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端午节_端午_端午吃粽子 >> 相关传说 >> 端午节你需要知道的
【荐读】端午节你需要知道的
来源:人民
今天是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在此,祝大家端五安康!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五也称端五,端阳。另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龙日等。
假日出游,防范暴雨
据中央气象台预计,节日期间,四川盆地西南部、云南西部和南部、广西南部、广东南部、海南岛西部和南部等地有大雨,其中,广西南部沿海、广东南部沿海、海南岛南部、云南西部等地的部份地区有暴雨,局地大暴雨。上述部份地区伴随短时强降水或雷暴大风。
为此,中央气象台6月8日18时继续发布暴雨预报。此次降雨进程正值端五假期,大家外出请务必做好防范工作。
端五由来,众说纷纭记念屈原
公元前年,秦军攻破楚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犯,痛澈心脾,于五月五日抱石投汨罗江身死。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思异常,纷纭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就有了端五龙舟竞渡、吃粽子的风俗。
记念伍子胥
伍子胥助吴伐楚,建议应完全消灭越国,吴王夫差不听。子胥便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记念伍子胥之日。
记念孝女曹娥
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10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5往后抱出父尸。后人为记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修曹娥庙。
恶日
在先秦时期,普遍认为五月是个毒月,五日是恶日,相传这天邪佞当道,五毒并出。《吕氏年龄》中《仲夏记》1章规定人们在五月要禁欲、斋戒。古代以五月初五为恶日,是普遍现象。在此日插菖蒲、艾叶以驱鬼,薰苍术、白芷和喝雄黄酒以避疫。
端五风俗,特点鲜明挂艾虎
中国古代视虎为神兽,俗以为可以镇祟辟邪、保佑安宁。故民间多取虎为辟邪之用,其中尤以端午节的艾虎最具特点。艾虎或以艾编剪而成,或剪彩为虎,粘以艾叶,佩戴于发际身畔。
画额
端午节时以雄黄涂抹小儿额头的风俗,云可驱避毒虫。典型的方法是用雄黄酒在小儿额头画“王”字,1借雄黄以驱毒,2借猛虎(“王”似虎的额纹,虎为兽中之王)以镇邪。
戴香包
戴香包颇有讲求。老年人为防病健身,一般喜欢戴桃子、苹果、娃娃抱公鸡等形状的,意味万事如意、家庭和睦。小孩喜欢的是飞禽走兽类的。青年人,如果是热恋中的情人,那多情的姑娘很早就要精心制作新颖的香包,赶在节前送给自己的情郎。
沐兰汤
端五日洗浴兰汤是《大戴礼》记载的古俗。但文中的兰不是兰花,而是菊科的佩兰,有香气,可煎水沐浴。后来一般用煎蒲、艾等香草洗澡。在广东,用艾、蒲、白玉兰等花草。
饮蒲酒、雄黄酒
《荆楚岁时记》载:“以菖蒲或镂或屑,以冷酒。”蒲酒味芳香,有爽口之感,后来又在酒中加入雄黄、朱砂等。此俗流传较广。
挂艾草、菖蒲、榕枝
艾、菖蒲和蒜被称为“端五3友”,又被称为“3种武器”,古人认为可以退蛇、虫、病菌,斩除妖魔。有地方端午节在门口挂艾草、菖蒲(蒲剑)或石榴、胡蒜。通常将艾、榕、菖蒲用红纸绑成一束,然后插或悬在门上。
划龙舟
划龙船时,多有助兴的龙船歌。如湖北秭归划龙船时,有完全的唱腔,词曲根据当地民歌与号子融汇而成,歌声雄壮壮美,扣人心弦,有“举揖而相和之”之遗风。
自己动手,学包粽子
固然,端午节怎能少了粽子!在外面买的粽子又贵又不好吃?不如试试自己在家包粽子吧!豆沙粽、蜜枣粽、古味肉粽、蔓越莓水晶粽……9种美味粽子,甜咸、新老一应俱全↓↓超全的粽子做法和馅料调配秘方,总有一款你喜欢!
端五诗词,一起品评乙卯重五诗
重5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1笑向杯盘。
(陆游)
端五日赐衣
宫衣亦着名,端五被恩荣。
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
意内称长短,毕生荷圣情。
(杜甫)
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五月榴花妖艳烘,
绿杨带雨垂垂重。
五色新丝缠角粽,
金盘送,
生绡画扇盘双凤。
正是浴兰时节动,
菖蒲酒美清尊共。
叶里黄骊时一弄,
犹瞢忪,
轻易惊破纱窗梦。
(欧阳修)
七律·端五
端五偏逢风雨狂,
村童仍着旧衣裳。
相邀情重携蓑笠,
敢为泥深恋草堂。
有客同心当骨肉,
无钱买酒卖文章。
当年此会鱼三尺,
不似今朝豆味香。
(老舍)
端五安康(文章图片均来自于络)
北京白癜风治疗哪家医院好北京哪有治疗白癜风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