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端午节_端午_端午吃粽子 >> 基本简介 >> 端午节,邂逅最美的诗词
仲夏端午,
谓五月五日也,
俗重此日也,
与夏至同。
端
午
传统
节日
古诗词里的端午节
传统佳节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午节、龙日、龙舟节、正阳节、浴兰节、天中节等等,作为中国民间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古人是怎么过端午的?
历代诗词中的贺端午、缅怀古人的诗词佳作,便很好地向我们描述了端午景象,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端午
唐代:李隆基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
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
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时当端午,用盐佐食梅子,饮酒欢乐,木槿茂盛,芦苇发出清香,心情愉快的唐明皇祝愿天下安康长寿,以显示皇恩浩荡。
端午即事
宋代:文天祥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
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
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
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
端午节,你赠与我了一枝艾草,却没朋友能共赏,略凄凉哀伤,怀念起为国尽忠的屈原,又增添了许多悲哀。
端午日赐衣
唐代:杜甫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
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端午佳节,皇上赐予名贵的宫衣,恩宠有加。宫衣的长短均合心意,终身一世承载皇上的盛情。
浣溪沙·端午
宋代:苏轼轻汗微微透碧纨,
明朝端午浴芳兰。
流香涨腻满晴川。
彩线轻缠红玉臂,
小符斜挂绿云鬟。
佳人相见一千年。
欢度端午佳节,免不了按照民间风俗,彩线缠玉臂,小符挂云鬟,互致节日的祝贺。
竞渡诗
唐代:卢肇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竞渡”就是现在赛龙舟活动的前身。为了衡量竞渡的胜负,唐人创造了“锦标”的比赛制度。
小重山·端午
元代:舒頔碧艾香蒲处处忙。
谁家儿共女,庆端阳。
细缠五色臂丝长。
空惆怅,谁复吊沅湘。
往事莫论量。
千年忠义气,日星光。
离骚读罢总堪伤。
无人解,树转午阴凉。
儿共女,庆端阳,描摹出一幅合家团圆共度佳节的温馨,刻画出了中华民族在节日之中共享天伦的乐趣。
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宋代:欧阳修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
五色新丝缠角粽,
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
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
叶里黄鹂时一弄,
犹瞢忪,等闲惊破纱窗梦。
石榴花开得季节,杨柳被细雨润湿,枝叶低低沉沉地垂着。人们用五彩的丝线包扎多角形的粽子,煮熟了盛进镀金的盘子里,送给闺中女子。
来源:文学名著
?图文来源网络
若涉版权请联系删除
盛夏,心似莲花开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