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_端午_端午吃粽子

6月7日,端午相约藏书院

发布时间:2021-12-29 18:11:12   点击数:
北京荨麻疹医院 https://m-mip.39.net/czk/mipso_8595950.html

6月7日,广州花都藏书院继每年农历正月十四“花灯节”后,又在今年举行首届端午民俗文化主题的活动,让你再次感受藏书院古村落的深厚历史文化底蕴。

据了解,当日活动有

进士衣锦还乡

藏书院村历来尊师重教,因而人才辈出,被赐名为“藏书院”。通过举办“进士衣锦还乡”活动,让游客穿越时光看“进士衣锦还乡”热闹非凡、光宗耀祖,骑着高头大马回乡祭祖的盛大场面,彰显仪式感,引导人们的文化自豪感。

表演时间:年6月7日11:00-12:00

端午包粽

端午节包粽子是中国民间传统习俗,希望通过包粽子的活动,让普通老百姓人们在享受美味粽子之余,能更深入了解粽子的文化、各种原料及营养价值,传承节日的习俗。计划于藏书院旧村委设置粽子展示区,展示包粽子的工具、材料及粽子成品,民间在端午节有插艾叶,菖蒲,熏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的习俗,让游客体验包粽子的乐趣之余全面了解这个习俗的内容。

1.活动时间:年6月7日全天

2.活动地点:藏书院旧村委

3.参与方式:现场付费10元,即可参与包粽子(3只)体验,并可把包好的粽子带走。

诗书挥毫泼墨?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连绵不断的发展史中创造了博大精深、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诗、书、画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旺盛的生命力和强大的感染力,影响着社会风气,塑造着民族精神。继承和弘扬中华诗、书、画艺术,让传统艺术不断焕发魅力,不断创新发展,是当代文化人责无旁贷的使命。为营造我镇诗书文化氛围,提供给爱好者一个互动交流的平台,镇内诗社成员于藏书院村现场作诗、挥毫,现场书法展示。

1.活动时间:年6月7日上午

2.活动地点:藏书院村洪圣古庙前

洗龙舟水?

传承炭步传统民俗文化——洗龙舟水,由父母为孩子洗去晦气带来吉祥,寓意避邪和祈求健康平安,驱除五毒过端阳。村民对“龙舟水”十分尊崇,认为“龙舟水”充足不仅可以满足端午期间在河道赛龙舟的需要,而且关系到一年的农作能否风调雨顺和百姓身体的康健,所以炭步在端午节当天有洗“龙舟水”的习俗。活动当天,所有参与的人们都可以自行取井水洗龙舟水。

1.活动时间:年6月7日全天

2.活动地点:藏书院-上社水井

3.参与方式:游客现场参与。

藏书院位于炭步镇,全部姓谭,祖先由南宋时从南雄珠玑巷迁至高明,再迁广州郊区沙龙,明末再从沙龙分支而来,立村约年。现在村人口多人。该村坐西南朝东北,梳式布局,前低后高,建筑占地约4.3万平方米。村面平直,村面左右长约米,前面地坪有3口水井及一口约2.6万平方米的半月形水塘,水塘外是广袤的农田,自然环境优美。村后是遍种防护竹篱的小山。村头村尾各有炮楼1座,立村布局已考虑其防御功能。现保存较完整的古建筑约座,其中庙宇、祠堂、书舍30几座,村民居大约70一80座。形制大多形成于清代,有部分遗留明代风格。村面的建筑保存最完整,主要为祠堂和书舍,从南至北分别为洪胜古庙,谭氏祖祠,南炮楼、谭氏宗祠、云溪公祠、法明公祠、始初草庐、子义公祠、宏振家塾、桂诗书舍、云山公祠、兰堂书院、信魁书舍、卓亭书舍、南岳书舍、北炮楼,上社法振公祠,大多还在使用。村头洪圣古庙、谭氏祖祠与谭氏宗祠最为精良,除祠堂、书舍外,多为三间两廊式民宅,大多为红砂岩石脚。每列建筑间多有巷里相隔,巷深约米,现存古巷道11条,大多由石头铺砌,侧砌排水沟,大部分巷里有水井。巷门楼均嵌红砂岩石额,刻有巷名,从右至左分别为文明里、安怀里、人和里、兴宁里、中和里、敦仁里、胜人里、水井巷、正龙里、安和里和金华里,其中敦仁里门楼外层嵌红砂岩,里面嵌花岗岩门框,有明清两朝特征。现在,大多数建筑还在使用,其中太公祠堂云溪公祠现在作为村老人活动中心,法明公祠用作洪拳武朮馆。

藏书院村有八景:

一大石岩

二白摩丁

三豆腐磨

四仙人石

五中洞水库

六后山公园

七洪胜古庙

八深岭坑

(文章由谭有方、谭广辉综合整理,部分资料来自炭步旅游)

谭氏宗亲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angguart.com/jbjj/3339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