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_端午_端午吃粽子

端午养生全攻略,安然度过百毒月

发布时间:2017-1-3 7:16:52   点击数:

我国传统的民俗节日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除了吃粽子、划龙舟外,端午节也是一个多民族的全民防疫祛病、避瘟驱毒、祈求健康长寿的大节日。因为此时天气日渐炎热,蚊虫苍蝇滋生,被称为“恶月”或“百毒月”。

端,是“开端”的意思;午,在十二地支中属火,是阳气的极致。端午,意味着一年中阳气最旺的时候开始了。生活经验也告诉我们,一旦过了端午,太阳就会显得尤其明亮。端午过后,天上的热气降于地面,地上的湿气往空气里蒸腾,湿热交织,最容易滋生病菌,酝酿各种邪气,使人生病。

我们知道,“病”字含有一个“丙”,丙也属火,因此病跟火有着密切关系。端午是火热季节的开端;如有不慎,那么就是疾病的开端。那么,在端午节时候如何养生呢,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

粽子

一、吃粽子——清热除烦

中医认为,糯米具有益气健脾、开胃消食的作用。用来包裹粽子的粽叶更有讲究,北方大都用芦苇叶,南方多用竹叶或荷叶,这些叶子都有很好的药用功能。如:苇叶可以清热生津、除烦止渴;竹叶可以清热除烦、利尿排毒;荷叶能清热利湿、和胃宁神。总的来说,粽子有清热除烦、助脾开胃的作用,特别适合初夏食用。

进食时须注意,制作粽子的原料糯米黏性较大,过量进食容易引起消化不良,所以不可贪食。

另外,过端午节还有不少地方的人们会吃绿豆糕,那么,过端午节吃绿豆糕的缘由是什么呢?

根据中医理论对二十四节气的分析,端午节是一年四季中阳气最盛的时节,在这个时候人们的情绪波动都比较大,非常容易烦躁和忧虑,加上现在正值夏季,气温也渐渐高了起来,在这个时候就特别需要一些东西来缓解这一状况。而绿豆性味甘凉,具有清热解毒的疗效,做成的绿豆糕也是口感松软,非常适合在这个时候食用,能大大缓解因为阳气过剩带来的负面影响,能够有效的化解及忧郁情绪。再加之“糕”和“高”同音,有积极向上飞黄腾达的寓意,与端午节的粽子连一起又有“高中”的寓意,对于准备赶考的学子来说又是一个的美好祝愿。因此在端午节吃绿豆糕就这样被一代一代流传了下来。

二、艾叶菖蒲——驱毒除瘟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家家户户都要将菖蒲、艾条插于门楣,悬于堂中。艾叶(也叫艾蒿)是一味芳香化浊的中药,有较强的驱毒除瘟作用。现代研究表明,悬挂艾叶及燃烧艾叶的确有杀菌消毒、预防瘟疫流行的作用。艾叶、菖蒲还有驱蚊的作用,慢慢燃烧艾叶驱蚊效果更好。现代人已经很少在家门口挂艾叶、菖蒲等草本植物。对于这个问题,专家说,可以采取烟熏和喷气雾剂的方法来解决。普通家庭可以选择在端午前后把门窗紧闭,然后用菖蒲、艾叶、雄黄合剂烟熏2~4小时以上,这样可起到杀菌作用。另外,还可以到商店购买杀虫驱蚊的气雾剂来达到灭害虫的目的。

艾叶有温经止血,散寒止痛的功能,临床上常用来外用,如艾灸、煎水外洗等,五月艾叶药效最佳,具有很强的抑制微生物生长和杀灭细菌的作用。下面是艾叶的几种用法:

1.艾叶煎水可暖宫止泻

用艾叶煎水喝,可以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痛经、月经不调等妇科疾病;还能止泻,对于夏天吃了生冷食物后引起的腹痛效果很好。

2.艾条可灸治百病

将艾叶晒干,搓取艾绒,制成艾柱,置于选定的穴位燃烧,可治百病。夏天贪凉后关节疼痛、有风湿关节痛的人可以每天用艾灸熏烤关节,能祛湿散寒。现在有很多灸疗师,以艾草为原料专门从事艾治,非常受欢迎。

