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端午节_端午_端午吃粽子 >> 基本简介 >> 海安粽享端午情共筑网络文明同心圆
图文“妈妈你看,那边的摊位上在包粽子,我们快去看看。”顺着小朋友的声音,记者看见,在海安市高新区谭港村的集市摊位上,工作人员正在拿粽叶,舀糯米,压紧实、封口、扎捆,个个十指翻飞,各种动作犹如高手过招,一气呵成,很快完成了一个个诱人的粽子。5月26日,海安市“喜迎二十大海纳e能量”网络文化季暨“‘粽’享端午情共筑同心圆”主题活动在此举行。
走进谭港村的集市,华艺扎染、糯米陈酒、胡集竹编等非遗产品一一展示,做纸鸢、制香囊、画彩蛋等特色手工活动应有尽有,更有百姓名嘴在进行现场直播带货,展示麻虾酱、百页、丁所羊肉等非遗传统美食。
在孙庄街道摊位前驻足观看农耕文化的老物件的王女士说:“活动非常丰富,而且每个区镇街道都根据自己的文化特色在集市上进行摆摊,让这些非遗文化和习俗不光看得见,还能摸得着,太有意义了。”
“各位同志你且听,民间传统唱道情,不唱东来不唱西,唱一曲,新的思想暖人心......”集市的另一边,舞台活动也正在热热闹闹的进行着,吸引了不少游客的观看。
舞台活动共分为“E以贯之·守初心”“E网情深·筑同心”“E心向善·聚民心”三个篇章。网络文明,人人都是参与者、人人都是建设者,在端午佳节即将来临之际,海安市高新区结合传统节日文化精心准备了《品端午中国味寄浓浓家国情》百姓名嘴主题宣讲、志愿者代表微聊等不少特色鲜明、亮点纷呈的节目,通过语传思想、舞动文明、唱响精神,来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这些百姓名嘴的文明“新”声非常振奋人心啊,让我们这些普通老百姓也能了解到这些新思想,坚守初心,与文明同行。”市民宋先生表示。
“端午节的别称是什么”“南方的群众最爱吃什么口味的粽子”“教科书上屈原姓什么”……活动中围绕端午民俗问答环节将气氛推向了高潮,在欢快的气氛中让大家了解了传统民俗知识,感受到了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网络文明倡议书的铮铮誓言振聋发聩,在每一个人的心中也传递了文明的讯息。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一粒文明的种子,守护着文明的密码,既是传承者,也是传播者,更是践行者。为进一步发挥高新区在网络文明建设示范引领作用,动员全区各界树立网络文明新风,展示网络文明成果,共建共享天朗气清的网络精神家园,高新区发布了高新区“网络育人同‘新’圆”工程。
今年以来,海安市按照网络文明日历安排,持续奏响“春之风”“夏之梦”“秋之歌”“冬之阳”网络文明四季歌。多姿多彩的网络文明活动,传正气、接地气、提士气,深受群众欢迎。“海安市将于5月至12月开展网络文化季活动,以‘喜迎二十大海纳e能量’为主题,分为‘E心向党铸信仰、E同见证话幸福、E呼百应正能量、E网直前促发展’四个板块,实施10个子项目,烹制系列网络文化大餐,为建设“枢纽海安科创新城”贡献磅礴网络力量。”海安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卢林说。通讯员赵雨
校对苏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