法的保护,老人看到省妇联的婚姻法宣传栏里“柳国英自由结婚”,“寡妇改嫁”,“光棍娶妻”三个活生生的例子后激动地说:“人民政府是青天,新婚姻法是救命法。”

年,宁夏省委宣传部在中山公园举办了为期两天(6月15日、16日)的“端午节游园大会”,是宁夏省时期规模最大的一次群众游园活动。

公园内举办的“普选宣传台”上,婚姻法、妇婴卫生、爱国卫生等内容的图片展览吸引着人们。

人民银行宁夏分行举办了爱国储蓄展览,15日一天还当场办理存款万元。

最受广大群众欢迎的工业、农业、水利、畜牧展览,以大量实物、标本展示了宁夏省各项建设事业的成就,并向农民介绍了一些生产知识和与自然灾害作斗争的方法。

宁夏省文工团表演节目的舞台更是被人群包围得水泄不通,演出直至日暮黄昏。

上世纪50年代银川中山公园里的文艺演出

03

年,宁夏省撤销后,银川端午游园会的规模与影响小了许多。直到自治区成立之时,传统的银川端午节游园大会又再度红火起来。

年,为迎接宁夏回族自治区的成立,中共银川市委决定在中山公园举办为期两天的“端午游园大会”。

6月21日,中山公园被装扮得分外美丽,盛况赛过往年。

一清早,银川运输公司的40辆汽车,从全市各个地方和邻近各县,接来一批批游人,平日有些寂静的公园顿时沸腾起来。

卖花荷包的小摊被一群少女围拢着,老大爷抱着孙子观赏6月里开放的九月菊,公园东湖上的划船比赛引来观者的阵阵喝彩。

在展览区里,展棚一个接着一个,游人们看到了以前从未见过的空气电池、沼气、太阳能灶,看到了各式各样的新的生产工具;青铜峡水利工程模型、排除盐碱地规划、工农业生产指标的展示,让人们向往着宁夏的美好未来。

在游园会上,不光增添了从祖国各地前来建设宁夏的新游人,还出现了更多的文艺演出。

树阴下、草地上,各个文艺队伍表演着精彩的节目。

有秦腔、眉户,有歌舞、有杂技、还有小演唱。宁夏歌舞剧团演出的“胖嫂回娘家”,银川师范师生教唱革命歌曲都吸引着游人,受到大家的热烈欢迎。

入夜时分,公园里灯火通明,露天跳舞晚会开始了……

为时两天的游园大会,六七万人在中山公园愉快地度过了端午节。

老银川中山公园的游泳池

自治区成立以后,银川端午游园一直举办着,不过由于自然灾害和政治运动,每年游园的内容和规模也有所不同。

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端午节游园被当成了“封、资、修”,传承多年的银川端午游园大会从此不再延续。

年后,端午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借此契机,着手研究恢复银川端午游园大会,让各族群众通过丰富多彩的节日活动,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

文章转自《宁夏档案》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angguart.com/xgcs/3286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