3.艾叶煮水沐浴可保健

艾叶煮后洗澡可以预防夏天长包长疖生痱子,治疗湿疹,还可以很快缓解皮肤瘙痒。把新鲜艾叶涂皮肤上,可以防蚊。孩子常用艾叶水泡脚,还能防治感冒。用艾叶加姜和盐洗澡还能退烧。而且,越是陈年的艾蒿效果越好。

4.薰艾草可防虫防蝇

艾草、菖蒲燃烧后挥发出的薰香,有着很好的防虫防蝇作用。陈年的艾草千万别随便丢掉,晒干后就是纯绿色的驱蚊药。每次取3--5根,傍晚点燃后熏房间,能够杀灭蚊虫,因为气味芳香,对人体无害,很适合有小孩的家庭。

三、涂雄黄酒——杀虫解毒

雄黄酒宜搽不宜喝饮用可用黄酒代替

端午有吃“五黄”的食俗。“五黄”即黄鳝、黄鱼、黄瓜、咸蛋黄及雄黄酒。记得《白蛇传》中,白娘子因为喝了雄黄酒现出了蛇身原形,所以民间认为,端午饮雄黄酒能驱邪解毒,并让身体健康。

其实不然,喝雄黄酒不仅达不到驱邪、解毒的目的,反而会中毒。因为雄黄内含砷、汞等有毒物质,遇热极易分解为三氧化二砷,有剧毒,即使小剂量服用也会对肝脏造成伤害。轻者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重者导致中枢神经系统麻痹,意识模糊、昏迷等,甚至会危及生命。

中医提醒,一旦出现医院救治,期间可采用催吐排毒的方法,多喝开水,然后刺激喉部探吐。另外,将烧焦的馒头研细吃下,可吸附毒物。

与其喝雄黄酒来解毒,还不如直接将其外涂在毒虫叮咬和长包长疖、生痱子的地方更有效。由于雄黄能从皮肤吸收,外用也不宜大面积涂擦,由于雄黄能从皮肤吸收,外用亦不宜大面积涂擦,以防中毒。小孩最好别用,另外,也可将雄黄酒洒在居室的墙角和床下,具有较强的灭蚊和杀虫作用。

中医建议,雄黄有毒最好不要饮用。如果实在想喝,可用黄酒替代,黄酒是粮食酒,具有养胃、通经脉、行气血、去风湿、温脾胃、散风寒等作用。

四、喝五加酒——祛湿避邪

“五月初五采五加,酿五加酒”是民间的习俗。五加即五加皮,气香味苦,五加树皮有奇香,可滋补肝肾壮筋骨。民间认为喝了五加酒,可以避难避邪。五加皮的药用主要为治疝气、腹痛、男子阳痿、小便余沥、女人腰脊痛、两脚疼等。地处潮湿的区域,特别适合在端午节喝五加酒。

五、挂香囊——散风驱寒

戴香囊祛风驱寒家有孕妇要慎用

端午前后空气湿温,细菌容易滋生,而香囊则有杀菌和提高身体抵抗力的作用。我国很多地方有端午节挂香囊的习俗,也是一种预防传染病的方法。可以自己在家制作。

端午香囊用到的中药有苍术、藿香、吴茱萸、艾叶、肉桂、砂仁、白芷,每味各两克,另外再加1克丁香。将这几味中药研细,然后放在致密的布袋中,缝合好。可以佩戴在胸前、腰际或肚脐处,也可以把香囊挂在门口。这些中药有散风驱寒、健脾和胃、理气止痛、通九窍的功能,并且大都含有挥发油,气味纯正、持久,多数中药的有效成分对多种细菌和病毒、霉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或杀灭功能,从而起到防病的作用。放在枕边,对于流感、白喉、水痘、流行性脑膜炎、麻疹等传染病均有一定的预防和辅助治疗功能。放在腰间,可以促进消化腺活力,增加分泌液,从而能够增强食欲。另外,需要注意的是,由于香囊中的药物有通窍的作用,有孕妇的家庭要慎用。还要注意保持香囊的干燥,注意防水、防潮。若香囊接触皮肤处出现红疹、瘙痒等,请立即取下香囊,挂于室内空气流通处或车内。

6月20日新的一轮中医针灸综合学习班又开始了,想学习的朋友请联系我们哦!

我们在:西安市西大街北夏家什字6号,西安莲湖天德中医门诊部;

,,









































北京哪里有治疗白癜风医院
白癜风治疗时间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angguart.com/jbjj/522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