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端午节_端午_端午吃粽子 >> 相关传说 >> 危险的端午节和有趣的粽子
它是个恶日。
当然,粽子很有趣,就看你怎么包了!
“端午节是纪念屈原的!”这是我妈妈告诉我的。
但是,我总觉得这个节日,似乎和屈原老先生并没什么关系。咱包了粽子,自己吃了,也没扔进水里。所以,我估计,屈原大人的灵魂,估计连个粽子叶也吃不到呀!
那么,端午节到底是干啥的呢?当然,我只讨论北京的事儿,什么韩国、日本、越南或者壮族、苗族、畲族过不过端午,怎么过端午,跟我关系不大。
端午节的时候,人们到底要做啥呢?在我们家,包粽子,然后.......没了!不过,我从高中语文教材那里了解到,在这个节日里,人们还要挂艾草、系五彩绳、避五毒、饮雄黄酒。
天啊!这些听起来咋都是在驱邪避魔啥的,难道这天是鬼节?!
一、危险的端午
嗯,是的,似乎端午和鬼节差不多。在我们老祖宗那里,端午节叫做恶日。
据《宋书·王镇恶传》:“镇恶以五月五日生,家人以俗忌,欲令出继疎宗。猛见奇之,曰:‘此非常儿,昔孟尝君恶日生而相齐,是儿亦将兴吾门矣。’故名之为镇恶。”《荆楚岁时记》又载:“五月俗称恶月,多禁,忌曝床荐席,及忌盖屋。”
按唯物主义的说法,这一天天气炎热,蚊虫活跃,细菌滋生,所以古人极易染病。故将其当做恶日,五毒侵人的日子。
其实,我觉得,这样的解释,挺扯的,至少不够完善,难道六月就没蚊子啦?!
礼记里说,仲夏之月,天子居明堂太庙,乘朱路,驾赤骝,载赤旗,衣朱衣,服赤玉,食菽与鸡,其器高以粗。养壮佼......是月也(五月),日长至,阴阳争,死生分。
在礼记里,五行属火的,有四、五、六三个月份。我估计,五月在正当中,算是火中的火。
我也不懂阴阳五行,但似乎,在古人眼里,这五月,是阳气最盛的日子。而五月初五,则是盛中之盛。
可是,驱邪之类的事情,似乎总和阴气联系到一起。阳气盛,为何也危险呢?
其实,礼记里解释得很清楚:日算长至,但此时阴阳正,死生亦分。阳气虽重,但阴气已经产生,二者相争,又不确定的危险。故需节嗜欲,定心气,百官静事毋刑,以定晏阴之所成。
对于人类来说,不确定才是真正的危险。
上天有上天的地儿,阎王老子也有阎王老子的地盘,而我们人类,则有自己的家园。
这样,大家分得清清楚楚,各有规则,各行其是。可是,一旦到了联通几地之处,比如奈何桥上,某个通向天国的捷径中,便都十分危险。
因为,我们不知道那些联通处究竟属于哪里,该遵守什么规则才能保护自己。
同样,在一切都不确定的五月,古人在等待一个不确定的结果。此时,最需堤防。
在现实世界里,三不管地区的混乱,或许也有这样的原因。
二、好玩的粽子
无论如何,现在,没什么人会因端午节的来临而感到不安。端午节对于我们大部分人来说,就是粽子节。所以,韩国人去那端午祭申遗,咱也不用表示什么,因为,他们不吃粽子。(虽然他们也吃米做的艾子糕,但这俩不是一回事儿)
据考证,粽子是中国古代南方土著居民祭祀蛟龙的祭品。在那个时候,糯米曾经是人们的主食。
粮食,对于人们来说,总有很特殊的含义。比如,维吾尔人会“对馕发誓”、列宁会用面包做革命口号、国家有个单位叫粮食局,其领导是副部级等等。仿佛人们离了粮食就不能存活(这不是废话,不是所有民族都靠粮食为生。对于苏丹南部的努尔人来说,粮食就没那么重要,只是在畜牧类事物缺少时的补充。)
当然,看到这篇文章的小伙伴们,应该都生活在一个不吃粮不行的世界里。但是,我们现在却很少把糯米当做粮食了(至少对于很多北方小伙伴是如此,我们觉得,拿糯当饭吃,因为太黏,胃会受不了)。
但,这并不妨碍,以糯米制成的粽子的有趣。
每年都会有一堆人争执,到底甜粽好吃还是咸粽好吃。我们家一直吃甜的,直到我上大学,偶然接触到了咸的。忽然发现,粽子这个东西,咸的才是它的天命啊!
小伙伴们下回用小龙虾包粽子,风味独特。拿水果包,有种奇异点心的感觉。还有不带陷的,只有糯米,吃起来清香可口。
端午节对于我,只剩下粽子了,但也够了。我不会记得什么恶日,我关心的,只有粽子。
今儿分享首符合“恶日”的歌儿,镇命歌!!!!!!!!!!
各位,今儿都吃了啥馅儿的粽子,欢迎留言
扯些片儿汤ang生命无限却给人永恒的悲伤北京白癜风医院北京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