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端午节_端午_端午吃粽子 >> 基本简介 >> 客家文化客家人过端午节的传统习俗
客家人有着悠久的客家民俗文化,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日,即端午节,但客家人一般不叫端午节,而叫“五月节”,是客家人的三大节日(春节、端午节、中秋节)之一。每当“端午节”来临之际,客家人真可谓是忙得不亦乐乎。南迁到广东、福建、江西等地的客家人,在过端午节时,保留了中原传统的端午节风俗,也融入了本地人的习惯,如裹粽子、做艾饭、挂蒲和艾、香草烧汤沐浴等,还有一年一度的龙船竞渡,因而形成具有本地特色的端午节习俗。
1、客家端午节活动日程
人们要抽空上山采摘包粽子的竹叶,还要采集葛藤、菖蒲、艾叶等晾干备用,经济稍好的人家要为孩子们添置夏衣。
开始包粽子、熬粽子,杀猪、宰羊、捕鱼、宰杀鸡鸭鹅兔等。五月初四之前,男人尤其是男童要剃头。
初四下午全家人都要以艾叶、菖蒲等煎汤沐浴,浴毕以雄黄酒点涂头顶、太阳穴、心窝、肚脐及掌心等部位,每人还要喝一口用鱼腥草等草药煎汤配雄黄泡成的雄黄酒,以避此时已苏醒活跃于房前屋后、山路田间的各种毒蛇。晚上,人们还要在自家大门上挂上葛藤、桃枝、菖蒲和艾叶等以避邪避祸。
儿童要穿新衣,佩戴香囊、菖蒲根及艾叶;大人们拜完神,大家就可以吃粽子;午饭之后,有些河边大村镇开始赛龙舟,更多地方则由于溪河条件不具备或无力筹办龙舟赛而开展游泳活动。于是,无论男孩女孩,均首次被允许结伴到小河去游泳,去时可带上粽子到河边争相投入河中,谁家的粽子入水溅出的水花更大,则表明谁家的粽子包得好,得到河神的笑纳。
是客家人走访亲友的时间。男人们聚在一起,喝酒品茶,将家中仅存的年前酿制的上等黄酒(糯米酒)彻底“收拾”干净。妇女们则一般携儿带女回娘家稍住几天,与父母及兄弟姐妹畅叙自正月阔别以来的思念之情。
2、客家端午符号:
每年端午节,家家户户节前就备足糯米和箬竹叶裹粽子。亲戚朋友互相馈赠,女婿要向岳父家送鸡、送肉,谓之“送节”。粽子有甜粽、咸粽之分,有碱粽、白粽之别,粽子品种更多,有乌豆粽、花生粽、肉粽、豆沙粽等等,五花八门。沙县的粽子,糯米一定要用黄荆枝叶烧成灰泡成的碱水浸过。据说这种粽子不但味美、不易发酸,而且吃再多也不会拉肚子。沙县除了粽子,还有蝴蝶包、花椒饼、面条、发糕等。蝴蝶包呈半圆蝴蝶状,可以掰开夹馅,味道鲜美;花椒饼皮薄中空,表层有芝麻,内夹米粉肉、肉炒笋丝等,既稣又脆又可口。
端午节,家家户户门上都要悬挂菖莆、艾叶、葛藤以驱邪。有的门口还贴上“艾叶如旗招百福,菖莆似箭斩千邪”的对联。午后还用香藤、艾叶、菖莆煎水,供老少沐浴。客家人端午节门前挂葛藤的习俗源于福建省宁化县的石壁葛藤坑。端午节当天,广东梅州客家人便在自家门前挂起黄葛藤,这样的民俗在客家地区延续了千年。据了解,黄葛藤又名葛根干、野葛干等,是一种既为普遍的多年生藤本植物。但在客家人眼中黄葛藤是驱邪之物,与别处将葛藤喻为捆绑鬼怪的“铁链”、“神仙索”不同,其在客家民间传说中与唐末农民起义领袖的黄巢有着紧密联系。
端午节中午家家团聚欢宴,大人小孩都要喝雄黄酒避瘟邪;还在小孩额头上用雄黄酒写上“王”字,以期日后出人头地。
旧时端午节,民间少女还有缝制香包的习俗,用色布和彩线缝制成粽子、公鸡、菱角、鲤鱼等形状的香包,内装雄黄、苍术、卫生丸等,供小孩佩带。沙县是日还有叫小孩吃使君子驱蛔虫的风俗,一岁吃一粒,十岁以上吃十粒。
三明客家地区还有端午节期间上山挖草药晒干备用的习俗,传说此日所备草药,疗效特高。端午前十来天开始,宁化就有许多群众到山野中采草药,其中有艾叶、六月雪、夏枯草、鱼腥草、车前草、益母草、绣花针等几十种中草药,采后到圩场出售,端午期间圩场大街到处都是卖草药的地摊,浓郁的药香在街市上空弥漫。清流从四月二十五日至五月初四,四乡草药入城形成买卖集市,甚为热闹。
在端午节,客家人有做艾饭的习俗。每逢过端午节前夕,家家户户都要从野外采集各种供食用的青草药,用来制作艾饭。常用的青草药有艾草、麻叶、鸡矢藤、白头翁、枸杞叶等。制作方法是将需要的草药洗净、去梗、煮熟,拌在预先浸透过的滤干的糯米(加适量的大米)中,用碓舂成米团,添进红糖拌匀,制成块蒸熟即成,之所以每年的端午节期间有这种饮食习俗,是因为农历的五月,客家人称其为恶月,在客家地区,每到这个时期是瘴疠最为盛行的季节,也是人最容易患上各种疾病的季节。而上述制作艾饭的青草药,几乎都具有去湿热、除百毒等治病功能,且在这个时期又是出产这些草药的季节,故此客家人根据自己的生产生活经验形成了这样一套饮食习俗。
写符贴于门。农历五月五日,每户人家以珠笔写“午时符”贴于门上或墙上。所谓“午时符”,指于午时书写之符黄色符纸上,画一八卦或一神像,下书“勒令”二字,写着“五月五日午时书破官非口舌,鼠蚁蚊虫一切尽消除”一类的字样。此俗,是用道教的符咒形式以避“五毒”的,因为道教张天师是客家端午节祭祀的神灵。随着仲夏的到来,各种害虫纷纷出动,故人们以此作为驱除鼠蚁蚊虫之用。
端午节这天,客家地方还有洗花草浴的习俗。男女老幼都要洗药水澡,客家人相信,“艾蒲洗身,百病消除。”这一天百草为药,洗药草水可以去湿驱瘴以健身。当天太阳未出山,客家人就早早出门,采来带露的枫树叶、桃枝、金银花藤、千里光、猫爪藤等洗净扎好,再加上初一插上门枢的菖蒲、艾枝,用大锅熬水,煮沸后便各自取水洗澡。
龙舟赛开始,两岸观者如堵,丝竹唢呐,锣鼓喧天,热闹空前。如今,端午龙舟赛已经成了客家地区旅游观光业的一个特殊项目。
(以上图文分享来自网络)
赞赏
长按白斑北京白癜风研究中心治疗要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angguart.com/jbjj/72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