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_端午_端午吃粽子

农业农村部年我国气象年景偏差,旱

发布时间:2021-7-9 11:16:51   点击数: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农村(农牧)厅(局、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农村局:

为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央1号文件和全国农业农村厅局长会议精神,以全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副产品有效供给为目标,强化风险意识、责任意识,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落实主动防灾、科学抗灾措施,努力减轻灾害影响和损失,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全力赢得粮食和农业丰收主动权,我部制定了《科学应对“拉尼娜”奋力抗灾夺丰收预案》。现印发你们,请结合本地实际,切实抓好落实。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

年1月18日

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是建党周年,做好农业防灾减灾,全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副产品有效供给具有特殊重要意义。目前一次中等强度的“拉尼娜”已经形成,旱涝极端天气事件发生概率增大。据预测,年我国气象年景偏差,旱涝灾害可能南北连发重发,自然灾害风险形势严峻复杂,农业防灾减灾任务繁重。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央1号文件和全国农业农村厅局长会议精神,立足抗灾夺丰收,加强监测预警、科学主动应对,切实减轻灾害损失,奋力夺取全年粮食和农业丰收,为“十四五”开好局提供有力支撑,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周年。特制定本预案。一、预案背景目前,赤道中东太平洋已形成一次中等强度“拉尼娜”,致使我国冬季气温明显偏低,预计影响将持续到今年春季。据农业农村部和中国气象局会商预测,年我国区域性、阶段性旱涝灾害重于常年,汛期阶段性北涝南旱格局较为显著,将对我国农业和粮食生产带来不利影响。(一)黄淮海地区可能发生“倒春寒”,夏季可能出现洪涝。预计年1月至2月,黄淮海大部降水偏少3~8成,气温偏低,部分长势偏弱、镇压措施不到位的冬小麦可能遭受冻害。3月至5月,冬麦区大部降水偏多,发生春旱可能性较小,但早春气温回暖快,易出现阶段性强冷空气,发生“倒春寒”几率大。冬小麦抽穗扬花期可能出现阶段性低温阴雨天气过程。6月至8月,黄淮海地区降水偏多,海河、黄河中下游、淮河流域可能发生洪涝灾害。(二)东北地区中北部春季可能发生低温春涝。年秋季,东北地区降水偏多1~4倍,大部地区湿封冻,目前积雪覆盖面积和深度较去年同期偏多偏深,其中黑龙江中东部和吉林中部最大积雪深度5~20厘米。预计今年3月至5月,东北大部降水偏多1~2成,可能出现连阴雨天气,黑龙江和吉林气温偏低0.5~1℃,局地伴有阶段性低温,对适时春播不利。(三)江南华南局部可能发生冬春夏三季连旱。年12月以来,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南地区降水偏少,其中江南中部、华南降水偏少5~9成。预计今年1月至5月,江南南部、华南中东部降水偏少2~5成,发生冬春连旱的可能性较大。6月至8月,江南大部、华南北部降水偏少,出现高温热浪、夏伏旱的可能性较大,局地可能发生冬春夏三季连旱。西南地区气候条件总体利于作物生长发育。(四)西北局地可能发生春旱。预计1月至2月,西北地区大部气温偏低、降水偏多,对冬小麦安全越冬总体有利。3月至5月,气温接近常年同期或偏高,降水正常略偏少,新疆和甘肃西部可能发生阶段性春旱,对小麦春管和适时春播不利。6月至8月,西北地区大部气温偏高,局地可能出现夏伏旱。二、农业防灾减灾主要技术措施牢固树立“抗灾夺丰收、减灾就是增产”理念,强化风险意识、责任意识,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立足抗灾夺丰收,突出重点地区、关键农时、主要灾害,防抗救结合,强化监测,分类指导,狠抓关键环节、落实重大技术,科学应对“拉尼娜”影响,切实减轻灾害损失。(一)防范北方冬麦区低温冻害。强化田管促壮苗。旺长麦田要及时开展早春镇压蹲苗,实现控旺转壮。对弱苗及时追肥,合理调控肥水,促进苗情转化升级,提高抗寒防冻能力。综合措施防冻害。密切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angguart.com/whys/3263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