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潮汕美食王国的版图上,有一道亮丽斑斓的奇特风景线——粿品。通常,人们把她列入“小食”的行列,殊不知,她的高贵却来自神坛。由于扮演着作为祭祀祖先的祭品角色,粿品在海外潮人的心目中更蒙上了一层思乡的情愫。潮汕的粿,不仅是满足口腹的精美食品,更凝结着一种本土文化,体现着潮汕的精神。潮汕民谚云:“时节做时果”“时令防时病”,潮汕人选择性地利用适合节气防治常见病、多发病的中草药,用操作工艺拌入米粉(俗称粿志)加工研制烹调成可口粿品,以预防疫病。如鼠曲粿,可用于春天御春寒咳嗽;红桃粿,可消食健脾;菜头粿,可去邪热气;麦粿,可利便养肝;桅粿,助消化、增食欲,祛疾病。这些粿品不仅使人享受美食口福,又成为适合时令的药膳,起到增进食欲,提供营养,调摄养生和医药保健,益寿康宁之功。“粿”,《康熙字典》释为:米食也。但是潮汕粿的概念可远不止“米食”这么简单了。首先,粿的原料除了米,还有面、薯粉等,其次,粿的类别很多,仅就其形式分,分为有皮无皮两大类。皮包馅的有红桃粿、鼠曲粿、朴枳粿、无米粿、菜粿、猪朥粿、豆粿、笋粿等;没有粿皮的有粿条、甜粿、草粿、菜头粿、芋粿、栀粿、酵粿、麦粿、糕粿等;还有分不清皮馅的鲎粿,还有按照季节、按照功效等的分类以及归不了类的水粿、炸粿肉、粿汁等等,洋洋大观,不一而足,潮汕到底有多少种“粿”?恐怕没人说的全。但潮汕有哪些出名的粿呢?小编这就为你道出几样来。红桃粿红桃粿又名红壳桃,取桃果造型而得名。桃果象征长寿,所以制作红桃粿则反映了潮人祈福祈寿的愿望。潮汕家庭的妇女,一般都能掌握这类食品工艺,由于整个过程必须从舂捣米粉开始,故又称为舂粿。红桃粿的馅料一般是糯米蒸成香饭或甜饭充用,也有用豆沙花生等馅料。皮馅包制成后,还须用雕刻花纹图案的木质桃形印模印制,再入蒸笼蒸熟即成。鼠壳粿鼠曲粿,也称茨壳粿,取用天然鼠曲草,从田间采集后,选摘芯叶入锅熬煮,沥去涩水之后,放入石臼舂烂。再以糯米粉掺和揉制成团块,作为粿皮。再将团块分成小块,捏成圆饼,中包粿馅,馅有咸、甜、双烹数种。甜馅有红豆或绿豆加糖制成豆沙;咸馅有糯米饭加香菇、肉丁、虾米、花生仁、香料等;双烹则一半是甜的一半是咸的。包制粿馅之后入木模压印,垫在蕉叶上入蒸笼蒸熟。吃时可再蒸热或在锅中用油煎,入口软香甜润。在所有的粿品中,鼠曲粿产生的年代最为久远,是潮汕一种很重要的食俗。鼠曲粿既是人神共飧的美食,更是寄托着先人庇佑赐福的保健品,鼠曲草又名白头翁,性甘、平,能清肺除尘,祛痰止咳,养胃去火,降血压,祛风湿,治疗胃与十二指肠溃疡和蚕豆病,外用治跌打损伤,毒蛇咬伤。潮汕民间相信鼠曲粿能调中益气,去胃肠瘀积。朴籽粿朴枳粿,又称朴籽粿,是无人不知的清明节必备传统的糕点。清明节,远在异乡、海外的潮汕乡亲回乡扫墓时都会供奉上朴枳粿,这是潮汕缅怀先人的特有方式。民间采食朴树叶,传说最早源于饥荒年,百姓采摘树叶充饥,其它树叶苦涩难以入口,唯独朴树叶别有滋味,而且吃后,胃、肠感觉舒适。因此,每逢饥荒年,朴树叶均被一扫而光。后来,每逢清明时节,正值朴树萌发新叶,民间采其嫩叶,和粳米舂制成粉末,加上发酵粉、白糖,和水拌成浆状,舀入陶模,蒸熟成粿品,祭祀祖先。