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端午节_端午_端午吃粽子 >> 文化影响 >> 今天是端午节说说多伦人过端午的习俗
今天是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它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
端午节、中秋节等节日被列为法定假日,体现的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回归。那么多伦人对端午节有什么习俗,端午节来历如何?下面一一道来。
一、多伦人过端午节的习俗
端午节,在多伦又称五月节。当地,正值万物生长繁茂,山青水秀风光好,日暖天晴空气佳,是出游的最佳时机。端午节这天,有“在日出之前野游、看日出、趟河、相互戏水”,人们认为这样,可以祛除百病,身体健康,增进情感;有“清早到河边洗脸,一年不得眼疾”之说。游玩归来,人们采摘树枝(保护树木不提倡)、艾蒿悬挂门外、意为可以驱邪免灾。端午节当地有吃粽子、凉糕、江米糕、鸡(鸭)蛋等的习惯,这遇什么节日吃什么,纪念意义有关。端午节有房檐下挂葫芦保平安之说。也有端午节给孩子制作荷包佩戴,意为保儿童安康。
至于,近年来,在端午节这一天,有的亲朋好友相约出外野游、埋锅煮肉、支炉烧烤,野餐一顿,实属休闲消遣,不在民俗之列。
二、讲讲端午节的来历
(一)纪念屈原说。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据说,屈原于五月初五自投汨罗江,死后为蛟龙所困,世人哀之,每于此日投五色丝粽子于水中,以驱蚊龙。
(二)迎涛神说。此说出自东汉《曹娥碑》。春秋时吴国忠臣伍子胥含冤投钱塘江而死之后,化为涛神,世人哀而祭之,故有端午节。
(三)曹娥寻父。东汉孝女曹娥,因曹父溺江而亡,年仅十四岁的她沿江(后称为曹娥江)豪哭,经十七日仍不见曹父尸首,乃在五月一日投江,五日后两尸合抱而浮起的感人事迹,乡人群而祭之。
以上三个传说,即大文豪屈原投汨罗江、伍子胥投钱塘江、曹娥救父投曹娥江的日子,可以说端午节是个祭祀节日,如此悲壮的日子,祭祀日子,如今有的人“互祝快乐”显得有些不合时宜,这里支招,清明节、端午节,互送“安康!”为好。
《日出》高建祥摄于都市花园
出游采艾蒿高建祥摄于滦源镇
河水洗脸高建祥摄于滦河支流
戏水高建祥摄于大河口
作者出游朋友摄于大河口
挂艾蒿网络配图
粽子网络配图荷包网络配图
(高建祥整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