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_端午_端午吃粽子

还记得甘肃人以前是怎么过端午节的吗

发布时间:2021-8-19 16:07:01   点击数:

农历五月五日为端午节,是我国夏季最重要的传统节日。“端”字有“初始”之意,而按照中国传统的干支纪时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称之为端午,又称端五、重午、重五。端午节的来历有多种说法,流传最广的是为纪念抱石跳汨罗江自尽的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

又是一年端午时,

小时候,端午节是我们盼望的日子。

每至节日前几天,

大人们就忙着准备端午节的粽子......

很多人都会有种错觉——端午就是吃粽子,

其实不然,

今天小花和你且先不说全国,

就单说说甘肃过端午时有什么习俗。

兰州等地:插艾草、柳条、沙枣花

端午节这天,甘肃大部分地方家家户户的门头要插上艾草,柳条或者沙枣花,意为驱虫避害,以求岁岁平安。

也有人喜欢在中午用水煎了艾叶擦洗全身,据说中午艾水性阳,专克一切阴毒,洗了不会招虫叮咬。

武威、金昌等地:油饼子卷糕

甘肃很多地方地区,尤其在武威、金昌等地,端午节都会做油饼卷糕。

炸出薄软的油饼,把粘糕卷至油饼中享用。糯米糕白中透红,油饼金黄金黄,香糯可口。家家户户还要把自己做的油饼子卷糕馈赠给亲朋好友,相互品尝。

庆阳等地:戴香包彩绳寄平安

庆阳香包早已成名,端午节自然也少不了香包。其实在甘肃大部分地方都会给小孩戴香包。

荷包也叫香包或香袋,是用中药艾草、白芷、菖蒲、冰片、苍术、雄黄、樟脑等研成细末,装入锦囊中,利用中药的芬芳气味来达到驱除病菌和增加体香的作用。是一种精致美丽的工艺品,上面有绣出来的花鸟虫鱼等图案,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不论男女老少,在端午这一天还会戴上五彩绳,五彩绳又叫长命缕,由红、黄、蓝、绿、紫等五个颜色组成,据说可以辟邪和防止五毒近身。这种彩色丝缕要戴到“六月六”才把它剪下来,丢进河里让水冲走。

庆阳镇原:赠新婚夫妇香扇

庆阳镇原县端午节还有一个有意思的习俗,赠新婚夫妇香扇、罗绮、巾帕、艾虎。

民勤等地:挂钟馗

在民勤、民乐、秦安、庄浪等地区,家家悬钟馗像,用以镇宅驱邪。

静宁:摘玫瑰吃蜂蜜

静宁县端午摘玫瑰以蜜腌渍为饴。

河西地区:穿新衣、游百病

敦煌、瓜洲、嘉峪关、酒泉、临夏地区盛行野外游玩,穿新衣称“游百病”。这一日,家家户户扶老携幼出门游走,“游百病”即出门游走,游乐不生病之意。

陇东:烧高山

烧高山是一个民间习俗,积薪丘,在鸡鸣前焚烧,俗称“烧高山”,子弟并邀集父兄宴请师长,有驱邪的作用。

甘肃大部农村:社火表演

在甘肃各地的农村都有社·火表演,称为“耍社火”。社火是由村镇组成的集体活动,因表演时常常伴有烟火,而称之为“社火”。

端午节,兰州很多村子还会举办抬轿子请神的祈福活动。

不是节日越过越没有味道,

只是你没有深入去了解过它,

放下手机,

多给生活一点时间!

来源:女主播综合整理自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END----------

每天晚上21:30

圈仔与你分享生活的点点滴滴

甘肃圈子合作致电:--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angguart.com/xgcs/3284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