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端午节_端午_端午吃粽子 >> 基本简介 >> 闽都大家一口盛满民味的老井方炳桂
▲资料图:方炳桂介绍福州拗九节的来历和故事。(福州新闻网记者王礼林摄)
人物名片方炳桂(年8月18日-年12月7日),他出生福州仓山建新镇楼下村,中共党员。年2月至年7月,分别在福州市洪山小学、义洲小学、福州市开智中学、林森县(现闽侯县)中学、福建省商业职业学校等读书。年8月至年3月在福州市总工会工作从事职工教育(其中,下放松溪县3年)。年4月至年11月,在福州市蔬菜公司工作。年12月退休。
他是福建省民间文化优秀传承人、福州市文明建设顾问、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中国曲协会员、福建省民文协、曲协会员、福海文教基金会会长、福州市民俗研究所顾问、福州市人大侨台委委员、福州市政协文史研究员、福州聚春园集团民俗顾问、福州人民广播电台“左海乡音”主持人、福州电视台“榕城风”《方老讲古》主讲。先后荣获福州市优秀党务工作者、福建省优秀职工教育工作者、福建省民间文化优秀传承人、福州市首届道德模范、年度感动福州"十大人物"等荣誉称号。
他还积极参加社会公益事业,长期无私捐资助学,在台湾民间人士的支持下,创办成立了福建福海文教基金会,担任会长;多年来资助贫困学生多人,捐建希望小学4所;在市委文明办的支持下,年起,倡导开办光饼节、“拗九”孝顺节、邻里节和闽都乡学讲习所。
代表作品他编写具有福州地方特色的文艺作品,进京到中南海参加汇演,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而且多次地捧回全国职工文艺汇演获奖证书或奖状。他坚持50余年笔耕不辍,在报刊、杂志发表文章百余篇,出版《榕树下》、《福州风情录》、《光耀闽疆》、《乌龙江传奇》、《百年聚春园》、《福州乡土文化汇编》、《福州熟语》、《福州老行当》、《福州熟语》、《福州老街》、《福州风土诗》等十余部,共二百余万字。其中,《福州风土诗》获福建省首届民间文学“山茶花”奖。
▲方炳桂生前接受本网栏目专访
年12月7日,在历史文化名城座谈会上,仍在勉励建言献策的方炳桂倒在椅子上,再也没有起来。
他倒在了毕于一生致力的乡土文化传承事业的途中。那一天,福州人心中“都下了一场雪”,惊闻噩耗的媒体人和文化人在同一时间发文忆及与他的点滴片段。这更像是一场旷久而持续的集体怀念——不同阶层的人不约而同地对一位温和的长者和老朋友,自发地进行了一场集体式的告别。
相对于冷清的地方民俗文化研究界而言,他的去世意外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白癜风该怎么治疗好治疗白癜风有好办法么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angguart.com/jbjj/56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