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端午节_端午_端午吃粽子 >> 基本简介 >> 端午节又叫女儿节涨知识了这个不一样的端
端午节是我国夏季最重要的节日,在农历五月五日,又称“端阳节”“粽子节”“诗人节”“龙舟节”“女儿节”等等。
“端午”一名,源于古代干支纪年,是五月的第一个午日,后来人们开始使用数字计时方式,便用“重五”取代了“重午”,但是仍然保留了“端午”这一名称。
端午节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关于端午节由来的传说也有很多,其中以屈原的传说故事流传最广,也有纪念孝女曹娥和纪念伍子胥的说法。
五月酷暑将临,瘟疫多生,故古人将五月称为“恶月”,初五被称为“恶日”,此时需要举行相应的避邪禳灾的仪式。可以说,端午节早期的主题驱邪避疫、适应自然,是基于远古民众虔诚的原始信仰。
端午节还有一个别称——女儿节,这一别称从明清时期就开始流传。明代北京从五月初一开始,至初五日,家家打扮小闺女,给她们戴上石榴花。出嫁女也各自回娘家,看望父母,与家人团聚。
另外,端午节被称为“女儿节”,还表现在姻亲交往中。
在姻亲关系中,订婚的男方要给未来的岳丈家中送节礼。如果双方准备在下一个端午前结婚,还要送正式的大礼,北方部分地区现在还流传此习俗,称为“追节”。
同样,已婚的女儿也要带着礼物回娘家。江苏、湖北、陕西,新嫁女在端午前要回娘家,且带着幼儿,称为“躲端午”。
娘家也会给女儿回礼。在陕西的一些地方,娘家给女儿的礼物叫作“端阳礼”,包括夏令衣物、扇子,其中必不可少的是绣有蛤蟆的花裹肚兜。蛤蟆代表着生儿育女、繁衍子孙的能力。
端午节也是年轻人传情达意的好时节。
在一些地方,女孩子会把自己亲手绣的装有艾草或者朱砂的荷包送给自己心仪的男子,如果男子收下了礼物,就表示他也喜欢这个女孩子。
而作为端午节当之无愧的“主角”——粽子,每年登场,都会引起大面积的南北网友“咸甜”之争。我国南北方的粽子不尽相同,北方多以黍米(大黄米)包制,山东传统的粽子同样,多以黄黏米夹以红枣做馅,用苇叶包制,在沂蒙山区和日照等地,人们也会用一种桲椤树叶包粽子,软糯香甜,风味独特。
端午节当天,家家户户都要吃粽子、插艾条、戴香包、系五彩绳,各地再根据不同风俗,或像济南等地,吃艾叶煮鸡蛋,或画门符、驱“五毒”,或像邹平等地,清晨饮酒一杯,用于健体避邪……
而激情澎湃的南方龙舟竞渡,北上到山东,受地域影响,部分地区改为饮酒泛舟,更富有诗意。今年端午有些不一样年是不寻常的一年,这个端午节也注定了要和往年有些不一样。有的人,不得不放弃回乡探亲的计划;有的人,要在工作岗位上继续忙碌;有的人,想给陌生人一个温暖的节日;有的人,还惦记着自己的初心与使命……
他们打算这样过今年的端午节↓↓↓
01
02
03
04
05
除了为防疫而放弃休假的人们,
还有许多人的端午节也会过得和别人不一样……
06
07
08
09
10
如果能拥有假期,
请享受今日之欢愉;
如果不能有假期,
请相信明天会更好!
来源:综合中国妇女报、好客山东之声、中国新闻网
编辑:PP璇璇校对:璇璇
请把我们设为星标齐鲁女性邮箱:sdflxmt
.