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_端午_端午吃粽子

文明路小学粽叶飘香迎端午民俗文化我传

发布时间:2021-4-2 4:52:46   点击数:
粽叶飘香迎端午民俗文化我传承

端午习俗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端午节由来已久,一般都认为它是纪念战国末期楚国的屈原大夫的,那么端午节的习俗都有哪些呢?

1

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重大习俗根据古时传说,屈原含冤投江之后,楚国人十分悲伤,他们相信楚原是忠心贤臣,便划船去拯救屈原。然而当他们奋力到达洞庭湖时却不见屈原的踪迹了,他们担心湖中的鱼吃掉屈原的身体,便借划龙舟来驱散湖中的鱼。后来每年的端午节都会有赛龙舟活动,赛龙舟历史悠久,是多人集体划桨竞赛。龙舟竞渡分为请龙、祭龙神、游龙和收龙等几个版块。龙舟竞渡前一般都要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先要请龙、祭神。

2

悬艾草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艾叶是一种药用植物,它的叶片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可以驱赶蚊虫、提神醒脑。在端午节这天,人们会把家里打扫干净之后,将艾叶插在门楣上。艾叶代表招百福,可以使身体康健,起到防治疾病的作用。南方北方都有端午挂艾叶的习俗,但是区别于作用不一样,南方利用艾叶祛邪祛病,而北方进行避毒避恶,其药理相通,都起到杀菌防病的作用,这也是中华民族传统。

3

佩香囊

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古时人们以为自己发病是因为妖魔鬼怪上身),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小巧可爱。

4

蒲酒、雄黄酒、朱砂酒

饮蒲酒、雄黄、朱砂酒,以酒洒喷。人们浸入酒后再用菖蒲艾蓬蘸洒墙壁角落、门窗、床下等,再用酒涂小儿耳鼻、肚脐,以驱毒虫,求小儿平安。雄黄加水和酒洒于室内可消毒杀菌。

5

吃粽子

端午吃粽子也是一个重要习俗,粽子又被称为“筒粽”、“角黍”,每年端午节家家户户都会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每个地方的粽子口味和馅料都有所不同,粽子最初为了祭祀祖先神灵,但是屈原投江那天也正是五月初五,人们不忍心江中的鱼虾吃掉屈原的身体,便向江中的鱼虾投入粽子。

粽子的起源远早于屈原时期,为了纪念屈原,后人才坚持端午吃粽子,慢慢就形成了这样的习俗。吃粽子的习俗在中国各地都盛行,也是对伟大诗人屈原的怀念

又到粽叶飘香时,又是端午佳节至。为了弘扬传统文化,引导广大师生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提高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文明路小学开展了以“我们的节日——端午节”为主题的系列活动。

1

活动一:“我们的节日—端午节”升旗仪式

万理想主持升旗仪式

五一班李丹阳国旗下的演讲

2

端午节主题班会

3

和老师一起巧手做香包

老师带领学生做香包

4

活动四:利用周末在家学习包粽子

一年级学生学习包粽子

二年级学生学习包粽子

三年级学生学习包粽子

四年级学生学习包粽子

五年级学生学习包粽子

六年级学生学习包粽子

6月22日早上学生代表在升旗仪式做了“我们的节日—端午节”主题演讲;下午第三节各班开展了“我们的节日—端午节”的主题班会,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诵读屈原和有关端午的诗词,了解端午风俗文化和知识;美术课堂上老师们带领学生学习制作香包,学生们兴致勃勃,作品也精彩纷呈;辅导员老师利用课余时间让学生们开展包粽子活动,学生们在实践中体验传统文化,在活动中感受节日氛围。

通过系列活动的开展,学生们全面深入学习传统节日文化、深入了解家乡端午节的民风民俗,让传统文化得到更好地传承和发扬。

END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angguart.com/xgcs/3230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