蒸熟的朴枳粿,不但色泽青翠,还有一股诱人扑鼻的朴树叶浓香,吃上一口,妙如吃蛋糕一样,口感松软,味道甘甜。而且朴枳粿还有药膳的作用,因朴枳叶具有消风去邪、消食去积健胃的功效,故男女老少吃之,对于身体健康均会有益处。酵粿酵粿和朴枳粿最大的特征就是表面由于酵粉发酵膨胀开裂,形状像一朵盛开的花,有时会在酵粿分出的花瓣上点上一点红色,潮汕人把这种现象称为“笑嘴”。“笑嘴”可不是人为处理形成的,所以要做出合格的粿,可不是件容易事,“笑嘴”是检验粿成功与否的必备条件之一,发得越大,裂痕越深,象征发大财、发好运,即代表运势越好的象征。栀粿栀粿,又称栀粽,是广东潮汕地区民间传统的应节食物。端午节吃栀粿,是潮汕人自古以来的传统习俗。因为端午时节天气炎热,蚊蝇滋生,食物容易变质,而栀子可以清热泻火、解毒凉血,栀粿有助消化、预防肠胃疾病,所以潮汕民间把吃栀粽又称为“吃壮”,寓意吃了身体强壮。栀粿微带棕黄色,吃起来有点苦香。栀粿的原料为糯米,潮汕人吃的时候,通常都是用纱线拉割成薄片,粘上白糖,甜润爽口。甜粿甜粿的外表和栀粿很像,在每年的一个固定日子或隆重的拜神集体活动,甜粿是拜神祭祖供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甜粿可冷吃,亦可蒸着吃,还可以裹上蛋液煎炸来吃。鲎粿鲎粿是潮阳区棉城、海门特有的汉族传统小食,最传统的做法是取鲎肉与米浆混合,加入猪肉末、香菇、鹧鸪蛋等食材一同炊制,最后再经油浸高温烹制而成,极具潮阳乡土味。通常回乡探亲的华侨、港澳同胞和在外工作的人一到潮阳,就会去尝尝鲎粿的滋味。关于鲎粿,有几种说法,一是说鲎粿是潮阳一位媳妇为孝敬无牙的婆婆而创制出来的;二是说鲎粿的最原始形态应该是淋上鲎酱的粿品;还有一种说法是以前物资匮乏,杀了鲎后,觉得蓝色的鲎血不可浪费,于是便将之加入了冷米、番薯粉等浆水原料中一起制成了粿品,尝试之后发现当中有了一种特殊的鲜味,于是就成为了鲎粿。以前的鲎粿里面是没有馅料的,后来食材丰富了,大家才根据自己的口味往里面加虾、肉、蛋等各种馅料。再后来,鲎稀少并且被列为国家保护动物,人们不再用鲎血添入制作粿皮,也就演变成现在用米浆制成的鲎粿。咸水粿咸水粿又名水粿,也称为猪朥粿。外观是一个由米浆做成的如同小碟子的粿皮,中间是盛放着热的菜脯干,色泽嫩白,口感润滑。粿皮无味但有嚼劲,配上菜脯干的香甜和芳咸,成为一道具有潮汕特色的民间小吃。笋粿将大米和糯米洗净,用冷水浸泡后磨成浆,再用布袋装好控净水份,放进蒸笼蒸10分钟取出,加冷开水揉拌成团,制成粿皮。把赤肉、白肉、虾米、竹笋、香菇切成粒,加入油煎葱珠、方鱼末、味精、胡椒粉、芝麻油、鱼露、精盐、猪油等拌匀制成馅料。将每粒粉团压薄成圆形粿皮,包裹馅料捏成半圆形,放进蒸笼蒸12分钟取出。食时在平底锅中用油煎至底部金黄,盛盘淋上浙醋。特点是上皮柔软,底部酥脆,竹笋甘美,肉鲜香醇。
来源:潮汕旧时光
正在小儿白癜风有什么症状石家庄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angguart.com/jbjj/65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