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_端午_端午吃粽子

端午专题粽情你我爱在永威

发布时间:2021-3-28 8:35:37   点击数: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是一家人团聚的日子。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端午节,感受端午节丰富的文化内涵,从小激发幼儿的爱国情感,我园组织了“粽情你我——爱在永威”端午节系列活动。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小朋友们在端午节都做了哪些有趣的活动吧!

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及习俗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龙舟节、正阳节、天中节等,节期在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仲夏端午,苍龙七宿飞升至正南中天,是龙飞天的日子,即如《易经·乾卦》第五爻的爻辞曰:“飞龙在天”。端午日龙星既“得中”又“得正”,乃大吉大利之象。

端午节的由来

端午节的习俗

认真聆听着教师的讲解,原来端午节有这么多有趣的传说和故事。

有趣的手工课

看我创作的”扒龙舟“怎么样?

别看我们年龄小,

我们心灵手又巧!

我的”粽子“做好啦!

是不是很可爱呀!

01

一起来欣赏我们的作品吧!

端午习俗戴红绳

端午节红绳:五彩绳。亦称长命缕,续命缕、续命丝、延年缕、长寿线,别称”百索“、”避兵绍“、”五彩缕“等,名称不一,形制、功用大体相同。

这个习俗是在端午节以五色丝结而成索,或悬于门首,或戴小儿项颈,或系小儿手臂,或挂于床帐、摇篮等处,俗谓可避灾除病、保佑安康、益寿延年。

老师为我们戴上了漂亮的“五彩绳”

接下来是小朋友们最期待的“包粽子”活动!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做“角黍”、“筒粽”。包粽子主要是用河塘边盛产的嫩芦苇叶,某些地区也有用竹叶的,统称粽叶。粽子的传统形式为三角形,一般根据内瓤命名,包糯米的叫米粽,米中掺小豆的叫小豆粽,掺红枣的叫枣粽,统称糯米粽。枣粽谐音为“早中”,所以吃枣粽的最多,意在读书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状元。

厨房的师傅们提前准备好了清洗干净的粽叶,以及泡好的糯米、黑米、花生、玉米粒、蜜枣,看着都觉得食欲满满呀!小朋友们认真倾听着教师讲解包粽子的步骤看我们包的多认真!粽子包好后,要用绳子系紧了才能煮哦!

粽子包好啦

好开心呀

端午安康

端午节

粽子包好了,等待的过程好漫长,我们大家还在一起做了“划龙舟”小游戏,一起来看看吧。

赛龙舟

香甜软糯的粽子品尝中

端午食粽

今日午点:粽子、西瓜。这是我们吃过最好吃的粽子啦!

本次丰富多彩的端午活动,不仅提高了幼儿的动手能力,也让孩子们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气息,增强幼儿对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的了解和认识,培养了孩子们的爱国主义情感,让孩子们度过了一个有意义的节日。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angguart.com/xgcs/3224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