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端午节_端午_端午吃粽子 >> 相关传说 >> 端午海淀这三所学校的端午节活动太赞了
今天,小编继续送出几个端午节活动,一起欣赏吧!
海淀北部新区实验学校
两千多年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在汩罗江边仰天长叹一声,投入了滚滚激流,两千多年后,五月初五成了传统节日——端午节,大家包粽子、赛龙舟……用各种方式来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先来看看活动的任务单吧:有静有动,自主选择,彰显个性,尽显特长,好一个丰富多彩的任务单呀!
接下来就看看孩子们的完成情况吧:
端午节有一项重要的活动就是赛龙舟。尽管孩子们不能真的在河道上奋力拼搏,但靠着自己的巧手和灵活的头脑,亲自动手做起了龙舟。
怎么样,是不是太有创意了!
孩子们一共做了件龙舟作品,最终在班主任的组织下评选出了最佳创意奖、最佳色彩奖、超大龙舟奖、积极参与奖。
借传统节日,孩子们把所学知识得到综合运用,在端午节留下了美好记忆!
撰稿:张颖
照相:各班班主任
海淀区第二实验小学
又是一年五月五,只见艾草满山谷。近日,海淀区第二实验小学迎来粽叶飘香的端午节。
为引导同学们进一步了解和感受中华传统文化,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海淀区第二实验小学少先队大队在全校开展了“弘扬传统文化,品味棕香快乐”活动。
话端午
活动中,孩子们表演了情景剧、经典诵读、歌舞和武术等各种节目。
品端午
活动还邀请家长前来指导如何包粽子。从挑选粽叶、准备糯米、学包粽子,孩子们都亲自参与,认真学习。在家长的细心指导下,孩子们成功的包好了粽子,好开心呀!
戏端午
孩子们用纸盒等材料做出龙舟,玩起了赛龙舟的游戏。用卡纸、花布、麦秸、丝线、流苏、艾草等做出一只只小巧玲珑的工艺香袋,孩子们高兴地把香包佩戴身上,不亦乐乎。
通过这些实践体验等活动,孩子们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加深了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增长了有关于传统文化与传统节日的知识,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主旋律。
图文提供:海淀第二实验小学
育鹰小学
粽叶飘香,情系端午。在民族传统节日端午节来临之际,育鹰小学以“寻根溯源,‘粽’爱端午”为主题,成功地开展了一次多学科融合的实践活动。
活动中,各学科教师围绕弘扬民族传统文化这个总目标,结合端午节的特点和内涵,从本学科的角度精心设计活动方案,引导学生多角度体会端午文化的独特魅力。
语文老师以”探寻端午“为主题,指导学生查阅有关端午的文字或图片资料:
一年级重点调查端午节具体指哪一天?它是怎么来的?有多长的历史了?端午节还有其它的名字吗?等等。
二年级调查为什么要过端午节?有没有相关的传说故事?
三年级调查端午节食品的种类?这些食品与端午节的关系?端午节食品的制作材料和过程?
四年级调查人们过端午节有哪些民俗活动?现在还延续哪些?
五六年级调查历朝历代有哪些跟端午节有关的诗词、歌谣、对联、谚语等。
为了丰富孩子们的认知,共享研究成果,语文组老师还组织孩子们动手把调查结果制作成精美的手抄报,以展板的形式进行汇报、交流。同时,各年级在语文课上安排了对屈原的名篇——《橘颂》的学习,感受屈原的爱国情怀,吟诵这首已经化为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精髓的浪漫诗篇。
为了提升效果,音乐老师编曲、录制、传授,在音乐课上进一步指导学生。伴随着悠扬的古乐,学生颔首微笑,娓娓吟唱出优美的楚辞旋律,深深地沉浸在古典韵味之中。
美术老师以“粽”爱端午为主题,准备了卡纸、彩线、彩珠等漂亮的材料,教学生动手缠彩粽。一个个颜色艳丽、斑斓多姿的彩粽被大家悬挂在楼道里、大厅中,营造了欢乐、喜庆、祥和的节日气氛。书法老师引导学生寄情《离骚》,从屈原名作中节选自己钟爱的的句段进行软笔书法创作,体悟书法之美。学生们在静心书写的过程中不断积淀,认认真真写字,堂堂正正做人。
科学老师结合教学内容,围绕“粽子的营养”这一话题,带领学生开展研究与交流,使学生了解了粽叶、糯米、小枣等原材料的营养和药用价值,知道了粽子应该怎么吃、和哪些食品一起吃等。
整个活动从5月中旬筹划,历时三周,把传统模式的活动仪式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课堂教学,转化为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学生课上学习、实践,课下互助、合作,活动期间兴致勃勃,欢声笑语。语文、音乐、美术、书法、科学多个学科以传统文化为纽带,共同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孩子们收获了学习的快乐。
图文提供:育鹰小学
快来给你喜欢的活动投一票!
海淀教育让每一个孩子快乐地接受教育白癜风早期有哪些症状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